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暴力的危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白  郭锡哲 《新闻传播》2007,(11):53-54
一、媒体暴力的现状与趋势 媒体暴力一般被认为是包括电影、电视、电子游戏、报刊等在内的媒体含有或刊登暴力内容,并对人们正常生活造成某种不良影响的暴力现象:而另外一种则是“媒体本身的暴力”,指媒体及其从业者利用媒体本身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话语权优势对新闻当事人或被波及的人群所实施的一种暴力行为。本文着重探讨第一种媒体暴力,即媒体中的暴力。  相似文献   

2.
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曾经说过:"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又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而总的说来,如果不加适当的控制,它为恶的可能性则更大".  相似文献   

3.
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用手机视频曝光新闻的方式越来越多,其即时性和真实性使得许多新闻报道都会使用这些原始视频.在2016年多起校园欺凌事件的传播中,大多以"网曝"为开头,这说明自媒体时代对新闻报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网传视频成为新闻报道可以利用的重要信息来源.而对于校园欺凌此类涉及到未成年人暴力行为的电视报道在选取视频时是如何处理的,可视化的电视媒介报道的框架是怎样的,是否做到了媒体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本文通过对2016年电视媒介报道校园暴力的节目进行分析,旨在寻找报道规律,发现报道的优点和不足,进而探讨电视媒介在报道校园暴力事件时处理专业主义与社会责任关系应坚持的原则,对媒体报道未成年人校园暴力提供借鉴和思路,以期为研究媒介暴力提供一个新的方向,理清在自媒体时代,电视媒介防止媒介暴力的合理举措和规范行为.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传统媒体记者编辑岗位趋向饱和,传统的新闻学教育逐渐显露出日益枯萎的颓势。而既有的新闻传播课程设置是否适应新媒体发展潮流,是否符合新媒体环境下催生的媒介化社会,成为事关新闻传播高等教育生死的关键问题之一。新媒体的概念是动态演进的,每一种新的媒介形式较之于前都可以称为"新"媒体,无非是一种介质,一个信息交互平台。但是在当下以互联网技术发展为核心,以多媒体和交互式为最显要特点的"新媒体"面前,从前所有的媒介形态都只能称为"旧媒体"或者俗称"传统媒体"。正是在这种全新媒体的语境下,似乎有一种反应过度的现象,即认为新闻传播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课程体系改革应当发生天翻地覆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媒体的当下使命及社会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一书中写道:“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又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而总的来说,如果不加以适当的控制,它为恶的可能性更大。”当下,中国正处在各种大转变的历史阶段, 价值多元,观念纷繁,世态万千。因此,媒体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使命与责任。  相似文献   

6.
滕锐  张平 《传媒》2021,(20):94-96
全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融合形态,彻底革新了新闻生产理念与舆论传播生态,构建出具有"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特征的"四全"新闻舆论传播体系."全程"媒体实现了新闻全程的媒介参与;"全息"媒体创新了新闻呈现的表现形式;"全员"媒体优化了新闻生产的资源联动;"全效"媒体提升了新闻传播的精准效能.体现出新闻舆论与媒介资源的互通互融,是实现新闻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可行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宋桂花 《新闻知识》2012,(12):28-29,81
媒体行为暴力往往因其对当事人或涉事者等实施的一种不当的僭越或侵权行为,而对其造成身心伤害。媒体行为暴力的主要表现及危害有四种:揭伤疤式采访造成的"二次伤害",频繁采访对当事人的人身侵扰,制造舆论暴力令当事人陷于尴尬,镜头暴力对人格的践踏与侮辱。本文力图从三个维度探究防止媒体行为暴力的策略,即强化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和积极建构媒介批评机制,以期构建和谐的媒体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不管是哪个国家、哪种新闻制度,媒体普遍被视为一种公共事业,为公众所掌握,为公共利益服务,起到"社会公器"的作用.在中国,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媒介应该成为社会公器,为公众利益服务.然而,在我国当今社会形势下,我国的媒介能不能成为社会公器?应该成为怎么样的社会公器?  相似文献   

