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现状,以利于全面提高该专业大学生的科研水平。方法:利用现况研究的方法整群抽样,抽取医学院校影像学专业本科生477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科研意识薄弱,科研能力欠佳,仅有少数高年级学生参加过科研活动、个别学生拥有科研项目。结论: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科研素质普遍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全面提高该群体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现状,以利于全面提高该专业大学生的科研水平。方法:利用现况研究的方法整群抽样,抽取医学院校影像学专业本科生477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科研意识薄弱,科研能力欠佳,仅有少数高年级学生参加过科研活动、个别学生拥有科研项目。结论: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科研素质普遍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全面提高该群体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正专家简介:赵斌,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从事医学影像学工作30多年来,先后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8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70余篇,出版《医学影像学—工程与临床》《颅脑M R I诊断与鉴别诊断》《医学影像基础诊断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等专著26部。  相似文献   

4.
医学影像设备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各种医学成像设备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和基本的使用操作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成像设备也在更新换代,而大部分的院校的医学影像设备学依然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教材和实验设备和教学理论内容,在不断发展的医学技术上面临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的问题分析,来讨论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便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贺碧芳  李博文 《科技风》2022,(8):126-128
医学图像分析是一门医学影像与图像处理相结合的课程.主要讲授如何采用信息学图像处理方法解决医学影像学问题,是一门医学与信息学、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笔者在医学院从事该课程教学中,发现目前该课程的教学过于偏向于图像处理算法理论知识的讲述,忽略了学生的实践操作,使得他们难以运用图像处理算法理论解决实际医学影像问题.针对教学...  相似文献   

6.
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加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以增强专业课程的实践内容、促进学生参与科研、提升毕业论文质量、强化生产实习为核心,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精神和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申宝忠,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黑龙江省分院副院长、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影像研究所所长、哈尔滨医科大学分子影像中心主任、哈医大附属四院医学影像教研室主任。《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肿瘤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医学影像学临床与研究》、《临床放射学杂志》、《介入放射学杂志》等的编委、《实用肿瘤学杂志》常务副总编。从事医学影像学、放射学及介入诊疗专业的诊断与治疗。在省内率先开展介入放射技术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实践可视化技术结合医学教学在医学影像本科学生教学中的具体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64名我科室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32名)、可视化教学组两组(32名),第一组采取传统教育方法;第二组在前者基础上,按照可视化技术穿插教学。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考试进行比较。结果:可视化教学组理论分数为(91.02±4.12)分、实操分数为(90.88±4.27)分,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学影像科学临床技能教学过程中,将可视化教学结合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实施方式,可以增强医学影像本科生的临床思维,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夯实理论基础,同时锻造出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某医学院校大学二年级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等8个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第一学年学业成绩进行分析,了解不同专业医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促进医学生的医疗知识掌握和优秀医学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自从,影像学和介入放射学新技术被运用于医学领域,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带来了可喜的发展。科技带来健康,是众多科研工作者智慧浇灌出的奇葩……2005年,周康荣教授主持的“影像学和介入放射学新技术在肝癌诊断和治疗中的系列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1.
刘琦  王卫卫 《科教文汇》2011,(30):140-141
实习是踏入临床实践的重要一步,由于医学影像学临床实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交叉性,所以如何帮助影像学专业本科生完成实习生的角色转变至关重要。2011年6月,笔者对影像学实习生角色转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研究各种因素在实习生角色转变过程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电子技术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对未来从事电子行业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电子技术知识琐碎复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为了更好的使学生学习掌握电子技术知识,应加强电子技术的实习环节。通过具体的操作,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并增强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对于电子技术的实习教学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课程众多,其中包括《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训教学两个部分,整个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运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理论知识,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医疗设备能力,提供给医学影像诊断医生优质的图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任务中,实训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实训课程的改革是现阶段教学改革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吴仁华,1959年出生于江西省大余县。现为汕头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影像学教研室主任,放射科主任,医学影像学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神经组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会数字医学影像工程与技术学组全国委员,《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15.
医学生理学是基础与临床相联系的一门桥梁课程,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医学生理学中重要的知识点,模块化教学设计将生理学知识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等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手术学基础是一门重要的医学桥梁课程,是医学生从基础理论课走向临床医学的必备课程。外科手术学基础主要面向马上进入实习的医学生,教学形式是理论课加实训课,理论课为实训课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而实训课则以学生动手为主,着重训练学生的无菌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有利于增加学生临床实习的底气。外科手术学基础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通过科学设计教学方案,不断改善提升教员配置,强调无菌技术和局解知识在外科手术学中的重要性,最终实现教学目标,旨在为学生进入临床外科手术实习奠定基石,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临床检验基础》是高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中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涉及面很广的专业学科,实验课是这门课的关键内容。如何搞好实验课,为学生以后的实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实用型”医学检验人才,笔者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云南科技管理》2004,17(6):i003-i003
随着医学成像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与医学影像科学的相互渗透,医学影像在现代医学诊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昆明贝思特软件有限公司致力于高新技术与医学影像领域的发展,以新世纪较高起点和标准来研发产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本校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兴趣,并对影响科研兴趣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培养创新医学人才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我校在校医学本科生随机进行调查,回收问卷后进行统计,对影响科研兴趣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835份,其中45.27%的学生对科研非常感兴趣,50.18%的学生对科研一般感兴趣,仅有4.55%的学生对科研不感兴趣。影响学生科研兴趣的因素主要有专业、年级、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参加科研的目的、开展实验的意愿、科研对毕业论文的帮助等(P<0.05),而学生的性别、年龄对科研兴趣没有影响(P>0.05)。结论:本校大部分学生对科研存在不同程度的兴趣,且临床专业学生、大一新生以及认为科研重要、科研目的明确、愿意开展实验的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更浓厚。学校应优化学生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医疗事业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国内兄弟院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培养方向的基础上,对我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我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问题;其次对我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进行了探讨,明确了我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方向;最后针对我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修订,给出了新的课程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