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明 《新闻前哨》2010,(11):97-98
社会新闻是晚报、都市报的主打新闻之一,在提倡向主流媒体转型的今天也不例外。《荆门晚报》在探索向主流媒体转型的过程中,从社会新闻开始,以“拍案警醒”系列报道为发端,深入挖掘内涵,担当社会责任,让社会新闻“奏”出了主旋律。  相似文献   

2.
2008年底,《南阳晚报》正式划归《南阳日报》管理。为了“做得更好,让读者更满意”,从2009年1月1日起,《南阳晚报》高扬“责任传媒,民生立报”的旗帜,以“读者至上,新闻优先,创新第一”为改版遵循的原则,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了全新改版。凭着“欲与大报试比‘高”’的胆略和气概将小报大作,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改版后的《南阳晚报》亮点频现,读者喜爱、领导表扬、同行侧目。  相似文献   

3.
陈建国 《新闻世界》2004,(11):70-71
地方新闻是地方媒体坐拥的一个富矿,充分挖掘这座富矿.这对地方媒体强身健体、抵御外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断地强化本地新闻在版面上的地位,不断地增加本地新闻的版面.始终充当本地新闻发布的“第一媒体”.这是《大江晚报》创刊九年来坚持的一贯做法。从2003年6月1日至今,《大江晚报》将第三版辟成了一个专门报道昨夜、今晨芜湖发生的新闻的专版,名叫“昨夜今晨”。版面开设一年来,以及时、客观、贴近生活、敢于说真话、为百姓办实事而受到读的喜爱,成了《大江晚报》又一个深受读欢迎的“拳头”版面。读说:“昨夜今晨”版是《大江晚报》向读奉献的一道“鲜活、麻辣、家乡味十足”的“新闻大餐”。  相似文献   

4.
晚报作为中国报业继日报以后的“第二种力量”.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辉煌期。根据经济学原理:任何企业或产品都有一个生长周期:从初始、发展、高峰至衰退,晚报的衰退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既有其内在的问题,更有来自外部的冲击,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的传承创新。使晚报在竞争中逐步丧失优势,尤其是在大多数晚报纷纷早出的今天,仍然坚守着的传统晚报正在逐渐地在迷惘中徘徊。并由迷惘而变得迷失。那么,如何避免走入穷途末路,推迟晚报的衰退期到来,关键还在于自身不断创新。作为创新中重要一着便是不断的改版,从改版中不断寻找“自我”,确立优势。  相似文献   

5.
陈东  童飚 《新闻实践》2001,(8):43-44
目前,以提高报纸亲和力为目的的改版席卷报界。晚报,作为一张市民报,大多成为改版的“先锋”,而改版的目的是为了使晚报更可亲可信并且可用。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认为必须保证做到两条:一是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是要张扬晚报的个性“亲和力”。 如何处理好寻向性与个性的关系?我们试以金华晚报的实践为据进行论述。 一、坚持正确导向,体现晚报正面引导与思想  相似文献   

6.
杨志刚 《记者摇篮》2005,(10):40-41
办报纸是给读者看的,办报人要心中有读者。现代社会的受众.对媒体的要求不仅是满足阅读的信息量,更重要的是信息的有用性.即从“功利”角度来衡量信息的价值。对此,如何以人为本,以服务为本,满足读者的需求,提升晚报“三贴近”效应,是媒体竞争中的利器。  相似文献   

7.
杨春兰 《传媒》2006,(11):53-55
当北方大地已经倍感深秋的寒意之时,上海却以她的温暖和热情迎来了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21届年会。10月26日至27日.来自全国100多家晚报的“掌门人”齐聚上海.围绕“新媒体挑战下的晚报改革与创新”和“媒体与品牌战略”两个主题.从办报思路到走向市场以及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交流和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振军  白冰 《记者摇篮》2004,(11):28-28
沈阳晚报于2004年年初改版之时.独树一帜地创办了《民声》版。此版以关注民情,聚焦民意,褒贬民风为己任.通过直播“民声”的方式,拉近了报纸与读者的距离,实现了媒体与受众的即时互动,从而凸显了报纸的亲和力,更好地实现了新闻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晚报的导向性与个性“亲和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不少报纸都在改版,以增强新闻性,提高亲和力.晚报,作为市民报,大多在改版方面先行一步,使报纸更可亲可信并且可用.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认为必须保证两条:一是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一张报纸的旗帜和灵魂;一是要张扬晚报的个性`亲和力',如果失去了晚报特有的个性,晚报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导向性与个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导向性是个性的前提和基础,个性是在基础之上张扬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晚报体现导向要更巧妙,更显其特点. 一、坚持正确导向,就是体现晚报正面引导与思想启迪的功能,既要坚定不移,又要讲究方法. 1.对重大社会题材…  相似文献   

