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笔与墨水     
钢笔和墨水是一对好朋友。由于人们常夸奖钢笔的美观,时间一长,钢笔就有些飘飘然了。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就对墨水说:“看我多么漂亮,你这黑不溜秋的家伙整天在我的肚子里捣乱,搞得我不得安宁。”“钢笔老哥,虽说我长得是黑了点。可是你要知道你们钢笔家族是离不开墨水家族的。有了我们,你们才变得实用起来。你嫌我长得丑,我还嫌你这瘦长的身材不好看呢!”“好啊,你有什么资格嫌弃我?我可是一直受人夸奖的。而你呢,人们提起你时,总是那句话:‘唉,真讨厌,又没墨水了。’”“你懂不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真是个无知的家伙。”“既…  相似文献   

2.
第一堂实习课后,学生的作业本交上来了,经查点,缺家恒的。据原任教师介绍,这个学生上课不专心,作业马虎,经常不交。放学后,我请家恒到办公室来。他耷拉着脑袋,等着挨批评。我问他:“你为什么不交作业?没钢笔还是簿子写完了?”他就是不答话。我没有办法,只得叫他回家补作,明天交上来。晚饭后我进行了家访。家恒的妈妈告诉我:“小孩读书不用功,本子上尽是红杠杠,还写得那么大,真是浪费纸。”说着就要打孩子。我急忙上前阻止,把家恒拉到身边。我对他妈说:“打是没用的,只要他肯做作业,我一定教会他。”通过启发,家  相似文献   

3.
我的孩子路遥,在南通县实验小学二年级读书。他天真活泼,我很喜欢他,但他很不爱护书籍簿本。上一学期将结结束的时候,他的书已象字纸篓里的废纸一样了。这一学期开学才两周,倒又把新书的面儿撕掉了;过几天书本子几乎成了画册,他用各种颜色的蜡笔在上乱涂,真是“五彩缤纷”,有几处还用脚刀挖了几个“窟窿”,至于书角早已卷得不像样了,真是书不成书,字不成字。我很生气地现责问他说:“你怎么又把书本子弄成这个样子啦!”他却满有理由地说:“有的同学还不如我哩!”这时我的心里确有些火辣辣的,大声问道:“你为什么不向好同学学习,而老是向他们看齐?”他很不服气地噘着嘴说“好同学也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4.
传说古希腊的哲学家奥基尼斯一生都在木桶里晒着太阳读书和思索。甚至有一次希腊帝王亚历山大来问他:“老先生,我可以帮助你什么吗?”他却连头也没有抬一抬,只冷冷地说:“站开些,别遮住我的太阳。”在一般人看来,读书竟读到了这样的地步,真是太古怪了,但这其中蕴...  相似文献   

5.
上帝的微笑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题记不知哪位哲人说过一句话,说是“上帝想让谁死亡,就先让他疯狂”。我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不信上帝,但我却爱极了这句话。人有时候真的很狂妄,狂妄到认为自身没有局限性。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自己的,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却不知在自己如痴如醉地这样想时,上帝正在捂着嘴笑呢。然后又叹了一口气:“唉!我可爱的孩子,真是傻得可爱。”上帝虽深爱自己的孩子,但却不溺爱。孩子犯了错,他决不姑息,一定会用一个恰当的方式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莫狂妄。”有的孩子的确太狂…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上,同学们都在认真做课堂作业,而调皮的李晨却在座位上发呆。难道他的作业做完了?不可能!一定是又打算抄袭同学的作业。前两天我还批评过他,想不到今天又这样。我越想越生气,真想上前大声训斥他一番,也好借机警示别人。但看到其他同学认真做作业的样子,我忽然灵机一动,便微笑着走到他面前,蹲下身子,亲切地说:“需要老师帮助吗?”他站起来,低着头说:“我,我……没有钢笔。”(为提高同学的书写水平,要求做课堂作业必须用钢笔)“你钢笔又丢了?”(他一向丢三落四)他抬起头,脸上写满委屈,足足有一分钟,然后红着脸小声对我说:“老师,昨天我…  相似文献   

