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孩子玩好了玩具一点没有要整理玩具的意思,我原想说“你不要乱丢玩具,把它整理好”,但话到嘴边突然灵机一动改了口:“我们一起来把玩具整理好。”孩子听了感到很奇怪,看看我。这时,我平静地说:“玩具理整齐了多好看啊,下次玩就不用东找西找了,大家都会夸宝宝爱整洁。”这时孩子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我说:“我们一起来。”我微笑着点点头。于是两人一起理,很快就把玩具理好了。我抓住时机,又和孩子一起分析玩具玩好后是整理好还是不整理好,让他懂得整理玩具的好处。后来,每逢玩玩具结束,我总是主动说:“我们一起把玩具整理好。”孩子也跟着我说,几次下来,孩子养成了收拾玩具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组织教师开展了"自制晨间活动玩具比赛"活动,由此,我们班新增了不少自制的晨间活动玩具,如纸球、小手爬、小飞盘、毛毛虫、竹马、小推车等。开始,孩子们用这些玩具开展晨间活动,玩得挺开心。可没过多久,我发现很多孩子宁可结伴闲聊,也没有兴趣玩了。在活动室,我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玩的玩具,结果大多数孩子说喜欢玩大型玩具,还有部分孩子说喜欢玩攀爬墙,几乎没有孩子说喜欢玩我们精心制作的那些玩具。我细细地  相似文献   

3.
下午游戏时,第一组的值日生刚把宝高玩具放到桌上,小波便站起来说:“老师,我们这组不能玩宝高玩具。”我吃惊地问:“为什么?”小波说:“因为每次玩宝高玩具时,小冬总把它偷偷放进口袋带走。”真是这样吗?我不由地一愣,另一孩子插嘴说:“现在宝高玩具越来越少,轮子没有了,底板也没有了,好几天中午睡觉时,我都看见小冬的床上有几个宝高玩具。”我转过头去看看小冬,他低头拨弄着手指,一声不吭。我心里有了数,不动声色地说:“那好,你们换个玩具吧。”值日生换了个玩具,孩子们高兴地玩了起来,可我心里不能平静了:  相似文献   

4.
“他有小红花,为什么我就没有呢?我也要……”“他在比赛里赢了我,其实,我也玩得很好的,为什么我就会输呢?我也要赢……”“她今天的衣服好漂亮,一朵一朵粉粉的花,我也要穿……”你的孩子是否也会常常这样哭着对你说:“亮亮的新玩具很漂亮,我也要。大家为了玩亮亮的新玩具,都对他可好了。我也要大家对我一样好,我也要新玩具!”接下来,你的孩子可能会对亮亮不太搭理,总是有意无意地躲着他。但如果你给孩子买了新玩具,他就会对亮亮又友好起来。所以,孩子针对的并不是亮亮这个人,而是嫉妒他的新玩具。是的,孩子也会嫉妒!别人有小红花他没有,别…  相似文献   

5.
玩具中的爱     
玩具的魅力真不小,它使我和孩子贴近了,有了共同的话题。我是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农村娃,自小没有尝过父母给自己买玩具的喜悦,没有体验过得到新玩具的心情。曾捡到城里孩子留下的“破旧”玩具,心情兴奋,夜夜都抱着玩具甜滋滋而睡。我一直都想试试真真正正地拥有很多的玩具,一下子满足自己这十几年来的玩具瘾。当上了幼儿教师后,面对一大群闹哄哄的孩子,刚开始真有点不知所措,甚至有点烦。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我,并不是如别人说的自小便喜欢上孩子,是玩具使我爱上当“孩子王”。【】二○○六年五月号下半月教育导刊我看到孩子们在玩玩具…  相似文献   

6.
新学期开学,我带着孩子到户外去玩大型玩具,孩子们都很高兴,有的滑滑梯,有的坐转椅。但是我发现有个女孩子呆呆地站着,一动也不动地看着其他的孩子玩。于是我走到她身边,问她:“燕秋,你怎么不去玩呢?你看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啊!”孩子说:“怎么玩啊,老师我不想玩。”我说:“那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想去玩吗?”燕秋说:“老师,我不会玩。”怎么不会玩呢?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啊。我觉得很纳闷,一定是孩子不喜欢和陌生的伙伴交往,怕羞吧。  相似文献   

