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心门诊     
多动≠多动症答:多动是一种行为表现,包括坐不住、情绪不稳、嘴巴讲个不停等。多动的确是多动症的一种代表症状,但显现出多动症状的疾患并不仅仅局限于多动症,因此孩子多动不一定是患有多动症。  相似文献   

2.
儿童多动症、抽动症是儿童常见的疾病,由于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症状表现与顽皮好动相近,加之对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科普宣传较少,导致大多数人不知道什么是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及它的危害性,认为小孩子是顽皮行为。由于无知及认识上的偏差,使许多多动症、抽动症患儿没有得到及  相似文献   

3.
儿童多动症、抽动症是儿童常见的疾病,由于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症状表现与顽皮好动相近,加之对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科普宣传较少,导致大多数人不知道什么是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及它的危害性,认为小孩子是顽皮行为。由于无知及认识上的偏差,使许多多动症、抽动症患儿没有得到及  相似文献   

4.
儿童多动症、抽动症是儿童常见的疾病,由于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症状表现与顽皮好动相近,加之对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科普宣传较少,导致大多数人不知道什么是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及它的危害性,认为小孩子是顽皮行为。由于无知及认识上的偏差,使许多多动症、抽动症患儿没有得到及  相似文献   

5.
多动症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在小学语文识写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积极引导纠正多动症学生的不良行为与心理。要给予多动症学生鼓励,加强多动症学生的训练,改变多动症学生的不良行为,从而帮助多动症学生建立语文识写自信、提升语文识写能力、优化语文识写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父母对"多动症"三个字并不陌生,但不一定真正了解多动症,甚至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本文为大家解析多动症的7个认识误区. 误区1 孩子这么小,不会是多动症 这是对多动症发病年龄的普遍认识误区.很多家长认为,多动症是学龄儿童的问题,其实多动症症状的出现,是可以在学龄前就发生的.当孩子有多动、冲动的表现时,家长不要忽...  相似文献   

7.
儿童多动症、抽动症是儿童常见的疾病。由于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症状表现与顽皮好动等相近,加之社会对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科普宣传较少,导致大多数家长不知道什么是儿童多动症、抽动症,更不知道它对患儿的危害。有很多家长把多动症误以为是孩子顽皮、淘气等行为,把抽动症误以为是喉疾、眼病等对待治疗。无知及认识上的偏差导致许多多动症、抽动症患儿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延误治疗的现象非常普遍。为了让广大家长正确了解什么是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它有哪些危害,家长该注意些什么,有什么治疗方法等等,我们采访了我国著名儿童多动症、抽动症治疗专家,北京华都中医院儿科中心韩丽主任,让她来为大家具体介绍此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8.
儿童多动症、抽动症是儿童常见的疾病,由于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症状表现与顽皮好动相近,加之对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科普宣传较少,导致大多数人不知道什么是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及它的危害性, 认为小孩子是顽皮行为。由于无知及认识上的偏差, 使许多多动症、抽动症患儿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延误治疗的现象非常普遍。为了让广大家长正确了解什么是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它有哪些危害,该注意些什么,有什么治疗方法等等。为此,我们采访首都医科大学右安门医院儿科中心芦巧云主任,让她为大家具体介绍此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9.
《少年儿童研究》2006,(1):62-62
各位家长:你们好!为了提高大家对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正确认识,培养孩子健康成长,我们特邀请我国知名儿科专家——北京右安门医院儿科中心玉庆荣、徐桂琴主任向大家具体介绍有关儿童多动症、抽动症临床表现、危害性及防治等系列问题。一、什么是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先说儿童多动症,注意障碍和注意障碍伴有多动的简称为多动症,多动症是从幼年时就有的,可延至成年,但以学龄儿童最为突出。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约5% ̄10%的学龄儿童患有多动症,其中约75%伴有学习困难和行为障碍。抽动症,也称抽动秽语综合症,4岁 ̄15岁最为常见。二、儿童多动症、…  相似文献   

10.
《少年儿童研究》2008,(3):61-61
儿童多动症、抽动症是儿童常见疾病。由于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症状表现与顽皮好动等相近,加之社会对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科普宣传较少,有很多家长把多动症误以为是孩子顽皮、淘气等行为,把抽动症误以为是喉疾、眼病等对待治疗。无知及认识上的偏差导致许多患儿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延误治疗的现象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11.
儿童多动症、抽动症是儿童常见的疾病。由于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症状表现与顽皮好动等相近,加之社会对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科普宣传较少,导致大多数家长不知道什么是儿童多动症、抽动症。更不知道它对患儿的危害。有很多家长把多动症误以为孩子是顽皮、淘气等行为,把抽动症误以为是喉疾、眼病等对待治疗。无知及认识上的偏差导致许多多动症、抽动症患儿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延误治疗的现象非常普遍。为了让广大家长正确了解什么是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它有哪些危害?家长该注意些什么?有什么治疗方法等等。为此,我们采访了我国著名儿童多动症、抽动症治疗专家,北京华都中医院儿科中心韩丽主任,让她来为大家具体介绍此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孩子坐不住、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会不会是多动症?如果真的患有多动症该怎么办?多动症和通常说的感觉统合失调是什么关系?这里,我们请专家来为您解答。  相似文献   

