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猛 《新闻前哨》2007,(7):65-67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最具深度的调查类栏目,栏目创立十多年来,创优创新、不断探索。《新闻调查》在过去十多年的历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具有独特实践风格的“电视新闻理念”。  相似文献   

2.
一个新闻栏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栏目的收视效果和传播效应。随着我国广电事业发展的日新月异,新闻节目的主持风格也在走向成熟,但从目前地方台新闻栏目的主持风格上看,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艺栏目的主持人应该营造怎样的主持风格?主持人在形象、语言、个性等方面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呢?结合我主持的艺栏目——《有视红蓝绿》,我认为艺栏目的主持风格应具备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周淑华 《视听界》2000,(4):35-36
当《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等一批经典性新闻评论性节目风靡电视荧屏时,一群魅力四射类似新闻评论员角色的节目主持人也应运而生,他们以或深刻、或睿智、或友善、或幽默等各类风格和个性,引得受众的关注和感慨。而其中作为栏目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能体现主持人内涵和特色的“窗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电视节目丰富多彩,涌现出不少的优秀栏目。例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人与自然》、《社会经纬》等等。这些优秀栏目有共性,又部有鲜明的个性。探讨栏目的共性和个性,对于电视栏目的改进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电视栏目由相对应的节目所组成,同样,优秀栏目是由优秀的节目所组成。  相似文献   

6.
曹翠兰 《新闻战线》2012,(5):106-107
"风格即人"。主持人的外观形象应该定位在生活与舞台之间——既高于生活,不似生活中随意;又低于舞台,不给人以"表演"的造作。主持人个性风格的形成,是其节目走向成熟的标志。当今具有个性魅力、风格鲜明的主持人,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事实证明,一些栏目之所以成为品牌,与有魅力的主持人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亦杰 《今传媒》2006,(8):25
我爱看央视的“新闻调查”栏目,记者王志、董倩、杨春、柴静等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很赞同《中国青年报》“冰点”主编李大同的评价:“新闻调查”的记者显现出职业化特征,这表现在对采访现场的控制和采访对象的交流上。在提问的水平上,“新闻调查”的记者越来越表现出个性,这会让观众对他产生出信任。”《调查“新闻调查”》一书对“新闻调查”的记者们作了专门介绍。书中说,这个栏目对记者有特别要求:第一,质疑的精神;第二,平衡的意识;第三,平等的视角;第四,平静的心态。据我观察,“新闻调查”的记者们达到了这个要求。这方面是值得…  相似文献   

8.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最具深度的调查类栏目,节目时长每期45分钟,每周一期.它以记者的调查行为为表现手段、以探寻事实真相为基本内容、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目标,崇尚理性、平衡和深入的精神气质.自1996年《新闻调查》开播以来,经过近十年的摸索,该栏目积累了相当多的电视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9.
提起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许多观众立刻会联想起一种新闻报道方式——调查性报道。诚然,《新闻调查》中的一些节目确实属于调查性报道的范畴,而且它以科学、严谨、理性的调查风格使自己成为了中国调查类节目的榜样和标杆,强烈地吸引着千万人的眼球。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新闻调查》中的许多节目并不是调查性报道,而且,笔者认为《新闻调查》正和调查性报道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0.
亦杰 《今传媒》2006,(8X):25-25
我爱看央视的“新闻调查”栏目,记王志、董倩、杨春、柴静等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很赞同《中国青年报》“冰点”主编李大同的评价:“新闻调查”的记显现出职业化特征,这表现在对采访现场的控制和采访对象的交流上。在提问的水平上。“新闻调查”的记越来越表现出个性,这会让观众对他产生出信任。”  相似文献   

