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晚清政坛的风云人物,张之洞在洋务运动后期和清末新政时期,都产生了重大的作用与影响。张之洞在督鄂的十多年里,积极向西方学习,大力采取措施在湖北建立了近代工业、交通、军事和教育,为推动湖北近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作为洋务运动后期的领袖人物,张之洞力倡修路,并付诸于积极行动。在清朝末年主持或参与了多条铁路的修建,其修路的目的在于实现中国的富强,并以此贯彻于修路之始终。在此过程中,张之洞排除了许多困难,为中国铁路的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且他在铁路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于今仍有其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直隶(今河北)南皮人,同治年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军机大臣等要职,是晚清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洋务运动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对中国近代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称得上是中国近代重工业的先驱。1884年中法战争时,张之洞由山西巡抚升任两广总督,这场战争,中国虽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张之洞深感中国军队武器的落后。1886年,他试造浅水兵轮四艘取得成功,还在广州创办了枪弹厂,可以说这是他涉足中国近代工业的开始。1899年,张之洞调…  相似文献   

4.
●张之洞认为,要取得民族保卫战的胜利主要在于储备人才,人才比武器重要得多。●张之洞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制定近代学制,从而为近代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奠定了一定基础。●洋务运动兴起后,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更体现出了近代化的色彩,他明确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之洞作为晚清朝廷的高级官员和洋务运动的领袖,其历任省级地方主要军事行政官员长达三十余年。张之洞督鄂期间,在湖北尤其是省府武汉三镇兴办了大量官办形态的近代工商企业,尤以汉阳铁厂和武昌布、纱、丝、麻四局为典型。张之洞在长期推动晚清工业化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中体西用"特色的工业建设规划思想。张之洞督鄂期间工业建设思想研究的发轫和深入,对近代武汉的城市形态嬗变和工业分布选址规划动因等历史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驳正以往的谬误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之洞是晚清新政改革的领袖人物,为适应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和民族自强的需要,他在从事湖北地方近代化改革事业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科技思想。他主张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提倡“农工商学”;重视培养和选拔科技人才,积极发展近代化新式教育;吸收引进西方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振兴中国传统农业。他的思想在今日中国也仍然是值得吸收借鉴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张之洞是晚清新政改革的领袖人物,为适应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和民族自强的需要,他在从事湖北地方近代化改革事业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科技思想。他主张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提倡“农工商学”;重视培养和选拔科技人才,积极发展近代化新式教育;吸收引进西方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振兴中国传统农业。他的思想在今日中国也仍然是值得吸收借鉴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张之洞作为晚清洋务派的重要官僚之一,他的洋务思想自成体系,对晚清王朝的政治决策,以及洋务运动的发展,曾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他的湖北新政,为其洋务思想体系的典型体现,影响较大。本文拟就张之洞洋务经济思想的爱国性,谈点个人浅见,就教于方家。 一:“开辟利源、杜绝外耗”是张之洞洋务经济思想的核心 当时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步步加深、扩大的严峻形势,张之洞从维护清王朝统治,维护自身地位和保护黎民出发,提出了“经国以自强为本”的政治主张。他认为只有“自强”才能抵御外侮,与帝国主义相抗衡。而“自强”的根本是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强大,即洋务派们所说的“必先富而后强”。为此他主张:“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在湖北进行了一系列的洋务建设,一跃而成为洋务运动的后起之秀。其中主要有以下几项:  相似文献   

9.
作为近代中国史上的风云人物,张之洞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其主政山西、广东期间扶持、发展教育,在这些地方的教育尝试,为张之洞在湖北进行教育改革提供了经验。张之洞曾长期主政湖北,并在湖北推行了系列教育改革。张之洞在湖北的教育改革初以培养实学人才、满足近代工业需要、脱去传统八股影响为主,后则从教育制度、师资队伍、教材等各个方面,对湖北教育进行全面改革,并从经费上为湖北教育提供保障,使湖北成为当时中国教育最为领先的省份,对湖北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梁茂林 《生活教育》2011,(15):42-46
张之洞,被誉为晚清"第一通晓学务之人"。讲近代教育史,绝对绕不开张之洞。但他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至今对他仍存在许多误读。从近代史上看,张之洞治理湖北18年。应与武昌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策源地是有必然联系的,是他所编练的新  相似文献   

11.
作为洋务运动的后起之秀,张之洞在督抚任上所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基本都采用了官办体制,这表明他对官办有着很深的心理情愫。他钟情官办,与之浓厚的官本位意识紧密相连。从更深层次看,与他从小逐步培养的儒家伦理价值观及深得慈禧“帘眷”的仕途际遇有关。而张之洞在实行官办的同时又不忘做出官督商办的规划和承诺,反映出他高超的权术心机。  相似文献   