13.
儿童多动症、抽动症是儿童常见的疾病,由于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症状表现与顽皮好动相近,加之对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科普宣传较少,导致大多数人不知道什么是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及它的危害性,认为小孩子是顽皮行为。由于无知及认识上的偏差,使许多多动症、抽动证患儿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延误治疗的现象非常普遍。为了让广大家长正确了解什么是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它有哪些危害,该注意些什么,有什么治疗方法等等。为此,我们采访首都医科大学右安门医院儿科中心芦巧云、玉庆荣主任,让他们为大家具体介绍此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四、多动症的诊断由于多动症的病因比较复杂,因此在判断儿童是否患有多动症时,必须十分谨慎,不能只根据外在表现而轻率地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另外,儿童精神病、癫痫、器质性脑综合症、儿童焦虑等也有类似于多动症的症状。还有研究表明,创造力和多动症有着潜在的、共同的生理、认知及气质基础,一些有创造天赋的人同样正忍受着类似于多动症的困扰,而这些人常常由于被错误地当作多动症治疗,而无法真正成为一个高创造性者。因而在诊断时除了向家长、老师了解病史及症状外,还要进行行为指标、生理指标、心理指标、动作指  相似文献   

15.
<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又称儿童多动综合征,简称多动症。近年来,疑似多动症或自闭症的"特殊学生"逐年增多,作为拥有二十年教龄的班主任,笔者对此深有感触,对于多动症儿童的教育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新难题。一边是学校的无奈、教师的心力交瘁,一边是孩子的无辜、家长的无助。家长和班主任如何对多动症儿童进行疏导?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家长对多动症儿童要有耐心和爱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  相似文献   

16.
许多家长、教师常把好动的孩子误认为患了多动症,有的父母因而忧心忡忡。为了使孩子安静、听话,还随意给他们服药,这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那么,多动症有哪些主要症状呢: 多动症是一种行为障碍,过去一些学者称它为“轻微脑功能障碍(MBD)”,现在正式名称为“儿童多动症”或“注意缺陷障碍”。多动症主要表现为:与其年龄特征不相称的较严重的注意力不集中,多  相似文献   

17.
“多动症”现在是常常挂在父母和教师嘴边上的一个词汇。我的妻子就常提醒我说:“我们的孩子好像也有‘多动症’,你是不是给好好瞧瞧?”我很明确也很温柔地告诉她:“我们的孩子是好动,而不是‘多动症’,请放心。”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儿童“多动症”呢?  相似文献   

18.
一、儿童多动症的各种表现及病因 儿童多动症,又称轻度脑功能障碍(minimalbrain dysfunction.简称MBD),也称注意缺损障碍,是指自主运动、动作异常性增多或大量的不自主运动。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在儿童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以活动过多为特征的综合症。据研究统计,此症的患病率约占正常儿童的5%,发病多在学龄期,而且男孩是女孩的4—9倍。儿童多动症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9.
用爱悦纳     
提起多动症你会想起什么?是课上的手舞足蹈、做鬼脸、敲桌子、晃椅子,还是课下的东奔西跑不停歇?其实这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动症。在心理学上,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症,是一种儿童行为异常疾病。这类患儿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在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极易冲动而缺乏控制能力,激动、好与人争吵;  相似文献   

20.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孩子患了多动症,常常会有很多不一般的表现,表现为异于常人的多动,主要体现在:(1)注意集中困难;注意力无法集中这也是多动症的症状之一。多动症儿童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某种事物上,特别是在课堂上不能专心听讲,注意涣散,容易受环境的干扰而分心,在课堂上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凝视发呆。(2)活动过度大;多数多动症儿童从小就表现得兴奋多动,不能静坐。进入学校以后,由于受到各种限制,多动症的症状表现得更加明显,在课堂上不能安静听课,他们摇椅转身,叫喊或讲话,挑逗别人,影响课堂秩序。放学后到处乱跑,喜欢翻东西,经常在大人谈话时插嘴和干扰大人活动,不爱惜图书和玩具等多动症的症状。(3)任性冲动、情绪不稳;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多动症儿童往往会因为一点小事就产生过分的情绪反应,容易激怒或情绪冲动,脾气暴躁,因此,多动症的症状会往往会因微小的刺激而发生危险的举动和破坏行为,或者无故在教室中乱喊乱叫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