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艺复兴时期人主义传统的梳理,明确20世纪90年代关于“人精神”论争双方均有失偏颇,并凸显人重建的迫切性。而王安忆的小说正是建构了一种迥异于论争双方的人价值体系,即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选择,涵盖现实关怀和终级关怀的双重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
过去的20世纪是人类崇尚科技理性的世纪,科技理性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创造灿烂辉煌的物质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诸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温室效应,心病加剧,道德失范等。鉴于科技理性带给人类这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的大学相继出现了人教育回归的趋势。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在大力弘扬科技理性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人教育,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加强人队伍建设,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20多年来,我国书法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是20世纪以来空前的。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接着各省市相继成立书法协会。至今县区乡镇乃至一个系统、一个单位都有书法组织。据统计,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有6000人之多,省市一级的更多。每年举办的不同级别书法展览、大赛接连不断,仅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从1980年的第一届书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各高等院校开始进行“人素质教育”的试点工作,强调培养既有专精知识技能,又有良好人素养的“通才”。如何实施这种教育,可借鉴国内外高校人教育的课程体系,重视人课程的教育价值,遵循各样性、连贯性、综合性等原则,按核心课程、分类必修课、自由选修课来进行。  相似文献   

5.
本通过对艺复兴时期人主义传统的梳理,明确20世纪90年代关于“人精神”论争双方均有失偏颇,并凸显人重建的迫切性。而王安忆的小说正是建构了一种迥异于论争双方的人价值体系,即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价值选择,涵盖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的双重价值体系,这样,在当下价值失范、信仰缺席的化语境中作出独特的探索和贡献。  相似文献   

6.
如果在中学时代就能读到这样的人读本,我的人生完全有可能是另外一番样子。可惜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除了教科书,我所能接触到的最多只是些古典小说之类。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读过的书会内化为他的生命本身,影响他的整整一生,特别是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更是越早越好,等到长大了要想再补课,就有些晚了。  相似文献   

7.
告别动荡的“文革”之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教育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知识传授上;80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培养能力的结合;进入90年代,教育朝着未来的世纪思索,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逐步树立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俱不能替代素质教育的正确观念。素质教育是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身心文化素质、培养人的健全个性的教育活动,是一种发展性教育。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开始大力倡导和推行这种重视文化、道德及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国际社会的激烈竞争。但这种素质教育的实施现状却是不尽如人意的.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官场学通过社会转型时期官场权利生态的准确描摹和人官员内心隐秘世界的深入探究,对时代发展的本质特征进行了冷静的理性审视,表现出深刘的人情怀,显示出历史理性和人情怀的双重张力。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是个悲喜交集的世纪。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们在享受巨大的物质上的成功与精神上的成就的同时,又普遍忧虑人文精神的失落,在刚刚跨入的新世纪,审视人们的忧虑,唤起人的主体人文意识的新觉醒,探究创建新世纪人文精神的路向,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
一、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以社会、人和环境的协调与统一为特征的发展,将更重视人的发展,追求人的价值和完善,更加重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平衡。黄济先生将21世纪的人才概括为“一个现代化的未来的人,不但有知识,有能力,有才干,有胆识,有开拓思想,有创造精神,还要有科学的思想方法,有高尚的品质,有广阔的眼界和胸怀,有崇高的理想和目标,是一个伞面发展、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主体性高度宏扬的人”。实际上,就是进一步重视人文教育,实行“全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1.
所谓人文主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的一种反封建思潮:肯定和注重人、人性.把人和人性从宗教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当时一个响亮的口号是:“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从而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地位和尊严,倡导个性发展,关心人的幸福和命运。在这个基  相似文献   

12.
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晴朗的阳光照耀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迎面走来一个人。他手持灯笼,一边走,一边在人群里搜寻着,嘴里还念叨着:“我要找一个人,我要找一个……人!”——“我们这么多的人,难道都不算吗?”人们好奇于他的怪异举止,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围绕在他的周围……人越聚越多,把集市挤的水泄不通、寸步难行。无奈,他只好拿起一根树枝驱赶人群,并大声的喊着:“我要找的,是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人文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革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阐述了21世纪人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分析了我国高校人地理学课程体系的现状,特点及其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就21世纪人地理学教学内容的革新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环境教育: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意识是现代人道德意识,是衡量21世纪人才综合素质优劣的重要标志:环境教育是高等院校21世纪素质教育的主题,是素质教育中培养人之为人的人格教育。肩负教育培养21世纪人才的高等院校,应当把环境教育纳入21世纪人文素质教育范畴,要从世界观、人生观的高度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的世纪,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会进一步发展,发展中国家也进入了科技社会,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科技工作者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已有了较快的发展。继续教育应适应科技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当今人类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如何跟随上这瞬息万变的形势,使人们及时了解,掌握和纵横于世界的科技领  相似文献   

16.
在加缪的思想中,“荒谬”和“反抗”是一对中心概念,前概括了他对人在世界,存在面前无能为力的清明意识,是对西方艺复兴以来那种关于人的力量自信观念的一种解构,后表明了面对如此存在的人应该具备的积极人生态度,即西西弗斯的方式,又是对传统人思想中关于中的尊严,人性道德追求的一种继承和现代阐述。在现代虚无主义的浪潮中,加缪的思考是对价值人生的一种坚持,同时也是对20世纪精神思想领域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一种“成人化教育”,将人放在天、人、物、我的信念网络中,是将神学、科技、生物科学以及人科学完全整合的一种教育。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的目的在于了解人、认识人并且找到人,旨在培养一个有渊博的知识和谋生的技能,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道德,有社会责任感和战略眼光的整全的人。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人文关怀的迷失与自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新世纪人关怀迷失的历史危机及自觉的紧迫性出发,探析出终极关怀的失却、科学主义的泛滥、资本主义腐配意识形态的侵蚀与恶性经济竞争的全球化是造成人关怀迷失的主要原因;阐释了当前人关怀在自觉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以期人关怀的整体性重构,使新世纪人类社会继续向明、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两种文化”与新世纪人文教育的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以科学与人的分野与冲突这一“两种化”理论为化视野,讨论了教育学所面临的化挑战及人教育在新世纪的未来前景,本以为,尽管20世纪末期,“两种化”的冲突似乎变得更为激烈,但从历史的发展逻辑来看,人主义正在走向它的复兴,相应地,人教育也在努力寻找它的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需要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政治思想过硬,道德高尚,化业务水准高超,心理素质好的人才,才能在竞争的环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拥有广博、扎实的知识和能力,也应当把人素质的提高作为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