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爱荣 《高教研究》2006,22(2):75-78
社会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家庭教育的缺陷、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以及现实与理想的落差等是每个大学新生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另外环境的变化、学习的压力和人际交往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认真分析大学新生心理状况,积极引导其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2.
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步人大学,面临着从中学生活到大学生活的急剧转折。由于青年初期独立性的不完全、社会阅历浅,过于理想化等特点,有些学生明显表现出适应困难,影响健康、学习和生活。做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加强对大学生过渡适应阶段的心理健康指导,以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树立明确的生活目标,从而为他们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次调查针对某大学2004级全体新生,实施“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测量,以此对大学新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全面了解。调查发现,有20.6%左右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不同性别的学生在UPI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来自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笔者针对这批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与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4.
很多大学新生因人际关系不良不能很快地适应大学的生活与学习,甚至因交友不善而误入歧途。文章依据影响人际关系的交往频率、态度的相似性、时空接近性的心理学原理,从高校的现实出发,提出要改善大学新生人际关系,需要在各学科活动中渗透改善新生人际关系的内容;要积极开展团体辅导;要加强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内容丰富、有利于人际交往的各项集体活动。  相似文献   

5.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新生抓起 ,这是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为此 ,我们对兰州师专 98级、 99级、 2 0 0 0级三届新生进行了大范围心理调查。对统计结果进行了分析 ,总结出师专新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措施  相似文献   

6.
尚果  廉仙花 《考试周刊》2011,(36):202-203
民办高校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各方面都在逐渐完善。但是由于民办高校自身的办学特点,社会认同率不高,公众影响度不强,民办高校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新生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分析他们的心理问题,引导他们走出心理障碍,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是每一个在民办高校工作的教职工的职责。  相似文献   

7.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MHS)对巢湖学院2007级4072名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结果:2007级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处在全国大学生的中等偏上水平.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的差异,女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非独生子女和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独生子女.不同专业、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调查分析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教育、教学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现实基础。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新生中存有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1.35%,其中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上出问题的学生较多;贫困生、农村学生、往届生等心理问题学生比例较高。结论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环境的变化使学生缺乏信心,封闭自己,情绪低落,焦虑等表现症状均是自卑心理在作怪。通过助人自助的原则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使学生度过这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1.
对广东某高校2005级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有54.6%的新生属于外向型人格;有54.4%的新生倾向于情绪反应缓慢,能够比较理性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大多数新生在P因子上表现良好,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在L因子上,有69.4%的新生的得分介于±0.67SD之间,属于稳定型。(2)对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E、N、P、L四个因子上,除了N因子外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标准分外,其余因子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常模标准分。(3)性别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E因子上性别差异不显著,在其它因子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新生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2008级新生进行整体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影响新生心理健康因素,以便掌握新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干预,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13.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方法对某大学2007级的1001名新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大学新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应重点加强大学新生的心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大一是大学的关键时期,因为环境的重大变化,初入大学的新生表现出对大学的诸多不适应,“郁闷”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会对他们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消极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危及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给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师范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分析某师范学院08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建议.方法对某师范学院2630名大学新生施测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并与国内正常人群、大学生常模比较.结果被试中SCL-90各因子至少有一项达到3分的共有303人,检出率为12.56%.大学新生各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国内正常人群的水平;除躯体化、恐怖、焦虑外,均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的水平.08级文、理科大学新生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理科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更突出;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发生率的性别差异较大,女生的问题显著多于男生.结论高等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应着重加强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理科和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新生处在从青少年向成年的转型期和从中学到大学的跨越期。因学习任务、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部分新生抑郁苦闷,情绪低落,自我评价失调,一时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人际交往困难。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大学新生未来的健康成长,而且与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量表(简称UPI)调查了1897名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中是否存在不同性别、生源地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一类学生存在比例为12.86%,女生、独生子女、家庭氛围为争吵或冷淡者、家庭收入极端者、来自离异家庭者中一类学生存在比例较高。根据结果,采取各种方式开展针对性的、更有实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学业成绩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某二级本科院校2008级全体大学新生3310名,集中进行UPI和SCL-90测试,与其第一学年学业成绩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大学新生中约两成学生心理异常,男女学生心理正常异常状态比例相当,理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弱于文科学生.大学新生学业成绩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是:成绩越优秀的学生在UPI的精神病性、抑郁、神经症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这几个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反而要好;而不同群体学业成绩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存在差异,不同专业新生间这种差异不显著,男女生之间和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间在UPI的多项因子上差异显著.结论:2008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良好,学业成绩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且不同群体相关性有差异,提示我们对大学新生要分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学习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19.
选取33组2005-2010年之间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大学新生进行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运用元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再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大学新生面临的最主要3类心理问题依次是社交退缩、性心理障碍和躯体化;研究样本的CCSMHS12个因子的平均效果量介于-0.421~-0.150,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2005年全国大学生常模,并且近6年保持稳定态势;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生;独生子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非独生子女学生;另外,经济发展水平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系统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UPI对贵阳学院2008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49.0%大学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抑郁倾向、情绪波动、缺乏自信、人际交往不良等现象。男女生之间,总体上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来自城市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农村学生,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