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音字是汉语特有的现象,而且在现代汉语中数量较大。人们不注意它在不同词语中的不同读音,因而常常读错。如“差”有4个读音,在“差别、差错、差额、差价”和“差强人意、差可告慰”这些词语中读cha,在“差生、差劲、差不离”这一类词语中又读cha,  相似文献   

2.
“演绎”是一个当前使用频率颇高的词,它频频出现在报纸上、刊物上,借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用得特“火”。似乎可用在任何对象上,似乎可与任何词语相搭配。其实,这样的词是不存在的。因此,“演绎”用得那么“火”,就有些不正常了。说不正常,是指它存在着超限使用的问题,主要是乱用和滥用。这样,就有必要对它的用法略加评析,以坚持其正确用法,避免或纠正其乱用滥用所造成的错误,保证语言表达的准确、畅通。为着上述目的,就需首先弄清该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据词典的释义,它有两个义项(有的词典认为它只有一个义项),即:…  相似文献   

3.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最近报道,《简明牛津英语词典》已完成了政治准确性词语的修订工作,新的修订版即将上市。所谓“政治准确性”,指的是“避免排斥、忽视或者歧视种族或者文化少数派的各种表述方式。”例如“Waitperson”(侍者)就是一个新认可的政治准确性词汇,它避免区分男侍者和女侍者之间的界限。“政治准确性词语修订”涉及过去5年中进入英语的7000个词和词组。这些词和词组将被收入新版本中。  相似文献   

4.
以前,将“经济”与“生活”这两个词连到一起,总让人想起与 GDP、消费、投资等宏观词语息息相关的“经济生活”。近年来,“生活经济”一词逐步进入大众视野。如果“经济生活”暗含着经济只是生活某一特定领域的意思,那“生活经济”就是“生活无处不经济”了。  相似文献   

5.
一个词语进入句子之后,就成为句子的一个构成部分,并和它前前后后相关的词语发生这种或那种语法、语义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对于正确运用词语、精心构造句子,都是非常重要的。如以下三例: ①故乡的春天异常美好。 ②春天的温暖与香色多么醉人! ③谁不喜欢这明媚的春天呢? 以上三例皆有“春天”这个词。在例①中,“春天”做主语,它的前边有名词“故乡”对其修饰限制,说明是何处的“春天”,做“春天”的定语,两者之间是定中关系;它的后边有“异常美好”这个偏正词组,来陈述它,说明它怎么样,两者之间是主谓关系。在例②中,“春天”做定语,置于“温暖与香色”之前,对其修饰限制,两者之间是定中关系。在例③中,  相似文献   

6.
上次,我们谈了诗词典故中“同名异事”的现象,即词语相同,而典故迥异。与此相反,同一典故,也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述,姑且称它为“同事异名”吧!表述同一典故的不同词语,少则三两个,多则可达二十余  相似文献   

7.
刘富中 《新闻前哨》2013,(10):112-112
某报一周内共刊登本地消息(不包括简明新闻)154条,其中有28条出现“据悉”、“获悉”、“据介绍”、“据了解”、“据调查”之类的词语或短句。笔者觉得.这些词语或短句像贴在报纸上的牛皮癣,看了之后,叫人很不舒服。  相似文献   

8.
仿词是与拈连相对应的一种修辞格。这种辞格是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下,更换词语中的某个词或语素,临时仿造出新词语。例如,在“曲高和寡”的比照下,仿造出“曲‘低’和亦寡”。用这种辞格制作的评论标题新奇醒目,尤为引人。“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话,也是常理。然而,《人民日报》“今日谈”有一篇评论的题目偏偏为《不做亏心事也怕鬼叫门》。谁见了这个标题,谁就会被吸引住,非得看正文不可,因为它着实新奇,犹如海面出火,晴空响  相似文献   

9.
结构助词“的”在词与词的组合中,在造句中,都有其特定的位置。这种特定的位置可以表明,是什么词语之间,或者是什么句子成分之间发生修饰限制关系。位置不同,修饰限制关系就会具体体现在不同的词语之间,所表达的语法关系也会不相同。如果放错了位置,就会错变修饰限制对象,句意了就发生错误。这就是助词“的”错置的错误。  相似文献   

10.
李娟 《新闻窗》2009,(5):23-24
一、民生新闻的发展:从都市类报纸到电视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  相似文献   

