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全国260多家电视报的情况来看 ,目前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发行量减少、广告收入大幅下滑的趋势 ,有一些广播电视报负债经营 ,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业内人士及读者的关注 ,它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已经做为严肃的课题摆在了电视报同仁的面前。那么 ,究竟应该如何发挥广播电视优势、办出广播电视报的特色呢 ?广播电视报在竞争中应该扬长避短 ,少走误区应该说 ,电视报的生存问题固然与严酷的市场竞争有关 ,但是 ,其自身力量的薄弱却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我认为 ,广播电视报的兴衰与它的经历很有关系。大多数广播电视报诞生于我国改革开放初见成效、市场经…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视报,目前已遍布全国各地,它的基本功能就是准确、及时、详尽地预告下周各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引导读者听好广播看好电视。从中央到地市所有广播电视报,都把这一预告功能将广播电视报与其它报纸区别开来。 广播电视报的预告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第一,提供一张尽可能详细而且便于查找的节目表,这张节目表所预告的电台电视台已经多达几十家;第二,这些电台电视台尤其是其主要节目的内容介绍,其中读者最受欢迎的影视剧剧情介绍占了多数,另外便是即将播出的专题社教类、服务类节目的介绍;第三,关于各电台电视台以及国内…  相似文献   

3.
广播电视报的装饰性,指的是办报人、编辑赋予广播电视报形式上的一种主观的意念,即通过版式设计、图片处理、色彩调配等一些手段来凸显文章、渲染文字的表现力,给读者以观赏性。它不但可以解读报纸内容、刺激读者的就读欲,还可以产生一系列的连动反应,如:扩大报纸的发行量,发挥广播电视报的导读、学习、教育、娱乐、消费等多种功能。 广播电视报的装饰性是它的内容决定的。广播电视报的读者听广播、看电视大多对黄金时间播放的电视剧、音乐、晚会等文艺类节目感兴趣。故而,其内容涉及最多的也是各类文艺节目。广播、电视媒体中涉及…  相似文献   

4.
陈国权 《青年记者》2016,(22):48-49
在人们的回忆中,都市报曾经是最厉害的报种,从1995年开始出现,支撑了报业20年的繁荣;但实际上,还一个报种被很多人淡忘了.曾经,全国有几十家这种报纸的发行量超过百万,全国共有5000万份的发行量,那时候,城市中几乎家家户户都自费订阅了它,男女老少都读它,它足足繁荣了近十年,是当时中国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 它就是广播电视报. 极度繁荣的广播电视报 从媒介特性来看,广播电视报是一种非常奇怪的报纸,它完全依赖于另一种媒介——广播、电视,以刊登广播电视的节目预告及介绍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为职能.读者定位为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中的读者.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报与其他传播媒介一样,它的社会功能和审美价值,是由采编人员的采编意图和读者的接受意识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宣传价值实现的大小,直接取决于读者的接受程度。要把广播电视报办得为读者所喜闻乐看,必须加强对其读者的研究。在广播电视报的采编和传播过程中,读者的作用是积极、主动的,这一方面表现在他们对报道和节目内容的选择和利用上,另一方面又表现在接受报道后的反思、议论和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视报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凡商品都必须进入市场参与竟争。扬长避短是竞争的重要手段,因而,在报纸如林的报业市场上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保持自己的特色。谁没有自家的特色,谁就没有地位。广播电视报来来的发展,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力度强化“依附性”,突出特色;另一方面又必须善于借鉴,优化“超脱性”,以满足多层次读者的需求。也许真正操作起来,前者较易行,后者却更难办。超脱性对于广播电视报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广播电视报特性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它的存在,不仅可以拓宽读者…  相似文献   

7.
在历次省级及全国的广播电视报的优稿评选中,人物通讯的优稿多且质量高,竞争尤为激烈,人物通讯之所以成为广播电视报的拳头产品,因为它具有容量大、范围广、写法活的特点,能够挖掘出人物的深度和广度,能够满足读者对影视名人的好奇心。广播电视报人物通讯的采写不同于广播电视,它可充分发挥报纸周期长、容量大的特点,灵活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写作手法,尽可能将采访对象由于声屏信息转瞬即逝的特点而来不及表现或读者从广播电视中难以体会到的内容叙述出来,给读者全新的感受;广播电视报的采访对象大多是公众人物,具有良…  相似文献   

8.
广播电视报副刊的“即”与“离”吴文 一般而言,凡报纸都有副刊,广播电视报也不例外。副刊都姓“副”,但作用并不“副”。这就是说,从内容到形式,副刊版都有别于其他版面;但因为它是整个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有其特定的大量读者,因此说它的作用并不亚于其他版...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报是个年轻的报种。所以它诞生以来遇到的很多问题都与众不同也无从借鉴,它需要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作出自己的回答。出于以上考虑,我把涉及到广播电视报方方面面的问题理了一理,概括出七个带有共同性的曾经有过争论或者至今仍然众说纷纭的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和认识,以便更好地把握住广播电视报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广播电视报的作用和地位广播电视报的地位主要取决于它发挥的作用。广播电视报的作用从创办到现在,有一个逐步扩大的过程。在开始;它确实只能算一张节目单;后来内容增加了,丰富了,慢慢起到了…  相似文献   

