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论述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期中国近代留学生的爱国精神,对他们身居异地,不忘祖国,学有所成,报效祖国的爱国思想和爱国热情作了比较客观,实际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近代美术教育随中国的政治变革、文化的更新而产生。从发展史的角度看其意义:虽然从起步到发展的过程中历经坎坷,其不成熟的教育体系中也有许多缺憾,但是它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美术教育走向现代奠定了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近代教学方法中国化的过程中,留学生的作用举足轻重。总体来说,他们对近代先进教学方法的引介历经了对西方教学方法的引进、移植和实验,进行理论反思以及中国化实验探索的三个阶段。具体来说,通过对从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的留学生群体历史背景与行为进行论述,并从中分析出在我国封建传统教学方法向近代西方先进的教学方法学习的过程中,以留日、留美学生的表现最为活跃,他们为了实现教育救国,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积极又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学位制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代学位制度是由西方传入,伴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孕育、起步并逐渐完善起来的.在这一嬗变过程中,以留学生为主体的新知识分子群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他们的直接推动下,学位制度自清末传入我国,民国前期顺势发展,民国中后期逐步完善,促成了近代学位制度逐渐由学士、博士两级制向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制的过渡,以及突破文、理等学科,开始在更多的学科设立学位授予点,最终形成了一套系统完善的学位体系.可见,不到半个世纪,中国近代学位制度逐步趋于完备,走过了西方各国上百年的演进历程,留学生是中国近代学位制度的引进者、传播者、建设者.但由于留学经历、兴趣特长、学术修养、教育理念的不同,他们对于学位制度的引进,不是采取单一的一国模式,而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学位制度引进的初期以模仿日本为主要内容,发展阶段效仿德法模式,最终以学习美国定型,并注意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以美国为主旋律、兼采法德日,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留学教育的走向直接影响到学位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学位制度的实施不仅促进了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加速了中国教育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进程,而且还架起了一座同国际教育沟通的桥梁,促进了中外教育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早期外派的留学生中,已有部分人学习采矿、冶金等专业。在我国高等矿业教育发轫之后,受学术水平的限制,高层次的矿业人才培养仍需借助于国外的教育力量,矿业留学是我国留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业留学生在输入西方矿学知识上发挥了桥梁作用,部分人承担起高等矿业教育师资的重任,将国外矿业教育的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竭力开展矿业科学研究,为发展我国高等矿业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王磊 《文教资料》2012,(21):75-76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全方位地对外开放,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美术领域,西方美术及其思想也在与中国美术的不断交流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消化吸收西方美术教育的精华,用以改造传统的中国美术教育,使其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是当时美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总结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对中国留学生在中国美术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作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8.
留学生与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中国的文化交流始于鸦片战争,留学生群体既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又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中介。留美幼童、福建船政学堂赴欧学生和清末民初留日学生群体通过介绍和引进西方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和社会转型,对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当传统中国被拖入近代世界经济体系后,留学生始终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进程联系密切,凡是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都要涉及到留学生群体。清末民初掀起的留日、留美、留法勤工俭学三次高潮,是敢为人先的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探寻救国道路必然结果。留学生群体在我国近代城市经济结构多样化、城市经济管理思想的科学化、城市经济技术的现代化转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强力助推器。  相似文献   

10.
当传统中国被拖入近代世界经济体系后,留学生始终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进程联系密切,凡是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都要涉及到留学生群体。清末民初掀起的留日、留美、留法勤工俭学三次高潮,是敢为人先的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探寻救国道路必然结果。留学生群体在我国近代城市经济结构多样化、城市经济管理思想的科学化、城市经济技术的现代化转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强力助推器。  相似文献   

