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21世纪素质教育的核心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世纪,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谁最富于创新精神和创新智慧,谁就能占领科学技术的制高点,随之也将拥有科技,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支配权,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教育要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重新审视素质教育的核心课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智慧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工程能否见成效,关键在能否稳步推进教育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2.
面向21世纪,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事业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结合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成功实践,探索改变传统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是教育工作的神对职责。  相似文献   

3.
一、我校构建创新教育模式的总体思路 (一)深化中学整体优化改革 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明确提出实施创新教育的目标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确定创新教育的具体内容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使他们成为一个独立发展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涵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全面基础。从整体改革出发,用整体思想对构成学校教育各要素进行系统设计和全面改革,逐步实现八个现代化工程:即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目标现代化,课程和教材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5.
6.
一、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肩负的历史性使命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专家估计,20世纪90年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高达80%,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建成后将提高到90%。知识经济的这种特征,决定了知识创新的水平和速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掌握和应用知识、信息的人则是经济竞争力的核心。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等教育应积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积极地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适应这一时代发展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劳动者。素质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的特殊使命。  相似文献   

8.
9.
培养合作精神,就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合作是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进而在实践中实现与他人的积极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创造需要及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合作是创新的必要条件,创新是成功合作的必然结果,合作与创新将成为基础教育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教育探索》2002,(3):28-28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深化教育改革,迎接新世纪挑战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我校把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到了重要位置加以实施。 一、狠抓教师素质的提高,突出教学思想的转变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键。在历时一年的教学思想大讨论中,我们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指导思想,以“探索教学规律、优化教学过程”为主题,以探讨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教法与学法的关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为主要内容,坚持群众性、针对性、实效性的原则,边讨论边实践、边改革、边完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师的教育教…  相似文献   

11.
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我国高等学校在21世纪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必须开放教育理念,树立新的教育质量现,实现教育方法现代化,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正确处理教与学、基础与创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共性化与个性化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张洪剑 《天中学刊》1999,14(4):79-80
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面对全球信息、市场一体化的加强,世界各国都把目光投向对世纪的教育,诸如美国提出注重培养富有应变、善于学习和应用的人;日本提出培养面向国际、面向对世纪的“世界通用的日本人”;法国提出“不受任何学科界线限制的人”;俄罗斯则主张培穿专业面宽的专门人才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则明确提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对世纪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1989年在北京举行的“面向21世纪教…  相似文献   

13.
14.
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 ,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中小学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体系由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六个指标构成。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这个总目标。在价值取向上 ,要坚持促进学生个人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 ;在目标水平的把握上 ,要坚持全面自由发展的方向性与现实社会条件下的具体发展的可能性的统一 ;在目标设计的对象上 ,既要重视学生群体的一般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已经走过了一年,素质教育得到了全面推进,中国的教育界也为之欢欣鼓舞。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们,国家和人民对大学培养的人才寄予很高的期望,把他们培养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的骨干人才,使他们中问成长出一大批治学、兴业、治国的栋梁之才,因此学校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17.
主体性教育:21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主体性及其发展问题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教育主要是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来实现其各项社会功能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所培养的人是什么样,社会的各个方面就是什么样。所以,在今天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时,认识到“教育是基础”、“教育为本”一点也不过分。过去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以民主的教育,来建设民主的社会。现在我们可以套用这句话:培养主体的人,建设主体的社会。教育在实现主体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1世纪是主体社会为主导的社会。江总书记提出来,让我们在21…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世纪。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谁最富于创新精神和创新智慧,谁就能占领科学技术的制高点,随之也将拥有科技、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支配权。面对时代挑战,大学应以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己任,而大学素质教育也应以铸造学子创新精神和创新智慧为真谛。回顾民族创造力滑坡的教训,应认真反思大学的理念,努力营造有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成长的优越环境。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人才需求特点,科学技术发展现状以及教育体制改革都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实施则依赖于教育创新。教育创新包括教育观念的创新、教师队伍的优化创新、课程文化的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