7.
自习课上,我正在用红钢笔批阅学生的语文课作。“老师.我订正好了。”胖乎乎的宋飞把他的课作本交给我。我批阅之后便随手把笔放在讲台上,谁知没有笔套的钢笔滴溜溜地滚下了桌沿。我措手不及。只听到“啪”的一声……拾起钢笔一看,笔尖已经摔断了。我惋惜地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说:“这可是我用了三年的红钢笔了,挺顺手的,要扔了,还真是舍...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及诸多权威性的语文工具书在介绍北宋散文家苏洵时,都毫无例外地给他加上“号老泉”三字,似乎是不容置疑,理所当然的。其依据恐怕就是《三字经》中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激”,说的是苏洵(苏轼之父,又称老苏)不顾年长,发愤读书的故事。然而,“苏老泉”真是苏洵吗?我却颇有疑议。宋朝的叶梦得与苏洵同时,他在《石林燕语》卷十中记载说:“子瞻  相似文献   

9.
课堂书面练习开始了,同学们都在紧张地做作业,唯有王春林捧着书,表现出心神不定的样子。我走到他跟前问:“你为什么不做作业?”他结结巴巴地说:“昨天晚上我的钢笔丢了,没有笔写。”这时我就向全班问道:“谁有闲着的钢笔?请借给王春林同学用一会。”话一落音,  相似文献   

10.
富兰克林说:“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从不把时间浪费于酗酒、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也许对书的兴趣是许许多多的优秀人物所共同拥有的。但是就如同人的情怀、口味各不相同一样,人们的读书方法,阅读趣味也是应有尽有,甚至是千奇百怪。 南北朝有一名学者叫陆澄,他从小好学,相当刻苦,青灯黄卷,皓首穷经,行坐眠食,手不离书。可他读了三年《易经》,背得滚瓜烂熟,却不明白书中的道理。他想编写一部宋书,一辈子也没有完成。当时另一位学者,尚书左  相似文献   

11.
博士的孝心     
《博士的孝心》和《母亲的脚》这两篇文章对照着阅读,颇能启人深思。俗话说:“读书明理。”这位中国博士读书不可谓不多,可却不懂得为人子者应该敬亲、养亲这一浅显常识,演出“娶了媳妇忘了娘”的悲剧。那位日本大学毕业生通过为母亲洗脚一事,得知母亲劳作的艰辛,于是对社长感慨道:“您使我明白了在学校里没有学过的道理。”由此想到,目前正在我国青少年学生中大力开展的“孝心工程”建设,决非无的放矢之举,亦非可有可无之事,而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我的老师     
我上高中时的语文老师姓吴,名“叶舟”。“叶舟”,漂泊江湖“一叶扁舟”,那时我们觉得他的名字真是富有诗意!在我们其他老师的“建国”“志强”“得福”一类“凡夫俗名”中真是显得卓尔不群。而且,据他告诉我们几个“心腹高足”,他家原是一书香门第。所以他援旧文人之例,还给自己取了个“表字”——可惜我已记不起了;但他的“号”我却清晰记得:竟陵叟——他家乡天门古称竟陵。其实那时他还不过“不惑”之年,记得当时我“恃宠而娇”,对他“号”中的“叟”字大不以为然,敢唐突他“以少卖老,故作深沉”,他听了并不生气,只笑着斥我“利嘴丫头”…  相似文献   

13.
字母对话     
A对O说:“有些人真行,体内空无一物却妆扮成很圆。”O蹦了蹦说:“有些人也只有那么一点本事,却以为自己很冒尖。”B对D说:“爱虚荣就把暗面藏起来,太没有勇气!”D好不高兴,反驳道:“有些人因为翻来覆去尽是缺陷,就连爱虚荣的能力都没有,真是无能。”E对F说:“有的人基础不打好,却总想登峰造极。”F摇摇头说:“根底好的人未必就能登峰。我前面就有个活生生的见证。他太呆。”G对T说:“你为什么不离我而去,这样我就能成为家族的老三了。”T无奈的说:“讨厌我也没有必要赶我走吧!你不知道断臂而拔高自己是饮鸩止渴吗?”H对I说:“这样活着…  相似文献   

