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周小娟 《新闻战线》2015,(5):151-152
微博不仅提供了一个自媒体平台,也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而网络界面的信息传播,更多的是视觉获取,色彩是作用于视觉最首要的因素,和谐恰当的色彩设计能够更好地凸显信息主体,使其被受众注意并且成功获取。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分析色彩设计对于信息主体的立体深化作用。2009年,新浪微博以140字的文本发布方式,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传统方式,凭借自身快捷、直观、真实的特点迅速抢占了受众眼球。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成熟,不少传媒集团、报业都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2.
从2007年以"饭否"为代表的老牌微博网诞生,到2009年新浪微博等亮相,微博已从单一的自媒体发布演变为具有交互性的重要媒体渠道,并对传统媒体传播的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微博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点创新性交互方式。相对于博客、人人网、腾讯等社交网络媒体来说,微博信息传播模式重要的一点是交互模式上的创新,它是一种节点共享的即时信息  相似文献   

3.
根据新浪网公布的数据,目前其推出的微博业务,注册用户已超过2亿.微博业务作为当今互联网发展的新产品,具有信息传播简洁、迅速、交互性强等特点,两年来呈井喷式发展,已成为信息发布最迅速的传播方式之一.作为多种传播形态的融合体,微博实现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对接,这是传统大众传媒所没有的优势.在微博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接受者和分享者.而信息从源头发出后,其传播过程可以是单线程也可以是多线程的,即信息以点对点方式传播,或引起众人关注后在短时间以点对点方式进行几何级传播,获得与传统大众传媒相同的放大效果.  相似文献   

4.
微博技术与传统媒体应有效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海波 《新闻窗》2014,(1):45-46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媒体形式不断出现,普通民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参与度越来越高,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多元化。①网络媒体以其时效怏、内容海量等特性冲击着传统媒体,在传统媒体正在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来应对网络媒体冲击的时候,网络又开发出了微博技术,手机网民成了微博主,微博因其写作的便利性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发布微博信息的行列中,人们不仅可以在微博中阅读到大量的新闻信息,还可以成为新闻信息的发布者,  相似文献   

5.
王萌 《今传媒》2013,(4):106-107
近几年来,互联网发展快速,许多新型的网络媒体以及网络营销工具都应运而生.如今“微博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这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由于其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和特点,打破了传统传播局限,随时随地的与他人来分享生活中的各种内容,可以增加人们发布和接受信息的时效性.使人们随时随地发布信息.但同时微博也会使得信息的真实性遭到质疑,带来了强大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微博的发展现状,对其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的传播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探讨“微博”在信息传播的特征和意义,并利用“微博”看其在新闻信息传播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王珩 《传媒》2014,(8):76-77
作为一种使用便捷、互动性强的新型媒体,微博已逐渐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信息发布平台。它唤醒了公民意识、畅通了民意表达和公众监督的渠道,但同时在微博信息传播中无益无效的信息泛滥、谣言滋生、伦理失范等现象日趋严重,这不仅给公共信息网络安全带来极大隐患,而且影响到社会管理秩序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7.
自2009年新浪微博诞生以来,微博在中国的发展已有逾5年的历史,140的字数限制,信息不受限制地及时更新与发布使得微博迅速成为人们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同时也成为了社会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政府、企业、公众人物都使用微博来进行营销或舆论引导。随着其他社交应用的发展,微博渐渐转型为社会化媒体,其作为社交媒体的优势明显。微信则是腾讯开发的一款及时通信应用,2012年4月19日微信4.0版本更新时推出了朋友圈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分享音乐或文章等。朋友圈的出现使得微信不再仅仅是一个社交工具,同时也成为了一个信息发布的平台,越来越多的信息通过朋友圈进行传播,朋友圈也成了信息发布和流通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8.
微博兴起与纸媒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随着"新浪微博"的推出,中国开始进入微博时代。微博堪称迄今为止最伟大的新媒体,因为人人可做记者和编辑,它满足了人们社交、被尊重、影响他人等多方位需求。"在微博上,可以更看清一个人,打造个人品牌,微博可以成为你的‘新门户网站'。"作为独家信息发布的最好平台之一,微博可谓"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在新闻传播中,微博由于使用者众多,比传统媒体机构有更大的地域覆盖,在报道突发新闻方面有着更强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博客、微博、微信等“私媒体”出现后,普通大众也由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变成了信息的主动发布者和传播者。借助这些新的传播平台,人们发布着从世界各地挖掘来的各种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其中对道德价值的关注和介绍,既是对过往信息传播缺憾的补充、丰满和纠正,也起到了社会教育的作用,充满了正能量。在新的传播环境下,从某种程度上说,“私媒体”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与此同时,“私媒体”又对人们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李长月 《传媒》2015,(1):51-52
谣言自古有之,而现代媒介的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则使谣言增添了滋生的土壤和传播的捷径.如何对其甄别和消解,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相比于传统谣言,微博谣言具有如下典型特征. 微博谣言的特征 第一,裂变式的传播速度,这也是微博谣言有别于传统谣言的主要传播特征.微博是一种高效的自媒体媒介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电脑和手机发布微博信息,这在加快信息传播速度的同时,也助长了谣言的传播能力.尤其是一个“大V”微博主,通常会拥有成百上千的受众“粉丝”,其发布的微博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大量和连续转发,百而千,千而万,进而产生类似核裂变的巨大效应.  相似文献   