11.
什么叫模糊语言?所谓模糊语言,就是由概念外延不确定的模糊词语(如“大”、“小”、“长”,“短”、“好”、“坏”、“善”、“恶”等)构成的语言。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早就说过:“人类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模糊语言。不可能处处使用精确语言代替模糊语言”。这是因为人类生活、人的性格和感情都县有模糊性,表现和描写人类生活、人的性格  相似文献   

12.
一、注意似是而非词语的误用。在一些稿件中常有“出乎意料之外”的词语,这实际是“出乎意料”之误。“出乎意料”指的是结果原先没有想到的意思,一旦将它写成“出乎意料之外”意思全变了。“见诸于行动”也多见于一些稿件中.这显然是“见诸行动”之误。  相似文献   

13.
高金国 《青年记者》2009,(20):85-85
在有些地方,“醋”就是“忌讳”。尤其胶东一带,不少酒店,都知道“忌讳”就是醋。想必山东大汉们对“吃醋”这个女性味浓的词语比较忌讳,干脆就用“忌讳”代替了。今天说的“忌讳”,和醋没多少关系,倒真是挺世俗的一种“忌讳”:广告,无论创意如何精致,  相似文献   

14.
模糊语言在我们的社会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一般可分两大类:一类是表示时间、程度、范围、数量方面不确定的模糊词,如“以前”、“近来”、“淡”、“深”、“比较”、“基本上”、“若干”、“大概”、“有的”、“有时”、“三四十”等等词语;另一类是在一些具体语言环境中含量极大而显得模糊的词语,如“热情”、“冷淡”、“初步统计”等。 模糊语言在使用中有独特的修辞作用。首先,它具有极强的概  相似文献   

15.
和一些机关干部特别是新闻干事聊天,大家对时下报刊、书籍上出现的错别字、不规范词语等,意见颇多。有人埋怨:“这稿子是怎么写的?”有人则批评:“编辑也太不负责任了!”作为办报的人,听到这些话,真感到脸红。不管是哪个环节出的组漏,反正差错已经“过关斩将”同读者见面了,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反省工作中的疏漏,做好亡羊补牢的工作。说到出差错的原因,我想大约有二。其一,是工作马马虎虎,不负责任。有些错,真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作者、编者看了也纳闷:当时怎么就以错为对,让它过关了呢?没别的,就是少了点…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中的有些词语,其意义是概括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特征的,如:软、硬、长、短、迅速、坚强、高尚、宽广等。因此,选用这类词语时。一定要看它是否符合它所表现的事物的性质、特征;换个角度说,就是要看所表现的事物是否具有用以陈述或描写它的词语所说的性质、特征。如果二者不相符合,所用词语自然就不能准确恰当地表现事物的性质、特征,也会产生与实际不符的逻辑错误,以及词语搭配不当的语法错误。这类错误常见的有  相似文献   

17.
“精品”是指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吸引力强,感染力大,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作品,它是作品中的“珍品”。电视多出精品,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精心策划。一、策划,电视宣传中用的越来越多的词语近几年,电视里的策划、总策划、策划中心等词语和头衔出现得越来越多,人们听广播看影视节目也把策划成功与  相似文献   

18.
付景仙 《大观周刊》2011,(39):140-140
“小学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架空词语”进行教学的现象。笔者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运用比较法”、“演示法”、“联系生活实际法”、“分析词语的形体、构成”几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具体操作及其理论支持进行有效性的实践重建。让教师有技巧、有方法实现具有丰富意义的词语教学;让学生真正有效的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作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四言杂说     
平日浏览报刊,常感有某种定型的文字“构件”隐现于字里行间,它就象斗拱、飞檐之于民族形式建筑一样,使文章或标题具有一种特殊风格,姑且名之曰“中国气派”吧。这种“构件”就是四言词语,即由四个汉字构成的短语或词组。我曾对一篇副刊文章(载1983年12月4日人民日报)做了个小小统计,发现在这篇七百余字的  相似文献   

20.
四言杂说     
平日浏览报刊,常感有某种定型的文字“构件”隐现于字里行间,它就象斗拱、飞檐之于民族形式建筑一样,使文章或标题具有一种特殊风格,姑且名之曰“中国气派”吧。这种“构件”就是四言词语,即由四个汉字构成的短语或词组。我曾对一篇副刊文章(载1983年12月4日人民日报)做了个小小统计,发现在这篇七百余字的短文里面,就有三十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