10.
广播电视报,顾名思义,当然与广播电砚有关。有了广播电视,才有广播电视报;有了广播电视的迅速发展,才有广播电视报的兴旺。《广东电砚周报》更是在80年代初,广东电视事业蓬勃发展之时,于1982年6月应运而生的。当时全省独此一家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独此一家电视报──《广东电视周报》。刚刚摆脱“文革”阴影的人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了电视台的忠实观众和电视报的忠实读者,周报发行量节节上升,《广东电视报》发行量最高时曾达238万份。但世间所有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呈直线上升。有高潮就有低谷。后来的事态发展,现在想…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广播电视报如何适应新的体制,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这是我们目前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一、广播电视报导向功能的特点广播电视报是广播电视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播和电视宣传的补充、发展和深化延伸,它既与党报和其它专业报一样,有党和政府喉舌和工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更有深入千家万户,直接起到宣传群众、鼓动群众,并引导群众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的导向作用.目前全国160多家广播电视报,期发量共达五千多万份,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读者面最广的一种专业性报刊.它深入家庭,适合于男女老少所有成员,而且报纸周期长,读者接触时间长,相对来说,对读者的影响也深一些.可以说,贴近群众、贴近家庭、贴近生活,是广播电视报的特点.因此,宣传群众、鼓动群众、直接引导群众也是广播电视报的最主要的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12.
对广播电视报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面对众多报刊的夹击,现在许多人都认为,广播电视报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根,扩大阵地,非提高报纸质量不可。但提高质量如果不明确质量标准的话,就不知道朝什么方向努力,也无法评价质量是否提高了以及提高到了什么程度。对广播电视报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就是为提高广播电视报质量指明奋斗目标,提供评价依据。研究广播电视报的质量标准,在方法上似应综合考虑以下原则:一,权威原则。广播电视报和我国许多报纸一样,是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群众自费订阅的报纸。其质量标准只有上…  相似文献   

13.
广播电视报作为一个相对专业的周报,它是一份紧贴广播电视节目的集新闻、生活、健康、娱乐、休闲等于一体的报纸。在现代各类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发行量,各家广播电视报都纷纷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报纸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并逐步扩大新闻容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虽然广播电视报不是党报党刊,但由于它贴近实际,贴近百姓,关注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所以,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克拉玛依广播电视报》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一、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  相似文献   

14.
发韧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广播电视报 ,迄今为止 ,全国已有200多家城市广播电视报 ,加上中央级、省级广播电视报 ,它们已与广播、电视一起 ,形成了我国广播电视传播界“声、屏、报”三位一体的立体宣传格局。广播电视报之所以深受读者欢迎 ,究其原因 ,一是依附于广播、电视的这份报纸同时又是对广播、电视的延伸与补充 ,其导听、导看的职能 ,满足了广大受众的需求 ;二是广播电视报是一份具有浓郁晚报风格的家庭文化报 ,人们在知识性、愉悦性和实用性的阅读中能获得较大的收益。于是 ,广播电视报在90年代中叶迎来了它发展的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报作为一个边缘媒体,在晚报都市报的挤压下,已经走得步履蹒跚。很多人对广播电视报的生存意义产生了质疑,认为它最终将淡出历史舞台。事实上,广播电视报不仅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只要广播电视存在一天,广播电视报就有其生存的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广播电视报重新走近百姓,走人家庭。下面我们就从石家庄广播电视报《声屏之友》的改版成功来分析一下广播电视报的生存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广播电视报的一版,常被称之为“龙头版”、旗帜版”。它是体现广播电视报办报宗旨、编辑方针最突出的版面,也是整张报纸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版面。一版质量的优劣高下,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广播电视报水准的高低。切实提高一版的质量,是报人和读者共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荆婵 《青年记者》2008,(12):112
广播电视报作为一个边缘媒体,在晚报都市报的挤压下,已经走得步履蹒跚.很多人对广播电视报的生存意义产生了质疑,认为它最终将淡出历史舞台.事实上,广播电视报不仅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只要广播电视存在一天,广播电视报就有其生存的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广播电视报重新走近百姓,走人家庭.下面我们就从石家庄广播电视报<声屏之友>的改版成功来分析一下广播电视报的生存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文章带“电”是广播电视报的优良传统,它包含着两方面含义:一是尽可能详尽地介绍广播电视节目剧情预告,二是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影视圈台前幕后的新闻及影视评论。在各类报刊都有影视方面报道的情况下,广播电视报尤其要在“电”上做足文章。前者是报纸赖以生存的主要内容,广电报编辑有责任、有耐心勤鲍三台,收集剧情资料,热情地宣传三台节目,更好地为读者起到“声屏指南”的作用;后者作为节目预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报是传播媒介中占有读者最多的一类报纸。广播电视报首先要告诉给人们的是大量的广播电视方面的动态。作为新闻纸,应当让消息占居各类报道的第一位位置。然而它的大量消息不吸引人,从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节目预告不再是广电报垄断的"稀缺性资源",曾定位为广播电视的延伸与扩展平台的广播电视报,从上世纪90年代的巅峰状态走入低谷,地方广电报在读者规模、财政收入方面出现了普遍性滑坡。调整内容、读者构成及提供服务的方式,自然成为广电报的集体抉择。 2005年10月,《杭州广播电视报》进行了改版的初步尝试;一年不到,它又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央视索福瑞读者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杭州广播电视报》的平均阅读率位居杭州各类周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