10.
传媒“都市化”的倾向要淡化刘章西“面向都市,贴近市民”曾是一些都市晚报的发行口号。应当说,作为都市晚报,确定这种取向,是由其“都市”的“晚报”性质决定的,没错。然而,近年来,随着报刊的不断“改版”,不少传媒出现了一种越来越“都市化”的倾向,不但直接标...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1月,扬子晚报在改版中推出了两个版面的“昨夜今晨”新闻版面,强化夜间新闻和当日上午的新闻。2004年9月,在新一轮改版中,又将“昨夜今晨”改造为“今晨昨夜”,进一步强化当日新闻。在扬子晚报推出“昨夜今晨”以后,新民晚报、重庆晚报等晚报,也相继推出了“昨夜今晨”新闻版面。以夜间新闻、当日新闻为特色的新闻版面,正成为晚报最具特色的新闻版面之一。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初,辽宁日报传媒集团有效整合报业资源,进一步巩固和加快在省内的发展步伐,酝酿着一次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2007年2月8日,北方晨报与辽沈晚报"并网",北方晨报改版为辽沈晚报.鞍山版。从此,一份更加鲜活、亲民、更具有贴近性、本土化的报纸——辽沈晚报.鞍山版呈现给鞍山人民,与鞍山人民心贴得更近,与这座城市没有距离。从一份区域性(地市级)都市报到省级都市报地方版;从2007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到2008年前四个月,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93%,发行量同比增长26%,月月持续盈利;从改版前后品牌影响力和综合实力的飞速提升,辽沈晚报.鞍山版正在经历着羽化成蝶的蜕变。在辽沈晚报"责任媒体,服务民生"的办报理念指引下,辽沈晚报.鞍山版在报业竞争的大潮中不断创新,驰骋远航。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兴起,媒体生态发生深刻变革,舆论格局也迎来了重大变化。在融媒时代,如何不断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温州晚报》以创新社会活动为抓手,通过整合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资源,以全媒体手段,把报道做成活动,以活动延展新闻,实现了从“信息发布”到“资源发动”的转变,努力把“平面报”办成“平台报”。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越发成为市民的“集聚地”.作为一种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社区新闻近年来已经成为新闻传播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的热点.在全国众多纸媒中,有相当一部分报纸推出了“社区新闻”专版或专栏作为湖北省市州报会长单位的襄阳日报社也不例外.2004年,襄阳日报社旗下《襄阳晚报》(原《襄樊晚报》)开始推出社区新闻专版,2008年,《襄阳日报》改版后,在社会民生版面,也推出了有关社区的新闻报道专栏.其中“社区故事”、“社区人物”、“党报热线进社区”等栏目在广大读者当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旭钦 《新闻记者》2001,(10):37-39
我 国的晚报目前仍保持着发展势头。但由于多元化的精神需求和多元化的休闲方式 ,已经使受众进入“分众化”传播时代 ,传媒的“窄播”趋势日益明显 ,不少人远离了晚报。如何营造“媒体社区” ?这不仅关系到晚报的特色定位 ,同时关系到晚报的可持续发展 ,更是传媒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之一。晚报营造“媒体社区”就是倡导这么一种理念 ,“社区”的建设者———报人 ,与“居住者”———受众一起互动 ,报社真正敞开“社区”大门 ,使“居住者”对他们所居住的“社区”有认同感 ,呈现一种开放式办报的新气象。一、“媒体社区”概念的提…  相似文献   

16.
媒体是时代的记录者.同时是时代的引领者。当今时代已经进入“大众传播”的时代,读者阅读方式与倾向也呈现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新变化。在市民报纸主流化转型的浪潮中,三峡晚报作为省级区域性市民报.在新一轮的改版中,按照“主流化、本土化、市民化”的走向,以打造品牌、注重品位、提升品质为制胜法宝,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7.
2007年伊始,众多媒体或改版或整合或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质、风格和完善多样的表现形式。《牛城晚报》星期刊于1月1日全面改版,对报纸版面形式及其内容都做了较大的调整,加入了日报的“快”,同时保持周报的“深”,受到读者好评。  相似文献   

18.
我国晚报发展势头仍很迅猛,目前全国范围内有150多家。但在与日报这里专指党委机关报、都市报包括早报、晨报、快报、时报、生活报等、专业行业报以及电视、广播、因特网等大众传媒的竞争中,多元化的精神需求和多元化的休闲方式,已使受众进入“分众化”传播时代,传媒的“窄播”趋势日益明显,不少人远离了晚报。如何营造“媒体社区”?这不仅关系到晚报的特色定位,同时关系到晚报的可持续发展,更是晚报在传媒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晚报营造“媒体社区”就是倡导这么一种理念:“社区”的建设者———报人,与“居住者”—…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奥运之年,襄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之际,《襄樊晚报》于2008年6月9日又一次改版,以国际流行的黄金报型“瘦报”全新亮相,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人性化的风格和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20.
曹山旭 《新闻前哨》2003,(11):11-13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在新闻界大行其道,被人们说在嘴上,写在纸上,似乎很在理,似乎很时髦。比如,把社会生活类的大众化报纸统统指称为非主流“小报”,而对各级机关报,不论个头大小,一概尊为“主流媒体”。令人不解的是,一些省级晚报和都市报也耐不住寂寞,似乎不甘认可自己“不入流”的社会地位,信誓旦旦地提出要向主流媒体靠拢,要跻身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