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惠  王树乔 《情报探索》2013,(11):125-128
根据4G通信的特点,讨论4G时代图书馆移动位置服务内容与发展前景,介绍国家图书馆的移动位置服务“国图漫游”。对图书馆迎接4G时代到来的对策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位置服务的移动电子商务平台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方式,充分利用了移动无线网络的无时间和区域限制等优点,是对传统有线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有益的补充。但目前移动电子商务的开展还存在着服务内容无创新等诸多问题,探索移动电子商务新模式是摆在所有从业人员面前的一大难题,而基于位置服务的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将深度发掘这一整合性新模式。在未来的信息化时代中,位置服务将无处不在,人们可以通过便捷式的移动网络终端来获取当前位置或想获知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这些地理位置信息背后所赋予的商业价值信息。因此,文章从人们的真实需求上分析,来探索移动电子商务上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无线互联网技术和各种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以及地理空间信息在各行各业的普遍应用,传统的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正在逐渐向移动GIS发展,基于位置的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和移动位置服务MLS(Mobile Location Service)已成为移动GIS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该文在论述了移动GIS技术之后,探讨了位置信息服务中移动GIS的体系结构、应用模式,讨论了移动GIS在位置服务中应用的领域,最后给出了一个基于位置服务的移动GIS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4.
针对移动计算环境,提出了移动数据库自适应缓存管理概念,给出了移动数据库自适应缓存模型。针对移动位置服务提出了弹性分组压缩位向量法,针对断接性提出了主动夭折与通知确认机制相结合法。详细给出了移动数据库自适应缓存调度算法及实现。最后通过移动手机预约挂号系统的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它能大大改善移动应用响应时间、降低系统资源开销,在支持移动位置服务及断接性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从而提升移动应用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5.
移动电子商务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通信设备的快速普及,基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移动商务应运而生,电子商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移动电子商务时代。介绍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具体含义和内涵,分析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并且从企业和个人两个角度阐述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及其应用所能带来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也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信息化时代,其通信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通信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而为了使得通信方式的灵活性更加的突出,人们将固定网和移动网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从而给人们的沟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中移动VoIP业务的提出就有效的将移动网和固定网融合在了一起,进而提高了通信技术的应用效果。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固定网和移动网融合的意义进行简要的介绍,讨论了移动VoIP业务在移动网和固定网融合中的作用和优势,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7.
移动自组网有重要的军用价值。但其无中心控制节点、多跳等特点使其安全受到威胁。本文介绍移动自组网的特点,分析了移动自组网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并针对其安全弱点的安全策略加以阐述,最后指出了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杨威 《学会》2017,(9):32-34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学会工作的各个方面。我们应该发挥移动互联网时代学会工作的特点和优势,主动适应学会工作的新变化,把握学会发展新趋势,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努力做好会员服务工作,探索合作共赢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趋向移动化、物联网、社交购物的电子商务吸引着各界商家的注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移动商城。其中兴起的基于微信等社交平台的营销网络也得到了千千万万商家的垂青,未来专属于大学生的移动商城也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当今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物物精新吧"网络商城就是其中的一个很好的典范,对于构建移动商城有一定的借鉴和学习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网时代辅导员工作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睿 《科教文汇》2014,(8):19-20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移动设备的日益普及,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也随之有着巨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对大学辅导员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如何能利用好移动互联网来改变工作方式、拓展工作时空和提高工作效率,是我们每一个大学辅导员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互联网在我国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经过这此些年的发展与积累,移动互联网用户也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手机逐渐成为人们上网的第一终端。在我国由于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巨大,其行为直接关系到产业与市场的发展,同时也深入到社会系统中去,是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孕育与结构的开端,本文先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关系进行了分析,摸清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的一些显著特征以及变化趋势,阐明了移动互联网用户在新时代行为出现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2.
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阅读的发展趋势,分析我国科技期刊出版的现状并提出手机出版方略。科技期刊应借助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条件,进行手机出版;借助手机阅读的大众化趋势开展手机阅读服务;通过手机出版商业运作,实现刊社盈利,促进期刊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信息》2014,(6):47-47
在移动互联时代,拥有移动终端的消费者不再需要“去购物”,他们随时随地都“在购物“。这就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怎样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怎么有效地占领移动终端?如何整合传统的实体通路及线上通路?怎么将新生的APP快速推进市场.并大幅度占领市场份额?怎么有效地将已占领的终端转化为利润价值?如何率先抓住移动潮流带来的机遇,成为时代的领导者和推动者?  相似文献   

14.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更多的注重互联网使用的安全性,因此如何做好移动互联网的安全机制也成了互联网未来发展的头等问题。目前,在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保障上也有着多种不同的安全机制,其中包括了无线空口加强型加密机制以及针对WIFI接入用AES算法代替RC4等方法。本文主要针对移动互联网安全机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说明。  相似文献   

15.
龚花萍  张愚 《现代情报》2014,34(9):111-114
移动阅读是指通过移动设备进行的在线阅读,近些年已经得到快速发展,不过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通过对当前移动阅读APP功能的详细分析,寻找其发展趋势,最后提出对移动阅读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移动Ad Hoc网是由一系列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节点所形成的一个无固定基站的多跳的临时自治系统。本文阐述了移动Ad Hoc网路由协议目前的研究现状,同时描述了移动Ad Hoc网的特征和设计移动Ad Hoc路由协议所面临的问题。重点综述了移动Ad Hoc网路由协议,对它们进行了分类、对比和分析。最后提出了关于移动Aa Hoc路由协议的研究热点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刘昆鹏 《科技风》2013,(16):278
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下,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也日益普及,移动互联网时代悄然来临。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新形势下,人们对"用户体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大移动互联网公司也纷纷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的研究,而苹果手机(iPhone)的问世,以其对优越的用户体验,获得了众多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青睐,将移动互联网推向了一轮新的发展高潮。本文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体验的特点,提出了改善用户体验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丁乃鹏  李娜 《未来与发展》2015,(3):20-24,45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移动购物的普及,移动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相应的商务模式也随之形成并不断成熟。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最大的流量入口,已超越了原有的即时通讯和社交功能。通过整合各类服务内容、融合上下游产业链并向多维空间发展,微信给电子商务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本文在分析微信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和现有格局的基础上,研究微信电商自身的优势,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移动商务价值网商业模式与运营机制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张向国  吴应良 《软科学》2005,19(6):34-37
在阐述价值网体系结构与商业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移动商务的商业模式特征的分析,给出了一种移动商务的价值网生态体系模型,刻画了其结构与组成,讨论了其协同模式和运营机制,并结合案例分析,给出了发展我国移动商务运营价值网生态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梁立  何济克  陈宇 《大众科技》2012,(12):181-182
文章主要对城市快速消费品行业利用移动电子商务对于应对自然灾害的意义和办法进行探讨,分析自然灾害对城市快速消费品行业传统商务模式的影响,阐述移动电子商务应对自然灾害的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城市快速消费品行业利用移动电子商务应对自然灾害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