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和聚焦点发生了变化。教学活动不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把自己也当作一个“学习”,与学生一起探讨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猜想、发现:对学生的猜想、发现,教师不仅要鼓励,更要赞赏、欣赏,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有的科学探究和技术发明都发端于问题的发现。在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中,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着眼于巩固双基,服务于考试,注重书本知识的巩固深化,而很少关注这些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导致学生学会了课本知识,却不能解决与之有关的生活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应用的脱节。使学生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反之成为了负担。怎样让数学走近学生生活实际,感到数学时刻在身边,在数学中感受生活,享受生活呢?  相似文献   

5.
刘芳琴 《考试周刊》2012,(51):73-74
目前,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应用意识弱。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就必须落实《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从根本上改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要让数学课堂焕发生机,教学中就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启迪数学思维,在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有的科学探究和技术发明都发端于问题的发现。在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中,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是对现实世界的一般的反映,同时又直接应用于现实世界。本文主要谈谈教师要如何引导学生紧密联系实际生活,择取与学生生活紧密的资源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发现、探索、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相似文献   

8.
为了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宋庆龄基金会和有关单位共同创办了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全国各地许多中小学生都积极参与这个奖项的评选,涌现出许多小小发明家。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从敢问到爱问再到善问的过程。教师只有主动地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条件,才能促进学生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进而提高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是学习或实验上的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并且显得简单明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认为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引导学生会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热点,而课堂教学是一线老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如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从此角度谈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探究学习,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应该贯穿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全程,即学生在学习中要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应该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即教师引导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个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郭金平 《考试周刊》2013,(81):76-77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则是实现这一基本目标的关键。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讲,发现和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是创新.有时甚至比解决问题本身更重要。那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呢?  相似文献   

16.
金四红 《快乐阅读》2013,(9):120-12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很注重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趣味数学,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本文就如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实践活动是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因此,数学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认识到实践活动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学生探索的起点,也是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索的动力.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发现.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探索自己发现、提出的问题具有更高的热情.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培养数学意识呢?  相似文献   

19.
王春智 《考试周刊》2014,(95):69-6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结合数学内容选择一些简单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并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认识、体验、理解数学的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成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够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解决问题作为课程目标,其描述到“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看出,在解决问题这个课程目标中,发展应用意识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