7.
一天,亮亮带了一架玩具飞机来到幼儿园,妮妮抢着要玩。于是两人发生了争执。我对妮妮说:“飞机是亮亮的,你要征得他的同意才能玩。”妮妮马上问:“亮亮,你的飞机能借我玩吗?”可是亮亮不同意。我又跟亮亮讲道理:“你的玩具给妮妮玩一会。以后妮妮的玩具也会给你玩的。”亮亮还是不同意,于是我又对妮妮说:“亮亮不同意,我们就不能玩,因为这玩具是亮亮的。”妮妮听了,不高兴地走开了……事后,我觉得自己没有处理好这件事。妮妮有可能会产生这样的错误认识:“他的飞机不给我玩,以后我也不让  相似文献   

8.
小班孩子晨晨在一次户外走平衡木时不小心摔倒了,腿上擦破了皮。晚离园时,我向家长说明情况。我:“今天户外游戏时,我组织小朋友走平衡木,晨晨走到一半没站稳,不小心从平衡木上掉了下来,腿上擦破一点皮。家长您放心,我们保健室及时消毒处理了,没有大碍。”家长:“走平衡木?平衡木多高呀?”  相似文献   

9.
早晨刚踏进幼儿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我园昨夜运回来的大型组合式玩具“王中王”。老师和小朋友们怀着好奇的心情围着玩具观看,部分胆大的孩子还爬到玩具上玩了起来。我也欣喜地围着玩具这儿看看,哪儿摸  相似文献   

10.
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他们首先让儿童评价一些玩具,然后分别告诉每个孩子,不许玩最吸引他的那个玩具,违者受罚。怎样罚呢?对一组孩子用“我会有些生气”这种轻微惩罚来威吓;而对另一组孩子则用“我会很生气”、“我将把全部玩具拿走,而且再也不来了”等更严厉的词句和表情作为惩罚条件。然后,阿伦森离开房间,让孩子们玩其它玩具而不受那个“禁止玩的  相似文献   

11.
我很少给女儿买玩具,但我乐于跟孩子一起玩沙、玩小石子、玩泥巴。有一次女儿过生日,见我从外面回来,就问“:爸爸,你给我的生日礼物呢?”我牵起她的小手说“:走,我陪你到沙滩上玩去——这是爸爸给你的生日礼物。”孩子画了一个不圆的太阳,一个头大身子小、嘴巴是四方形的洋娃娃  相似文献   

12.
新近给孩子买了一盒万能建造结构玩具,孩子非常喜爱。他每次玩后,都能按我的要求把建造的“作品”拆除,然后再整齐地装回盒子。可最近不知何故,他玩后仍把制成的作品放在桌子上,催促了几次都没有用。“为什么不听话?桌子上堆得乱七八糟!”我很恼火。他也大声地回答说:“我要编一个‘星球大战’的连续剧,下集还没有编完哩!”我说:“你对妈妈怎么这样大声叫嚷,  相似文献   

13.
沈月梅 《幼儿教育》2001,(10):27-27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玩具是孩子的天使。”没有玩具的童年是缺乏色彩和情趣的,不玩玩具的孩子是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的。玩具对于孩子何等重要,毋庸置疑。那么,是不是任何玩具都是孩子的“天使”?玩具在孩子的生活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请看下面一组镜头:镜头一:孩子在琳琅满目的食品架前,缠着父母要买方便面,孩子拿到方便面后,迅速取出里边的玩具卡,把方便面随手扔进垃圾筒。玩具卡上,有的是一个面目狰狞的彪形大汉手擎一段血淋淋的断臂,令人毛骨悚然;有的是一位袒胸露腹的妙龄女郎搔首弄姿,卖弄风情……还有的  相似文献   

