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站前台制作课程的改革和设计,课程的改革和设计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设计出了相应的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并从教学模式和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来说明对课程的改革和设计.  相似文献   

2.
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技术框架中重构高职动漫专业的课程体系,从典型工作任务出发,以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为基础,通过筛选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构建学习领域课程结构、设计学习情境及设计课程教学方案五个环节,阐述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本步骤与方法,为高职教师进行课程开发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典型产品贸易为学习情境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开发中,以典型产品贸易为学习情境,选择的典型产品由简单到复杂;对典型产品贸易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明确典型产品贸易的工作对象、工作步骤、工作要求、工艺流程规范等内容;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并进行相应的课业文本设计,形成引导文、工作页等学习材料.实施以典型产品贸易为学习情境的课程,须建立职场化的教学场所.并以工作或学习成果为栽体进行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4.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比较适合高职学生。"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进行情境设计与教学,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平台,构建学习情境,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来设计典型零件的工艺,建立模拟企业工艺设计组织,布置企业典型零件工艺设计任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设计,边学边做自己的项目,教师把相关知识学习与应用穿插到执行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从而使学生掌握实际工艺设计能力,并通过项目评定学生学习成果。  相似文献   

5.
改革高职课程模式,对《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技术》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本文首先阐述了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理念,然后对课程学习情境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设计,最后举例介绍学习情境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6.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设计,首先进行企业调研,确定4个主要就业岗位,根据就业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18个典型工作任务,并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能力整合归纳,形成综合能力的行动领域,进一步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对本专业的学习领域核心课程"数控机床的认识与应用"进行整体设计,并对其中的"简单轴类零件的加工"学习情境进行教学单元设计.  相似文献   

7.
孙超 《教育教学论坛》2014,(22):209-210
学习情境的目标是职业能力培养,学习情境设计是根据企业生产特点来设计典型的工作任务,根据生产过程来重新设计现有课程。本文在轮机工程类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轮机自动化》课程教学中,对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境进行有益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是以职业岗位分析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根本,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导出行动领域,从行动领域转换到学习领域,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本文在探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思想基础上,分析了"外贸实务英语"课程改革实施的步骤,并界定该课程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9.
学习领域作为一种课程模式,是以某职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它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工作页是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主要物质载体和成果,是课程实施中学生的主要学习材料.一些高职院校在学生工作页的开发中,在学习情境(学习任务)设计与描述,学习目标设计,引导问题设计,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工学结合、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分析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提取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有关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分析后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以适当的载体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知识实用为原则构建学习情境,并且每个学习情境对应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本学习领域开发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学习领域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生化技术类专业定岗实习课程为例,对其进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通过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得出"工艺操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结合职业能力要求确定学习领域目标,继而依据工作元素设计教学内容,最后结合实习岗位创设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2.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是以职业岗位分析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根本,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导出行动领域,从行动领域转换到学习领域,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本文在探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思想基础上.分析了"外贸实务英语"课程改革实施的步骤,并界定该课程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3.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web应用开发融合"设计导向"思想,改进性地提出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九大步骤,然后,按照"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的课程开发路径及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转换的四个步骤,以"网上书店"项目为载体,把web应用开发学习领域的知识模块重组,形成既能涵盖知识要点,又能体现工作岗位典型任务的学习情境,最后,突出形成性评价,加强学生自评与互评,构建"设计导向"的教学过程设计。  相似文献   

14.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开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借鉴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开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开发流程包括:分析职业岗位,明确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对专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类,确定行动领域和设计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设计课程标准;论证和评审.在此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实施中,要注重教师课程设计与教学能力的培养,要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5.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开发与设计,强调加强行动领域分析、学习领域分析和学习情境设计;行动领域分析是基础,学习领域分析是主体,学习情境设计是重点。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开发与设计,体现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6.
学习情境设计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整个学习领域课程能否达到课程标准的关键。本文以汽车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新车推介”为例,在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探讨了学习领域的转化及学习情境的设计,旨在深化高职课程开发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模具Pro/E软件应用"课程以工学结合模式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路,提出了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模具Pro/E软件应用"课程建设方案,分析了"模具Pro/E软件应用"典型工作任务、课程目标、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并进行了"模具Pro/E软件应用"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对模具Pro/E软件应用课程的教学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教学为典型表现形式的任务引领式的学习领域课程。这种从德国引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比较符合一般职业学校学生的人才成长规律。在此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涉外会计职业岗位群工作过程的分析,归纳出出纳员、会计员和会计主管等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相应的学习领域,并举例进行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初步建立起一套职业院校涉外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李燕 《高教论坛》2013,(4):48-5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当前职业院校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的主流模式,而学习情境是课程开发中的行动领域(课程)的最小单元,学习情境设计是否贴近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的课程建设中意义重大。文章以《汽车营销基础与实务》课程学习情境的开发为例,详细阐述基于"3+1"原则的学习情境设计方法,为基于行动导向课程开发的学习情境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设计.一与应用首先应着眼于"行动领域"的开发和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然后在此基础上描述"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并使之细化.形成后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应具体化于若干"学习情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