9.
新兴媒介叙事往往会吸纳、挪用、整合传统媒介的表征形式、叙事语言、技术逻辑、文化意涵等,这一过程本质上意味着一种"再媒介化"实践.融合新闻作为媒体融合时代的代表性新闻形态,其"再媒介化"叙事主要体现在媒介形态、媒介语法、媒介意象三个维度.媒介形态代表一种要素整合结构,创新了融合新闻叙事的信息呈现形式;媒介语法意为一种信息...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新媒体技术催生新闻生产的变革.数据新闻依托技术与数据而生,数据新闻报道的传播对象是新媒体环境下的用户,而以用户为导向的媒介产品主要是服务,因此数据新闻生产也应立足于新闻服务.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呈现是融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其可看性增强,其服务功能在新闻实践中已经显现,甚至直接影响数据新闻的实践发展.本文以财新网"数字说"2016年度策划系列报道为案例进行内容分析,探讨数据新闻报道在实践中服务功能体现,总结其实践操作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能为同类新闻报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新闻传播者、传播内容和受众都发生了变化,新闻专业主义也因此被消解,传媒机构的新闻生产权力被分化,虚假消息、传播内容碎片化、随意性与网络语言暴力现象频发。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可以从传播者、传播环境及内容等视角对新闻专业主义进行重构,加快媒介融合,专业新闻工作者参与自媒体传播的同时要加强公民媒介素养的引导,完善法律法规,强化行业自律,采用实名制保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  相似文献   

12.
建构正面、积极的赛事与主办城市媒介形象是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主要目的之一。主新闻中心是大型赛事最重要的非竞赛场馆,是媒体运行的神经中枢。主新闻中心为注册媒体提供工作条件和后勤服务,直接影响赛事报道质量与倾向性。因此,主新闻中心应该进一步确立"服务先于宣传"的国际理念,建立独立流畅的设备设施系统、提供标准的信息服务、打造专业高效的服务团队,为大型赛事媒介形象的建构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全国组建了60多个试点集团"传媒"系"大众传媒"的简称,即"大众传播媒介"或"大众传播媒体"。同一种符号可以用不同的媒介来传播。书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都是大量复制、面向广大受众的传播媒介,属于大众传媒。其中以新闻和时事评论为重要内容的就属于新闻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化改革,新闻媒体逐渐将新闻事件当作一种"商品"来生产,就此引发了学者对新闻公共性的再思考,媒体的社会责任进而成为讨论的热点。"媒介事件"这一概念的提出,指明了新闻是一种"建构的真实",也为探讨媒体社会责任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对影视红人陈晓旭去世的报道构成了典型的"媒介事件",从中可以窥见当下重提媒体社会责任的必...  相似文献   

15.
当前,"社会化媒体"和"大数据"的交相辉映带来了社会信息生活的变革.国内数据新闻的制作也逐渐成熟,2015年两会期间,除央视外,新华网等多家媒体也制作了数据新闻进行两会报道,数据新闻已然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而数据新闻的应用将会给媒介议程设置的规律和影响模式带来一些改进:媒介议程设置中话题可以不再依靠编辑、记者的主观经验判断,而是基于客观的数据产生;筛选出受众最关心和社会需要的话题,增加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的重合度;议题选择范围的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补充媒介议程设置"和"媒介间的议程设置",从而增强媒体独立性和减少媒介内容的同质化,提高媒介议程的影响力,为公众更好地了解社会进行参政议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郭金金 《今传媒》2016,(2):48-49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社会上很多人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了媒体,认为媒体的报道导致了更多的现实暴力.本文以校园暴力事件为基点,对媒介暴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媒介暴力与现实暴力之间的关系,认为媒介暴力并不一定会导致现实暴力,但也要防止媒介暴力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媒介暴力负面影响的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新京报》2016年整年涉女性的社会新闻报道为例,尝试回答以下问题:媒体在社会新闻中涉女性报道为何多呈现出暴力实施者和暴力受害者形象?媒体采用怎样的报道策略以勾连起女性与"暴力"因素的联系?本文选取了139篇《新京报》2016年整年涉女性的社会新闻为研究样本,采用框架分析的研究方法发现:媒体在报道时倾向于选择"女性受害者"、"女性施暴者"的新闻事实,重点突出和"暴力"相关的新闻议题,影响受众认知;并且多选择形容词及描述性语句.综合各种因素进行价值判断及归因评估.  相似文献   

18.
网络社会下,电视媒体受到了很大冲击,城市台民生新闻节目遭遇空前的挑战。《新闻广角》从艺术与新闻的交融、去电视化的品牌战略和公共新闻转向等创新,实现了媒介形式、媒介表征和媒介意识的"再媒介化",为自身赢得新的生存和发展机会,某种意义上实现了"逆生长",也为城市台在智能传播时代的新闻实践探索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媒体融合的方式 王慧杰 "媒体融合"狭义地讲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  相似文献   

20.
袁蕾  张梅 《新闻世界》2014,(8):369-370
传播媒介是政治组织利用媒体输出价值观的一种手段,政治新闻是媒介报道的诸多内容之一,两者的嫁接并不只有"宣传工具"一种结果。以具有相对宽松的新闻环境的西方媒体为例,在广播、电视、互联网为主流媒体的时代中,传播媒介的政治功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政治善于利用媒体劝服受众为自己的政治产品买单,引导舆论向着积极的、利己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媒体在与政府的博弈中捍卫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推动政府做出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