14.
团结力量大     
体育课后 ,我和孩子们在收拾体育器械。晓晓和寒寒两个小朋友试着抬了抬平衡木 ,没有抬动 ,于是又叫了两名小朋友 ,可平衡木还是没能抬起来。其他的孩子看见了都跑去帮忙 ,咦 ,平衡木还真被他们抬起来了。看着一大群孩子抬着平衡木歪歪扭扭地向前走 ,我突然觉得这正是教育孩子们团结合作的好时机。于是我问大家 :“小朋友 ,你们知道刚才晓晓和寒寒为什么没能把平衡木抬起来吗?”“因为我们两个人太小了 ,没有那么大的劲。”寒寒抢着说。“那现在平衡木为什么又被抬起来了呢?”“现在人多了 ,人多劲就大了 ,就能抬动了。”其他孩子也纷纷说…  相似文献   

15.
同剑侠 《师道》2006,(6):8-8
一天晚上,女儿支支吾吾地对我说:“今天在幼儿园玩玩具的时候,我旁边的一个小朋友去上厕所,回来后,他的玩具不见了,硬说是我拿了他的玩具。”“那你到底有没有拿他的玩具?”“我没有。”“向他解释了吗?”“说了,他不相信。”“那你可以告诉老师,让老师说服他。”“我不敢跟老师说。”“为什么?”“我怕老师也不相信我。”丹麦作家安徒生在他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中,安排一个小孩子站出来讲真话,而我们的孩子,竟然因为对周围人的不信任而不敢讲真话!到底是谁,降低了我们的信任指数?孩子看到一个新奇的玩具,眼睛中透出无限的渴望。父母急着走…  相似文献   

16.
洋洋指着玩具柜对妈妈说“:妈妈,我想玩……”“噢,我知道,洋洋是想玩电动汽车。”妈妈一边说一边毫不犹豫地从一堆玩具中取出电动汽车塞给了洋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喜欢代替孩子说话,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熟悉孩子的一切。其实,你对孩子的需求可能是一种想当然,或者仅仅是一知半解。因为再小的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思想。你不可能知道孩子所想表达的一切。另外,想当然地代替孩子说话剥夺了孩子说话的机会,经常没有机会说话的孩子会变得不愿表达,因为他逐渐习惯了成人替他说话,替他作决定。这不利…  相似文献   

17.
再玩一分钟     
每天的自选游戏结束时,当我播放音乐提醒小朋友要收玩具了,总是有些孩子假装听不见,不肯马上收拾玩具。特别是那些吃饭慢的孩子,因为他们玩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心理不能一下子摆脱游戏状态,总想再玩一会儿……甚至只要老师没提到自己,多摆弄两下也是好的。有一次,当我要求小朋友快点收拾玩具时,小语小朋友很不情愿地说:“王老师,我还想再玩一会儿,就一分钟行吗?”看到她那渴望的眼神,我不由地点点头,同意她再玩一分钟。过了一会儿,小语走过来对我说:“王老师,我收好玩具了。”说完,就高高兴兴地跑出去了。看着小语那心满意足的样子,我心里在想…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2010,(1):14-14
丁丁今年4岁,这个寒假,去他表哥家里和表哥一起玩。可一到了表哥那里,他就开始抢表哥的玩具,“这个是我的”“那个是我的”“先让我玩”。看着孩子那么霸道,我真的很担心,立刻去大商场给丁丁买了玩具。可丁丁虽然抱着自己的玩具,却还是要抢他表哥的玩具,这可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9.
纲要点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教育五大领域。其中社会领域教育的培养目标有:“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的社会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等。案例一某幼儿鼎鼎在玩玩具时,一边玩,一边将玩具随地乱扔。爷爷奶奶跟在鼎鼎后面,一边叨念着:“这孩子,真淘气。”一边忙着帮孩子捡玩具。鼎鼎玩好后随手将玩具一推,嚷道:“奶奶,我饿了!”奶奶就忙着去给孙子张罗吃的,爷爷则在一边默默地替孩子收拾玩具。…  相似文献   

20.
说玩具     
看看现在独生子女手中的玩具,不难看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这里得到了尽情的展现。豪华的飞机,精美的娃娃,会唱的图书……无一不在展示大方父母或者再上一代亲人对孩子的爱。这些孩子当然已不用去煞费苦心地思索自己该玩什么。只需张张口说一句:“爸爸我要这个!”“妈妈我要那个!”一切都是现成的,招之即来,弃之则去。且不说这样做有多浪费,即从玩具本身意义上来说,他们也没有尝到我们那个时代孩子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