12.
张之洞,被誉为晚清“第一通晓学务之人”。讲近代教育史,绝对绕不开张之洞。但他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至今对他仍存在许多误读。从近代史上看,张之洞治理湖北18年。应与武昌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策源地是有必然联系的,是他所编练的新军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是他所创办的实业为武昌首义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是他创办的新式教育文化事业为武昌起义培养了人才……因此,  相似文献   

13.
辛亥武昌起义的主体,是革命化、军事化的湖北近代知识分子。此前,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各地举行的众多次起义均告失利,湖北武汉的革命党人却取得武昌首义之功,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武昌首义的主力是湖北新军的革命士兵与部分中下层军官,他们大多是湖北近代教育培育的先进知识分子,整体素质远高于会党。由于张之洞的倾力推动,湖北近代教育的发展遥居全国各地之先。湖北近代教育对武昌起义的重要影响,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证实:其一,辛亥首义前,本地区近代知识分子成立不少革命社团组织,其名称和章程都直接反映近代教育的重大影响;其二,湖北武汉地区民主革命活动新颖多样,染有鲜明的近代教育色彩;其三,革命党人借张之洞兴办新式学堂之机,也创办了数所教育机构直接培育革命知识分子。历史表明,湖北近代教育保证了本地区实业与新军的持续发展,为辛亥武昌首义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后起之秀。洋务运动中,他提倡的“官倡民办”方针,推动了其管辖地区经济、教育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开化。此方针和“官督商办”相比,有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之洞长期治理湖北,他所创办的近代实业在客观上为武昌首义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打下了坚实的阶级基础。他所创办的近代教育在客观上为武昌首义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提供了坚强的骨干力量,所编练的新军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张之洞确实不自觉地奠定了武昌首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张之洞长期治理的湖北武昌成为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他所创办的近代实业在客观上为武昌首义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打下了坚实的阶级基础。他所创办的近代教育在客观上为武昌首义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提供了坚强的骨干力量。他所编练的新军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种豆得瓜”,张之洞确实不自觉地充当了辛亥革命酿造师的主角。  相似文献   

17.
庞坚 《中文自学指导》2009,(2):26-30,81
作为晚清诗坛唐宋兼采派的领袖人物,张之洞标举“宋意入唐格”的诗学主张,在其诗歌创作实践中,汲取唐人杜甫、韩愈和宋人王安石、苏轼等的长处,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其诗五言七言、古体近体并工,五古精醇深稳,七古清雄雅健,五律颇典重,七律以浑厚胜,七绝以俊朗胜,皆不愧作手。而古体的成就似尤胜,五古最见功力,七古最耐讽咏。张之洞的许多诗作带有反映现实、关心时事的内容,颇多佳构的登览游赏之作也每每饱含忧惠意识,故陈衍评之为“所谓诗中有人在也”。他在晚清宗宋诗风(尤其是宗江西之风)大张之时有所折衷,自成一派,为晚清诗坛免于同光体的单调划一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总而言之,张之洞是近代一位非常重要的、不可忽略的诗人,近代文学史应当给予其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张之洞在督鄂期间组织翻译了军事教材《湖北武学》。该书是军事翻译史上的一部重要译著,也是晚清湖北借助翻译进行军事近代化尝试的一个典型案例。本文从译著介绍、译员挑选、文本选材、翻译模式、翻译策略等五个视角对《湖北武学》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发现,《湖北武学》的翻译过程受到赞助人张之洞及其洋务思想的影响。中德译员在翻译中采用洋译华述、洋华同译、华教独译三种模式,并运用归化、异化、摘译、加注等策略和技巧来实现翻译目的。《湖北武学》的出版丰富了中国近代陆军学术体系,对晚清湖北新兵革命与中国近代化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清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长达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筹建中国近代海军,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洋务运动的倡导者、组织者之一的李鸿章,为近代海军的诞生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一、创设近代海军思想的萌发 1870年10月下旬,在奕诉推荐之下,李鸿章就任直隶总督要职。旋即,他上书清廷提出:“选将练兵筹备海防一节,尤为目今要务。1874年12月,他又以丁日昌提出的关于建设近代海军的“三洋方针”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重工业在18世纪后半叶的洋务运动中兴起,张之洞是开创者之一。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钢铁大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它统辖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汉冶萍公司之前,中国尚无大型冶铁炼钢企业,仅有的为数不多的冶铁的小土炉,产量低、质量次、成本高。因此洋铁大量拥入中国。1890年(光绪十六年),张之洞在湖北汉阳开办铁厂,在大冶开办铁矿。1898年又在江西萍乡开办煤矿。1908年这三个企业合并成汉冶萍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