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学生犯罪主要具有智能性、阶段性、突发性和极端性等特点,影响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因素除自身因素外,还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的诸多因素。本文基于高校学生工作视角,对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大学生犯罪的特点(一)高校学生犯罪数量增加,且日趋低龄化据有关资料表明,青年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自1999年起开始上升。2001年比1999年增加了54.5%,2002年较之2001年又增加了97.1%。2003年至今其增长率更是惊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身体发育成熟期提前。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青年学生人体发育成熟比上个世纪50年代提前二至三年,由此也带来了违法犯罪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二)犯罪类型以侵财为主青年学生犯罪中侵财犯罪占有相当比重,据近两年有关部门的统计,青年学生实施侵财行为的人数在青年学生刑事案件人…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小学在校生违法犯罪已经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其违法犯罪的特点是:年龄趋向低龄化;纠合型犯罪,呈团伙化;犯罪手段成人化、智能化;以侵财型犯罪为主;违法犯罪学生重犯率高。究其原因,家教失控或家教不良、学校德育工作薄弱、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以及部分学生心理不稳定和不成熟是主要原因、预防中小学在校生违法犯罪,县政府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学校要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家长要自觉履行家教职责;动员全社会力量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是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加强法制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一、对职高生违法犯罪的调研分析 我们根据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的地理特点,重点对在校学生的违法犯罪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职高生所占的比例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①职高生跟普高生相比,不存在升学压力,精力容易用在不当之处。②职高生存在就业压力,学生主动接触社会中由于涉世不深、思想不成熟、法律意识不强、自控能力不高,很容易被坏人利用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相似文献   

5.
郑常青 《考试周刊》2012,(78):182-182
在校生违法犯罪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了解和掌握在校生的违法犯罪情况.本文重点从违法犯罪成员低龄化、犯罪手段成人化、智能化、犯罪类型多样化、复杂化、犯罪性质团伙化、暴力化、涉性犯罪率上升化几方面对在校生违法犯罪的特点进行分析.希望引起人们对在校生违法犯罪的认识.尽量减少在校生违法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为人们带来众多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网络犯罪现象尤为突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经常出现违法犯罪行为,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就必须采用合理的方法,培养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高校学生的法律观念,降低网络犯罪行为发生概率。文章指出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缺乏法律意识的具体表现,对高校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有效对策,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违法犯罪增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高校学生恶意伤害、盗窃等案例不在少数。在大学生中发生违法犯罪的行为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与社会环境影响、法律意识淡薄、心理尚未成熟、家庭教育缺陷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怎样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吕巍 《华章》2014,(28)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越来越多,其中农村籍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在逐年加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了很大的比重,了解农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是解决农村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重要途径。根据笔者的实地考察资料,本文将详细论述农村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和农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诸多原因之中,文化冲突是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外在诱发因素,是犯罪深层次原因;价值选择是青少年犯罪的内在动因,是犯罪心理基础.社会剧烈变迁必然引发文化冲突和文化失调,造成青少年社会价值选择的紊乱,从而导致违法犯罪发生.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 ,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 ,从青少年违法犯罪所表现出的情况来看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低龄化特征。未成年人犯罪 ,特别是未满 14岁少年的违法犯罪比例增大 ,人数增多。犯罪主体从身份来看主要是在校中小学生和辍学学生。据统计 ,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约占 85 % ,未满 14岁的学生占到近 6 0 %。可见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的现状令人担忧。辍学学生流向社会 ,其违法犯罪的比率更大。二是青少年违法犯罪以财产犯罪和暴力犯罪为主。少数青少年学生贪图享受 ,沉迷玩乐 ,自己又没有经济收入 ,当家…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审美客体的散文文本,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变为社会性审美活动的中介,是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依据.在接受主体眼里,它既是一种物化了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审美存在,这与创作者追求的虚拟文本是不同的.本文从接受审美的视角,对文本的品质与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内质的文本的审美探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马祖禅对自性、自身感悟的独特性的强调,以及随时著衣吃饭,任心自由的破除修行方式,对"吴中诗派"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心性、重主体的倾向,内容也趋向日常化、游戏化,体现了向元和诗风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9.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