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日前夕,辽阳市文圣区关工委以“继承红军长征精神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在永乐小学举行教育活动的启动仪式。①我们是光荣的“小红军”②向各路“小红军”授旗③这就是我们的旗帜④整装待发⑤“小红军”出发了  相似文献   

2.
长征是中华民族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对比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以“长征精神”为代表的利用重大纪念活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要深入有效得多。在各地各高校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之际,教育部思政司与中国教育报联合在京召开了“长征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统一了弘扬长征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认真总结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中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共同探讨了下一步如何利用重大的纪念活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古人说: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激励机制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本学期我上了一节教研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红军长征不仅在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更带领中国革命走过挫折、走出低谷,最终走向胜利。教材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为主题,围绕“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这两条主线展开,对文本进行了整合删减,使得学生对红军长征的线索十分清晰,并且通过重大事件形象地呈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最终战胜逆境的雄壮画面。在教学设计时,我将整篇课文纳入“重走长征路”的设计情境之中,通过结合历史图片、史料和视频等资料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素材,也让学生切实感受长征的氛围。在教学中,我利用小组合作、大组竞争、相互补充、互相激励的方式,既通过学生活动来突破重难点,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将就课堂环节设置中的激励机制的运用做简要地分析。  相似文献   

4.
导购小能手——双休日雏鹰小队活动设计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石家庄市四中路小学举办了老红军“新愚公”刘九龄先进事迹展,并邀请刘九龄老爷爷来校为同学们讲述了长征经历,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冯剑君摄)宣平侠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队员学会在社会...  相似文献   

5.
地理环境与红军长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的一切政治军事活动 ,无不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并与其发生密切联系。红军长征本身在空间形态上既表现为地理位置关系的变化 ,因此 ,必然留下地理环境影响和作用的痕迹。南方革命根据地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结构分布特点等地理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 ,成为南方根据地丧失、红军被迫长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发表以后,在我省教育系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采取多种形式,扎实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以下是本刊综合的相关报道。兴国县(钟志平报道)4月4日,兴国县万名中小学生在庄严肃穆的将军园隆重集会,开展“发扬红军精神,倡导‘八荣八耻’———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教育活动”。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为参加活动的老红军献上了鲜艳的红领巾,老红军代表又把象征着红军精神的火炬传给了在场的学生,并谆谆教诲青少年学生要继承先烈遗志,发扬…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精神为目标,其主旨是“发展观”和“全人观”,它揭示了学生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受到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促进学生在实践与创新中全面发展、学有特长。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红军长征70周年,536名沂蒙老区队报小记者,代表所在10所中小学全体师生,郑重地向全国少先队员发出倡议:把小手热情地伸向从小敬仰的老红军、老八路,伸向“手拉手”小伙伴,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参加以“牵手学传统,争做文明人”为主题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红军长征70周年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9.
以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多种亲身体验为途径,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实践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改革进程中日益受到重视,具有实践性特点的体育教育专业术科专项课教学改革中也应该更全面地体现和诠释实践教育;以一次较为成功地贯彻了实践教育思想的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为案例,总结实施经验并建议:长期以专项技能培养为主的术科课程教学可以尝试以专项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作为“双核心”,以逐渐提高能力要求的系列实践活动作桥梁的教学新模式实施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9月20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月”开放日活动在天津市河北区中小学的校园里展开。此次开放日活动的主题是:传承长征精神、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河北区中小学结合自身特色,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读一本描述红军长征的书,看一部反映红军长征的电影或电视片,学唱一首歌唱红军精神的歌,组织一次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组织一次手抄报展示活动,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开放日当天,全区中小学向家长和社区开放,介绍和展示课堂教学、课间活动中体现和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展示校园环境,重点是人文环境,通过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为契机,以重走长征路为题材,综合运用WebQuest理念所提倡的发现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来设计教学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实现历史、地理、语文、信息技术等学科内容的整合,以达到对多学科所学的长征知识的内化、系统化的目的。同时也试图通过本次。亲身体验”长征的实践活动能起到对青少年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双新”背景下,信息科技教学的设计和理念变革非常重要。本文在具体的课例实践中展开研究,落实课程方案中“将社会主义革命文化等重大主题教育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的要求,应用Scratch软件进行数字化作品编程教学,将“长征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创设主题情境项目活动,将信息科技和历史、语文、地理学科有机融合,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跨学科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3.
巴中是全国第二大苏区,是川陕革命根据地所在地,也是全国的红色旅游景区之一,有着灿烂的红军文化。巴师附小的前身是1932年红军创建的“工农小学”,这里也是川陕游击队总指挥部所在地,有着厚重的红军传统。这些丰富、宝贵的德育资源为教育学生继承革命传统,热爱家乡,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提供了有利条件。我校经过充分酝酿,决定围绕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体验‘红色’生活,学习红军传统”活动,让学生了解历史,了解家乡,学习红军精神,争做红军好后代。一、走红军路线为了让孩子更真切地了解当年红军的生活,我们从体…  相似文献   

14.
红军长征时期在贵州的民族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问题不仅是和平年代中国社会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自“三大”就开始探索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与历史观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在长征前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并在长征中得到实践和发展,为后来乃至建国后的民族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通过挖掘长征时期红军经过贵州时的民族政策史料,从红军长征期间在贵州的民族政策的实施、特点、影响诸方面论证了红军长征时期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15.
《倔强的小红军》记叙了陈赓同志回忆的一件往事: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位小红军由于饥饿、疲惫牺牲在陈赓的马背上。故事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根据本文特点,确定其教学重点为:从对话中领会小红军心里想的是什么,进而体会到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为突破重点,可采用“以读为本、感悟探究”的方法,大致步骤如下:一、创设情境《倔强的小红军》故事发生的年代比较久远,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红军长征的资料。上课时,在学生交流资料的基础上,播放红军长征过草地的影视片断。学生欣赏后谈所见所感,不知不觉中生成一…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学校执行、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本的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问题为内容,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在“调查”、“考察”、“访问”、“设计”、“实验”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  相似文献   

17.
《宁夏教育》2012,(1):81-F0003
中卫市第六小学伴随着新课程活动的逐步深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承载了更多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努力地探索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学校积极开发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以开发校内资源为特色,把民族文化、艺术、科普教育、生命教育、安全保护等内容融入到系列活动中,为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提供了舞台。  相似文献   

18.
今年9月是第三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日前就此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宣传、教育、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开展好2006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通知提出,中小学要广泛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教育活动,交流和展示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成果,促进集中的主题教育活动与经常性的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在9月份选择一天为中小学校园交流开放日,集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特别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教育活动。通知倡导各地结合…  相似文献   

19.
张元英 《教师》2012,(25):39-40
近年来.我校推出了“创新性学习”课改新方案,并确立了三条基本实施途径。其中,“创新学习活动实践课”就是其中的实施途径之一。“创新学习活动实践课”是课程渗透式的专门训练课的延伸。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内、外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一条不可缺少的途径。为了使实践活动开展得更加有效,我根据家乡湖南省醴陵市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实践活动主题。乡土文化资源是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的交汇点之一。进行“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的探索研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使家乡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下面我以《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为主题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为例,谈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多角度自主选题.提高学生的自我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20.
“社会实践阅读”是长宁区2010年设计的区域初中探究型课程。根据《长宁区教育发展中长期纲要》的精神,“社会实践阅读”课程力求体现科学的质量观,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它为学生提供广泛接触社会的各种机会,以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生动、直接的人生体验;它致力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方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对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帮助学生养成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