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秦皇岛市拥有着丰富的民间舞蹈资源,但目前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产业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民间舞蹈品种仍停留在自娱自乐、自生自灭的阶段,甚至有的正面临后继无人与即将灭绝的危机.面对这种状态,如何保护和发展这些民间舞蹈艺术,寻找其路径与策略.使秦皇岛市的民间舞蹈艺术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同时以推动全市文化产业的构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河北民间舞蹈是燕赵大地文化底蕴的积淀,更是智慧的河北民众的艺术结晶。在岁月的流变中,在风霜的洗礼中,民间舞蹈独树一帜,呈现出瑰丽的色彩,为高校的音乐教学开展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同时,高校也利用自身的优势,肩负起保护和传承河北民间舞蹈的重任。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将结合自身实践,对河北民间舞蹈艺术在高校的传承发展提出若干建议,以期发挥高校教学平台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推动了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给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使得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产业为实现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此外,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下,受到来自多元文化的冲击,给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使得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产业思考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创新,促进民间音乐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传媒产业、科技产业、旅游产业以及教育业与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产业的融合之路,提升河北民间音乐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河北民间舞蹈是燕赵大地文化底蕴的积淀,更是智慧的河北民众的艺术结晶。在岁月的流变中,在风霜的洗礼中,民间舞蹈独树一帜,呈现出瑰丽的色彩,为高校的音乐教学开展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同时,高校也利用自身的优势,肩负起保护和传承河北民间舞蹈的重任。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将结合自身实践,对河北民间舞蹈艺术在高校的传承发展提出若干建议,以期发挥高校教学平台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河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及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展河北农村文化产业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河北省农村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沿海经济强省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举措,先进的农村文化产业理念和正确的路径将激发农村文化产业内生力,引导河北农村文化产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并保持旺盛的活力和竞争力,从而形成一条适合河北农村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即将加入WTO的时刻,深入研究河北文化的发展思路,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早已深入人心.美国人讲:美国真正的优势是文化与知识财产的资源.也正是对这两个特殊资源的合理整合,才使美国文化产业抢先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而在我国,文化产业这个词还有人争论不休.但是,不管你是否承认,发达的上海、北京大城市的文化产业收入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比重,而且上升趋势加快.我省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文化都有了巨大发展,但与先进省、市相比,差距还很大.解决目前河北文化产业落后,真正让文化产业成为河北的支柱产业,当前首先应解决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河北民间舞蹈中,地秧歌是艺术性最鲜明、表现力最强的四大舞种之一,而冀东地秧歌又是河北地秧歌中的优秀代表.地秧歌音乐的构成要素有声乐部分和器乐部分的大杆唢呐曲.  相似文献   

8.
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河北省文化产业经过近些年发展已具备了一定基础和优势,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劣势。要发展河北的文化产业,必须立足于河北实际,更新观念,加强战略研究,实行政企分开,大力培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法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9.
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实质是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价值实现过程。但是,文化资源优势并不能天然地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文化资源的多少并不代表文化产业效益的高低。因此,如何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培育文化产业,不仅是全面提升河北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河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新跨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当下正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一环境下,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有利于更好的发展及传承我国传统民间舞蹈文化。民间舞蹈作为传统文化表现的重要审美方面,对我国各民族人民精神追求及生活体验的最好概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解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基于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从而更好地发展传承我国各民族传统舞蹈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