11.
《西游记》中,美猴王孙悟空得道成仙,到东海龙王敖广处讨要兵器,死缠烂打,把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据为己有,没了这个镇海之宝,一时间东海狂涛翻滚、龙宫摇摇欲坠。就像如意金箍棒能确保大海风平浪静一样,一个新闻栏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特色,是确保新闻节目播报任务的"定海神针",因为在一定程度上,主持人的风格特色决定了这个栏目的收视效果和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12.
张建民 《现代传播》2004,(1):106-108
2003年12月12日上午,电视调查性报道暨<新闻调查>栏目发展高级论坛在北京广播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举行.这次论坛由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新闻调查>栏目联合举办.来自北京广播学院各院系的相关专业知名教授和在校硕士生、博士生与<新闻调查>栏目的全体主创人员一起,就<新闻调查>的发展历程、生存现状及未来发展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同时还对有关<新闻调查>的节目进行了评议.下午<新闻调查>栏目的全体主创人员还在北京广播学院小礼堂举行了公开讲座,同全校广大师生亲切见面并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13.
温柔的力量     
<正>一般而言,名牌栏目与明星主持人是同步流动的。名牌栏目之所以成为名牌,是因为有明星主持人在主持。同理,设置主持人的名牌栏目,倘若没有明星主持人来支撑,也就很难称其为名牌了[1]。敬一丹于《焦点访谈》,孟非于《非诚勿扰》,何炅于《快乐大本营》,相辅相成,一同成长。而在新闻界也有一个汇聚众多名嘴的节目《新闻调查》。在这个节目的历史中,柴静、董倩、王志等记者因不同的采访风格被观众们熟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柴静与她的《新闻调查》进行论述。一、创新还是失败在百度搜索"新闻调查"四个字,会立即弹出"双城的创伤"这五个字。的确,这一期  相似文献   

14.
王振宇 《传媒》2014,(5):67-69
正一档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生存与发展的状态,正是其风格的显现。栏目评论员展现的传播主体风格、栏目视听效果形成的认知对象风格、与受众对话而形成的交往风格共同构成了一档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整体风格。《老梁观世界》栏目于2012年1月在辽宁卫视正式开播,在当下众多电视新闻评论栏目中彰显了其独特的栏目风格,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15.
调查性节目的困境与创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第四任制片人,我2003年接手央视新闻调查栏目的管理工作。当时的新闻调查已步入栏目发展的第七个年头,新闻调查以理性、平衡、深入的姿态探询事实真相,揭示转型中国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探索解决之道。为中国电视奉献了独特的认知深度和思想价  相似文献   

16.
播音主持风格是诠释播音员主持人特质的重要依据,是从外在形象、个性语言、思想特点、生活经历等多个方面呈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在传播实践中形成,具有独特性、整体性、艺术性、稳定性、交际性和社会性。本文从语言学的修辞风格、美学的审美风格、艺术学的表现风格等多维学术视野出发,探讨播音主持风格的理论构成。  相似文献   

17.
《新闻调查》经过几年的磨砺.品质日渐鲜明,一些节目已经达到了记者、节目、栏目品质的完美统一。在颇具个性和深度的调查中,记者的提问像一把亮光四射的解剖刀,将一个个社会问题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观众,为议论提供了现场感强烈的事实依据和论证基础。笔者在此以99年播出的《新闻调查》节目为例,对记者的提问艺术进行分析。一、语言得体,针对性强《新闻调查》的采访对象各种各样,记者能因人而异,使用恰当的语言,“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使采访顺利进行。这个栏目正是靠对话推动调查逐渐深入,开掘节目主题的。记…  相似文献   

18.
肖雅 《河北广播》2006,(1):96-96
纵观当前各广播电视媒体,不难发现那些被听众和观众认可喜爱的节目及主持人无不在树立并突出个性风格上下足了功夫,看来越是个性突出、风格独特的节目,越能凸显其特殊的价值。而各媒体也更是在力打“个性风格”牌。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我国的深度报道电视栏目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作为我国深度报道类节目"引领者"的《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更以其特有的述评风格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在解决社会矛盾冲突方面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昔日中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标志性栏目《新闻调查》在央视处境尴尬,正在被边缘化。经过对该栏目的参与观察式研究,并结合对现任制片人的访谈,本文描述了《新闻调查》当下的处境、栏目采取的应对策略,并且对导致其不利处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