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它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艺术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以丰富的形象语言反映了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和古老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于2010年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批,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现代设计的很多艺术灵感来自于民间剪纸,从剪纸的结构和构图中得到创作灵感和启示。本文通过研究民间剪纸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的关系,力求为现代平面设计工作提供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3.
民间剪纸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态,是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发展到今天,已经走到了一个机遇与危机并存的时期。刻纸作为剪纸的一大艺术派系,特别是金坛刻纸作为民间剪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对金坛刻纸当下多元化的生存状态进行分析与研究,对民间剪纸的现代转型进行粗浅的探究与思考,有利于金坛刻纸较好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珍宝,剪纸艺术更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一颗灿烂明珠,它们承载着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传承和保护成语与剪纸这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因为他们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小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提升剪纸艺术的操作技能,感悟成语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5.
剪纸,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艺术,历史悠久,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它反映了我国人民在现实生活中对美的追求,具有独特的艺术功效。由于剪纸具有单纯、明快、朴实的风格,一把剪刀、一张纸就能随心所欲地抒发情感和无拘无束地自由表现,所以,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6.
寒地黑土传统剪纸艺术是寒地黑土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原文化与本地域文化(以满族文化为代表)的融合结果,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形式。在当今所谓的"西化式""现代化式"的冲击下,寒地黑土传统民间艺术在面临着现代传承和发展的困境,如何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为寒地黑土传统剪纸艺术寻求新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我们发掘、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剪纸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之一,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水浒故里民间剪纸艺术融入学前教育美术课堂教学,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剪纸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容之一,其历史悠久,样式丰富,制作手法也多种多样。剪纸在黑龙江有着悠久的历史,满族人过年贴窗花的习俗实际上就是早期的剪纸,现在黑龙江的许多地方还保留着春节贴窗花、"挂钱"的习俗。如今剪纸成为黑龙江重要的民间手工艺品,其中海伦剪纸经过多年的创作与实践,已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鄂州市民间雕花剪纸的艺术语言早已形成十分清晰、完整的语言体系,体系内那些独特的艺术制作语言、艺术形象构成语言、艺术表意组合规则和艺术语用策略充分显示出独特的民间艺术特性,使作品产生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了解鄂州市民间雕花剪纸的艺术语言,既能对艺术语言表述研究提供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也能对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剪纸是祖宗流传下来的文化精粹之一。剪纸,以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在民间的深入与流传,在我国乃至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鄂州民间花样剪纸是极具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文从鄂州民间花样剪纸的归类定位、艺术语言、装饰艺术风格等三个方面对其艺术价值进行初步探讨,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鄂州民间花样剪纸,同时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的发掘和保护。  相似文献   

12.
鄂州民间花样剪纸是极具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文从鄂州民间花样剪纸的归类定位、艺术语言、装饰艺术风格等三个方面对其艺术价值进行初步探讨,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鄂州民间花样剪纸,同时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的发掘和保护。  相似文献   

13.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通透的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剪纸起源于中国,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2009年,中国剪纸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的审批,被列入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内容丰富,寓意深广.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剪纸,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  相似文献   

14.
医巫闾山民间剪纸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深入探索。本文从吉祥文化观、生存与繁衍文化观、图腾与萨满文化观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一文化形态。也正是在这些价值观念的土壤中,才产生出了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论是从保护和发展这一文化遗产的角度,还是从繁荣整个民间艺术文化的角度,对其文化观的追根溯源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的话:民间文化是一种母亲文化,民间艺术体现着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民族的根,融入我们的血液,融化为我们的情感,也成为我们的精神财富。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启动《人类非物质和口传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工作,首批公布了19项世界非物质文化代表作名录,中国民间剪纸被列入其中。为了让剪纸艺术更好地被传承,江苏省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的队员们用一双双巧手、一把把剪刀剪出了心中缤纷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秧歌,这门通俗易懂、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中庄村的秧歌具有典型的黄河流域民间秧歌艺术特征,2011年被山西省政府正式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通过对中庄秧歌的调查与研究,对于其在晋东南地区表演性秧歌的典型性、代表性给予充分剖析,从而对其加以保护并拓展其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得这一经典的民间艺术形式得以延续,促进本土的精神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魏小珍 《家长》2023,(12):150-152
<正>文章以弘扬传承文化为背景,以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推广剪纸艺术的意义为出发点,结合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特点,从渗透剪纸历史、欣赏剪纸作品、创作剪纸作品三个方面探讨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应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丰富课程资源、提升学生文化理解能力、艺术修养水平以及美术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与路径。一、文化传承视域下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推广剪纸艺术的意义(一)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剪纸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刘玉玲 《教师》2020,(10):107-108
2009年9月,中国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专家指出,保护剪纸艺术,关键在于传承,传承民间剪纸艺术的主阵地在学校。社会、学校、家庭应该认识到学习剪纸艺术的必要性,文章主要论述了如何把生态剪纸艺术带进校园。  相似文献   

19.
作为我国民间的传统艺术,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华 民族的瑰宝,更是世界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着它独特的 魅力与艺术价值,需要后辈们去传承并发扬光大。基于此,本 文以传统民间剪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 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创设情境、应用多媒体设备使民间剪纸艺 术更好地被学生认知。  相似文献   

20.
隆德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南端,六盘山西麓,隆德人以汉族和回族为主,民族之间呈大聚居,小分散的居住格局。隆德县回民继承了伊斯兰教的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少数民族文化气息,尤其是回民剪纸,剪纸内容丰富,剪纸人数多,是我县剪纸的主要组成部分。隆德县汉族他们继承了中原文化,是中原农耕文化发展的余脉。他们注重农耕文化,尤其重视民间文化艺术,不管穷与富,家家户户挂字画、贴窗花、绣荷包,成了这里人们最淳朴的文化生活习惯。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传统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马社火、高台、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在这里仍然绽放异彩,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隆德县职业中学开设六盘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