11.
浅析微博时代公众话语权的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也不断涌现。社会性媒体是一类新型的在线媒体,它具有参与性、开放性、对话性、社区性、连接性、匿名性。微博无疑是使用最广、最常见的一种社会性媒体类型。在微博时代,每个人都是受传者和传播者,发布传播信息也更加的方便、快捷。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阐述微博的传播特性,浅析社会性媒体时代公众话语参与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以推特(Twitter)为代表的微博网站作为互联网Web2.0时代最新的应用,正在凭借其对信息传播模式的变革影响着这个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生活方式。它不仅成为一股足以影响互联网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并且正以超乎想象的力量改变着世界。本文从研究Twitter的发展进程入手,结合Twitter类网站在中国的发展分析微博时代的信息传播。  相似文献   

13.
随时发布信息、围观、转帖……微博的出现与发展使得人们的网络生活更为丰富多彩,不仅仅使个人门户全民记者成为现实,也开创人际传播的新模式和信息传播的新阵地,更为饱受冲击的传统纸媒提出了崭新的课题。微时代的信息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14.
微博“秒时代”做强电视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步永忠 《视听界》2012,(1):96-97
2009年以来,微博风生水起,以锐不可当之势进入中国网民的生活。作为一个实时性、互动性和平民性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微博的出现给电视新闻传播尤其是地方台的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也给电视媒体创新传播手段、提升传播能力带来启发。电视媒体借鉴微博增强竞争力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正"微博是地球的脉搏",美国《时代周刊》如此评价微博在信息传播上的强大功能。自2009年新浪微博测试版上线至今,随着微博自身的不断发展,它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思考、表达、信息获取等方式。据《2013新浪媒体微博报告》显示,新浪微博用户的性别构为男50.1%,女49.9%,比例基本持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女性对微博这一新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进一步说,女性在微博的使用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边缘化的、  相似文献   

16.
2011年4月2日晚9点,邓飞在新浪微博号召网友为"免费午餐"捐款,24小时之内募集4.6万元。这是"免费午餐"第一次在微博上公开募款。"免费午餐"活动一直通过微博公布活动情况和项目进展。"免费午餐"把微博作为传播主阵地,在内容发布、信息扩散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传播机制。内容生产机制:微内容快速发布和获取微博上的内容限制在140个字以内,信息的即时发布和获取功能,让"免费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3,(2)
自2010年"中国微博元年"以来,微博平台不仅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也在重塑着人们的社会行为,人们对微博动员活动的积极参与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体现。基于新浪微博平台的网络动员呈现出与以往基于论坛、博客、QQ等平台的网络动员所不同的新特点,值得研究者关注。本文根据参与者卷入程度的不同,将微博动员分为线上动员和线下动员两个层次,并试图从社会心理和人际传播两个角度分析微博动员区别于以往网络动员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赵晓航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20):104-111
[目的/意义] 旨在通过对突发事件舆情研究,探索危机传播管理中的舆情研判方法,并进一步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实操方法的建议。[方法/过程] 在理论研究层面,基于危机传播的基本要点,对信息发布效果和舆情实时反馈进行综合分析;在应用处理层面,以新浪微博中“天津爆炸”事件相关信息为例,爬取新浪微博全量数据,基于危机传播领域知识和信息发布文本构建领域词表,并结合危机传播阶段特征,对全量数据进行主题提取和情感分析。[结果/结论] “后微博”时代,微博用户量下降,但其仍旧是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舆情扩散的主要阵地。探求突发事件下政府如何利用微博平台,收集、研判、应对网络舆情,为做好信息发布工作提供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应对手段。  相似文献   

19.
李洁  任景华 《今传媒》2016,(1):62-63
在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不仅是政府了解事件进展的重要途径,而且在公众心中也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新媒体时代,微博日益成为公众接受和反馈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微博热议话题或事件引起的舆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政府的决策,相反,微博也能成为政府在突发事件中正确引导舆论的工具.本文笔者将探讨的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如何利用微博在突发事件的各个阶段进行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为政府更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起到建言献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微博的快速发展带来信息传播的新气象,其中新浪微博最具代表性,较好地体现微博意见领袖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新浪微博的意见领袖涉猎范围广泛,信息互动频繁,传播效果明显,尽管存在局限性,但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有效运用其自身影响力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将会对舆论、广告传播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