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路试说”自然是“马后炮”,但如果马后炮能对今后的“马前炮”起到一点参考作用,那就是我的奢望了。篇幅所限,不再引录原题,直接进入“漫议”。  相似文献   

2.
《求学》2001,(1):42-42
看云,就是解读生活。看那流云飘忽不定,苍穹底下立着小小的人影,每个人都在看云,每个人都在经历看得见摸不着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之友》2007,(6):38-38
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北京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  相似文献   

4.
古人论读书云:“无疑处须要有疑,有疑处却要无疑。”试观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和北京高考语文试卷,似乎也颇有些可疑可不疑之处,我们不妨假装雾里看花,也来有疑无疑一番。第一个有疑之处是,既然北京等地区单独命题,那么所命之题的“单独”处何在。从试题的指导思想、试卷的结构、题型的分布直到评分标准,都大同小异,而且大半  相似文献   

5.
古人论读书云:“无疑处须要有疑,有疑处却要无疑.“试观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和北京高考语文试卷,似乎也颇有些可疑可不疑之处,我们不妨假装雾里看花,也来有疑无疑一番.……  相似文献   

6.
古人论读书云:“无疑处须要有疑,有疑处却要无疑.“试观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和北京高考语文试卷,似乎也颇有些可疑可不疑之处,我们不妨假装雾里看花,也来有疑无疑一番.……  相似文献   

7.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 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但丁)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 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纳克)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9.
<正>一、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命题的内容分析2016年高考全国三套试卷的作文题从总体来看命制较佳。从形式上看,分别为漫画材料、事理材料和事实材料作文题,从内容上看,上分别指向教育(学习)和创新,贴近学生生活,呼应时代主题。具体简析如下:全国卷Ⅰ作文题(题略)为漫画材料题,材料由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两组四格漫画构成。漫画组在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作文题出来之后,让普遍关注高考作文的人们感到诧异,在连年高考材料导向个性化、人性化以来,今年突然又让考生关注国家大事,难免让人感到有点意外.但是,研究题目以后,却不由不佩服命题专家们的深谋远虑与智慧.  相似文献   

11.
2009年高考语文学科,依然是社会谈论的热点,而作文更是热点中的焦点。从社会层面而言,恒河沙数的议论,随意成分、偶然成分、从众成分、标新成分多多,可以说说而已,但考生却是唯一“被考”的人。在准备2010年高考的过程中,新一届的考生对作文的关注不能淹没在这些成分中,而应该尽可能做到“理性”,以求“有用”。  相似文献   

12.
<正>回忆笔者有幸参加过的湖北省2017年高考作文阅卷工作,我深有体会和思考,我感受到这份工作的辛苦和意义,也感受到了高考语文试卷出题者的良苦用心。我将2019年高考的9道语文作文题目一鼓作气看完,结合2017年的三套全国卷,且依托今年全国卷I(适用地区10:湖北、湖南、山西、安徽、河北、河南、广  相似文献   

13.
古人论读书云:"无疑处须要有疑,有疑处却要无疑."试观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和北京高考语文试卷,似乎也颇有些可疑可不疑之处,我们不妨假装雾里看花,也来有疑无疑一番.  相似文献   

14.
全国新课标卷作文题担负着太多的使命.承载着太多的期许。经过六年的努力、六年的历练。可以说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作文题不辱使命,不负期许。主要表现在:材料内容和选材指向暗合社会热点.思想引领和道德拷问切合主流价值,命题形式和写作要求贴合课改理念.审题立意和考试效果符合选拔要求。  相似文献   

15.
全国新课标卷作文题担负着太多的使命,承载着太多的期许.经过六年的努力、六年的历练,可以说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作文题不辱使命,不负期许.主要表现在:材料内容和选材指向暗合社会热点,思想引领和道德拷问切合主流价值,命题形式和写作要求贴合课改理念,审题立意和考试效果符合选拔要求. 一、材料内容和选材指向暗合社会热点 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从命题形式上看,仍是新材料作文,延续性明显,体现了保持相对稳定的特点.在内容上选取了李冬梅编译的一篇短文.这篇名为"顺手补漏与救人一命"的短文刊登在2011年2月25日的《羊城晚报》上,后又以"小事"为题刊登在2011年第6期的《小品文选刊》上,是一篇带有寓言故事性质的短文.  相似文献   

16.
2008年高考.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全国卷Ⅰ、Ⅱ和课标卷(宁夏海南卷)的作文题都是新材料作文题。全国卷Ⅱ和课标卷的作文题目拟得比较好,既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又有一定的限制;既能引导考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又能避免考生投机取巧,套用、套作:  相似文献   

17.
18.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相似文献   

19.
<正>一、总体评价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题以《红楼梦》为材料,总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明显特征。(一)契合高考评价体系的核心功能作文题取自《红楼梦》,以元妃省亲,众人给大观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为背景,意在以高考题目的形式引导教学,提醒学生一要重视教材中的名著导读;二要重视整本书阅读,尤其是像《红楼梦》这样的令人回味无穷的国粹经典;三要赓续文化基因,厚植文化自信。同时,“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和“据情独创”这三者到底有什么关系?如何理解与阐释?  相似文献   

20.
<正>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