14.
一天早上,一位女士走进了诊所。看着她那疲惫与无助的样子,我猜出她一定是遇到了大麻烦。我率先开了腔:“看来孩子的问题,给了你不少烦恼。”这句话真是一语中的,她紧绷的睑上露出了一丝牵强的笑容。“我并没有读过多少书,”她说,“但我非常相信读书的重要性,所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我就买了很多书给他看,我可是很舍得哦!为了栽培他,只要别人介绍的、推销员推销的,我都买,但他就是不看。任何一本书到他手上,结局都是五马分尸,真是气人!我没有要他做状元,但起码也要多读一点书啊!不要像我这么可怜,没读几天书,所以只能做女工。我以前是没人栽培,他现在有人栽培却不知自爱。”  相似文献   

15.
吕布从小不读书,把读书的时间都花在练武上了。所以他就比从小读书的那些人武艺高强。他的一个小兵来问他:“吕将军,您号称‘有万夫不当之勇’,能证明一下吗?”吕布说:“那就找一万个人来跟我拔河吧。”一万个人好找,但要搓这么长的绳  相似文献   

16.
吕布从小不读书,把读书的时间都花在练武上了,所以他就比从小读书的那些人武艺高强。他的一个小兵来问他:“吕将军,您号称‘有万夫不当之勇’,能证明一下吗?”吕布说:“那就找一万个人来跟我拔河吧。”一万个人好找,但要搓这么长的绳子不容易。好容易准备好绳子,要开始拔河了。  相似文献   

17.
案例一:一位青年教师一气之下体罚了一位后进生。A校长发现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唉,你真是好心办了错事啊!这道理你自己都懂。当然,我当校长的也有责任,平时对你要求不严”这位青年教师听后认真地接受了批评,主动认错,并保证引以为戒,事后还进行了家访,向学生和家长表达了歉意。B校长发现后态度强硬地说:“你是不是体罚了学生?你知不知道体罚学生是犯法的,你这样做真是严重玷污了教师形象!自己好好想想,真给我添麻烦……”青年教师听后顿觉满肚子委屈,却慑于校长“权威”不敢申诉,结果不但不接受批评,甚至对后进生更加厌弃。分析:同是…  相似文献   

18.
读小学时,父母是怎样教育我的,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如今自己的儿子也已读书,且读五年级了。对他的教育就成了家中的首要大事,就像一个国家总理首先要操劳他的臣民吃喝拉撒似的,丝毫马虎不得。作为人父的我,在这方面却拿不出什么高招,或曰“科学的方法”。说实在的,活了四十有余,至今也没弄明白育人的道理。无论是上学读书,下放农村  相似文献   

19.
“还给我,还给我……”真倒霉,我新买的钢笔又叫弟弟抢走了。“小少爷,还给我吧!我给你买糖吃。”他把小嘴一歪脖子一扭,大声嚎叫:“不行!”我的天呀!这个弟弟真拿他没办法,看来要用我的独门绝技了——“兵法三十六计”!苦肉计我特意把两滴水点在脸上,装着哭的样子来到弟弟身边,可怜兮兮地试探着问他:“你能把钢笔还给我吗?”弟弟连听都不听,继续看电视。失败!借刀杀人我让哥哥过来,往弟弟的卧室洒了一些水,又让哥哥告诉弟弟他的房间漏水了。弟弟很纳闷,急忙跑到卧室,可是一看见我得意的样子,他仿佛知道了我的鬼点子,把钢笔放进了裤兜里。又…  相似文献   

20.
记得十一岁那年,上小学五年级的我还未能用上钢笔。那时全班没有钢笔的只有两个人了。另外那个就是我的同桌,绰号叫“小地主”的。他曾有过钢笔,但他自已弄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