11.
试论外国留学生美术教育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外国留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是一种跨文化的特殊美术教育活动.通过对外国考生水平与录取方式、学习动机和目的、美术教学工作和外国留学生人格等特征的分析和研究,剖析中外学生的心理文化差异.不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与教育的关系,决定外国留学生美术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鲜明的特征.总结归纳一些中外学生趋同教育和管理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特殊教育规律,对今后外国留学生美术教育的创新和改革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留学生是近代中国教育经济学萌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他们对教育经济问题的研究,既适应了近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教育学科发展的趋势。留学生以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作用及规律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涉及教育经费的筹集分配与使用、教育财政、教育投入与产出等方面;研究方法以实证方法为主。在留学生群体的努力下,近代中国教育经济学的萌生呈现出主体化、科学化、本土化的特点。留学生对教育经济问题的探讨,促进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教育经济学的产生,也为当前构建中国特色教育经济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及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留学生建筑师是中国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共同体,他们创建了中国近代建筑学学科体制,谱写了中国近代乃至现代建筑学文化发展的新篇章。而引领建筑学文化发展的核心是留学生建筑师持有的建筑学价值观,他们的价值观表现在对建筑学的地位和性质的认识,对建筑师的社会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在建筑设计风格和思想以及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等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中国留学生主导了中国近代航空工业的发展,是航空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先后在全国8所高校开设了航空专业,是高校航空教育的创建者、管理者和最主要的师资力量。他们分散在各高校效仿欧美模式进行教学,培养了大批航空科学和技术人才,奠定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随着飞机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中国逐渐意识到其在未来战争中的巨大作用,从1909年始到1949年的41年间,多次选派留学生赴英、美、苏、法等国家学习先进的军事航空技术和飞机制造技术。这些军事留学生回国后,积极主持或参与中国飞机的研制工作,试制成功中国最早的水上飞机、仿苏E-16驱逐机、运输机等,促进了中国军事航空工业的发展;积极组建雷达部队、重型轰炸部队、空中照相侦察部队,增加了空军新兵种,在抗日战争中名噪一时;担任空军高级将领,充当空军基层训练教育的骨干,担任军事航空学校的高级职务,成为空军教育与训练的核心力量。他们的杰出工作,不仅开启了近代中国的军事航空事业.同时为中国军事航空事业的演进与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心理学系科的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代传统学术转型和新型学术建立过程中,留学生新知识分子群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现代心理学学科创建方面,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前后,一批留学研习心理学的专业人才陆续归国,并大多入住杏坛,身体力行致力于心理学系科的创建。尽管由于学科自身发展的原因,以及留学生个体学科价值取向的差异,心理学系科的归属有所不同,但随着心理学系科的建立,从此学科的体制化建设步入正轨却是不争的事实。三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学科的发展趋于式微,大学教育体制中心理学系科渐次被取缔。难能可贵的是,留学生心理学学者并没有因此丧失信心,他们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争取社会对心理学的了解、重视与支持,同时坚定同行的信心,并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正是在以留学生为主体的心理学者的努力下,我国各大学的心理学系才得以第次成立,也正是由于他们对待学术的执着精神和乐观态度才使得心理学系科在近代中国风雨飘摇的环境下得以幸存,为以后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随着飞机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中国政府开始意识到飞机在未来战争中所拥有的巨大威力,因而多次选派航空留学生赴国外学习。从1908年至1949年的41年间,我国各级政府选派了大量留学生赴美国、法国、意大利、苏联等国学习先进的飞机制造技术和飞机驾驶技术。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期间我国共选派了3000以上人次的航空留学生赴国外学习。他们学成归国后,学以致用,成为我国近代航空事业的核心力量,使我国航空事业随着世界航空业的发展而得到不断发展。他们的杰出工作,不仅开启了近代中国的航空事业新局面,同时为中国军事航空事业的演进与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航空留学生的派遣情况大致分成以下三个时期: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1908~1927),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至抗战爆发前(1927~1937)和抗战爆发后至新中国成立(1937~1949)。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的派遣主要有三种类型:出于个人志愿、自动自发地去国外学习;海军和空军系统选派;赴美培训的学生。他们主要是学习航空工程和飞行技术;留学国多为美国和法国。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没有自主创业的概念,但在实业救国思潮影响下,一批留学生放弃国外优厚的工作待遇或国内舒适的工作岗位,投身创业,虽然其规模和数量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汗水甚至生命,在棉纺织业、金融业、化工业、电光源业、仪表业、钢铁业、制针技术等许多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创业史,不仅填补了近代工业诸多空白,还引进了科学管理新思想,有力地推动了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近代留学生的创业历程,具有鲜明的爱国性、异常的艰难性和显著的科技性特点,他们在血与火的实践中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汲取和继承.  相似文献   

19.
徐州师范大学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是全国唯一的专门研究留学生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关系的研究机构,成立于1996年。其具体研究方向为中国留学史、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留学生与中国的社会发展;还包括中外文化交流关系的研究。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课题是徐州师范大学的特色研究课题,在省内外学术界也有广泛的影响。该课题酝酿于1980年代初。当时,青年教师周棉有感于近代中华民族的苦难,有感于近代许多优秀知识分子的爱国壮举和长期蒙受的不公正待遇,萌生了研究知识分子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关系的念头。在长期、艰苦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质科学体制化代表着近代科技移植于中国的一般模式。中国地质科学留学生构成了近代中国地质科学体制化的主体。在中国近代成就卓著的地质学家中,有留学经历的占72%;他们不仅把近代地质科学系统地引入中国和向国外介绍中国的地质地貌,还创建中国近代最早的地质科学社团和研究机构。开展中国地质科学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等。1909年成立的中国地学会,是中国第一个地质科学学术团体。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已经从个人的学术研究,发展成为有组织的学术研究;1913年成立的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是中国地质事业初创时期的领导机构。科学社团和科研机构的建立是中国地质科学体制化最重要的标志,留学生为中国近代地质科学的体制化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