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锴 《记者摇篮》2010,(5):61-61,11
一、新闻价值与人情味 人情味是新闻价值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在新闻报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事实上,传播的过程就是对含有人情味的信息进行捕捉、挖掘和表现的过程。人情味的英语表述是Human interest,直译为人类兴趣或通人情的趣味,是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一种给人以爱与关怀的奇妙感觉,是一种由内而外感染他人的个性魅力,是一股可以温暖人心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
体育新闻报道领域已经越来越强化人文关怀意识,富有人情味的报道更能影响受众,更能达到报道目的。本文探究人情味在体育报道中产生的原因,表现的方式。针对体育报道中缺乏人情味的现状,提出了发掘策略。  相似文献   

3.
4.
董彩兰 《新闻界》2000,(5):7-8,17
江泽民同志在“三个代表”的论述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思想继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体系,结合建党近 80年的历程和改革开放 20多年实践经验,客观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发展壮大的伟大纲领,既有深远的历史性,又有深厚的现实性。“三个代表”的论述对我党的各项实际工作具有鲜明的指导性,也是搞好新时期新闻工作的指导方针。同时,它对探索新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和新闻实践的改革还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动物的情绪不同,人的情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具有社会的内容和社会的意义。摄影报道也是表现思想感情的,新闻人物照片是拍给人看的,首先就要使人感动,要能打动人的心灵,使读者与照片中的人物同喜怒、共哀乐,这些都离不开情。新闻照片的情感力量既体现在瞬间反映出的新闻现场的事实,也体现在照片背后摄影记者思想观念、思想倾向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7.
胡顺清 《视听纵横》2009,(2):118-118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情味是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发掘运用好情感因素,是增强人物报道特别是典型人物报道可读性和感染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地方党报作为当地党委政府的主要宣传工具担负着重要的宣传使命,如何让严肃的党报受到普通群众的喜爱,它的社会新闻版块毫无疑问将重任在肩。社会新闻作为一种新闻类别和新闻样式,除了是晚报和都市报的主角,也应该在党报的版面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关注民生热点、关注基层民情、关注百姓心声,有意识地去发现、表现富有人情味的新闻事件,在社会新闻报道中多突出"人情味",可以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拉近党报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增强党报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和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小见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表现手法,对于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增强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编辑记者,需要掌握"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善于从小处着眼,捕捉普通人、平凡事背后蕴含的重大意义,揭示较大主题,提升新闻报道的生动性和表现力。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新闻工作实践,对"以小见大"表现手法的内涵、作用及运用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经济新闻报道已成为各媒体报道的重点。如何提升报道的前瞻性和影响力?如何选择恰当的主题、角度和尺度来展开报道?如何让经济新闻更具个性魅力而充满人情味?如何让经济报道更具亲和力而倍增  相似文献   

11.
李琴  武天敏 《军事记者》2003,(10):15-17
军事新闻报道不拒绝“人情味”,相反,“人情味”增添了军事新闻报道的人文色彩。《无情未必真豪杰》的作者,结合自身编辑实践和体会,既在理论层面回答了军事新闻要有“人情味”的原因,又在操作层面回答了怎样写好有人情味的稿件。  相似文献   

12.
“走、转、改”成为新闻工作者当下必做的功课,它考验的是一名新闻工作者与群众的真实情感。只有“身”入基层、“眼”入基层、“心”入基层,通过全身心的融入,才能做到“走”得活、“转”得快、“改”得好、“练”得精,才能使新闻报道凸显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度是哲学范畴中的重要内容,度能够对事物的发展状态起到稳定的作用。超过一定的度,量变就会发生质变,并且质变的结果并不一定是进步的。一直以来,人们都对度十分重视,在火灾新闻报道中也应提高对度的重视程度。在报道火灾新闻时,不论是先进典型的报道还是批评报道超过一定的度就会起到反作用,新闻报道过程中不能说过头话,故意拔高或者贬低,当前一些媒体为了博观众的眼球,达到"宣传效果",做出一些过头的火灾新闻报道,给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就火灾新闻报道中关于"度"的把握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范弘  郭林海 《声屏世界》2005,(12):63-63
广播外宣有着新闻报道的共性.同时又因其受众的不同.而有其独特性。只有把握好了外宣工作的共性和特性.才能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共鸣.从而真正达到外宣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吴锋 《新闻传播》2004,(10):42-43
在新闻界,“首例新闻”很容易被评为月度或年度好稿,在全国各类获奖稿新闻作品评奖活动中,首例新闻占了很大比例。从某种意义上说,发现和报道首例新闻是记者们竭力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传播的多样化,要求新闻工作者写作要不断求新求变。抓好时间新、思想新、事实新、手法语言新。四新成为新闻时新性的重要体现,也成为做好新闻报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18.
"我准备离开这个城市了,我是来向你告别的。"一个朋友坐下说。"那你再准备到哪里去发展呢?"我问。"我准备往人情味淡的地方走,这里看着人情味浓,但干了这么多年,一点机会也没有。"他在这附近的好几个城市都干过,他说这一次他一定要走远,"走到南方的海边上去都行。"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宣传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得到了创新。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责任担当,即要做时代的记录者、建设者和服务者,维护新闻传播与社会大系统的和谐关系,勇于担当,传递新闻人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2011年国内报纸中有关"富二代"的新闻报道进行系统的、定量的分析。研究发现,"富二代"在当下中国语境中,被赋予众多含义,媒体则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公众"仇富"心态,接二连三地披露"富二代"问题,用倾向性和定义性的修辞,着重刻画少数"富二代"身上存在的劣迹,给"富二代"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上贴上了一张负面的标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