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规模与动因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1985年~1990年5年间山东省共有迁移人口180.0414万人,其中省外迁入人口60.9432万人,占全省迁移人口总数的33.85%;本省其它县、市迁移人口119.0017万人,占全省迁移人口总数的66.15%。这表明,山东省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省内人口的迁移。从省内人口迁移的原因比重来看,与省际间人口迁移有所不同,表现出以劳动型为主的人口迁移模式。劳动型迁移人口占省内迁移人口总量的39.39%,社会型迁移人口占省内迁移人口总量的34.60%。务工经商是省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占总迁移人口的18.16%。学习培训占总数的17.68%,居于第二位。参见表1。  相似文献   

2.
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人口的迁移流动日趋活跃,并愈来愈被人口学者和社会各界所重视。在1987年国家统计局进行的1%人口抽样调查中,人口迁移被列为调查项目之一。随后在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人口迁移又首次被列为我国的普查项目。这两次大规模的人口调查,为我们了解人口迁移变动的现状和趋势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准确全面的资料。开发利用两次调查中所获得的人口迁移变动资料,对于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福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目的就在于以分析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和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利用其它有关资料,力求对80年代以来福建人口的迁移变动状况及其趋势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人口迁移变动的规模、强度和主要形式 建国以来至70年代末期,福建省与全国一样除有个别为时不长的迁移活跃时期外,人口迁移流动均处于户籍管理严格控制之下,少有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变动。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为人口迁移变动注入了越来越强大的动力;同时,随着户籍管理制度的逐步改革,行政干预对人口迁移活动的束缚也渐趋弱化。这使得80年代成为建国以来福建人口迁移变动最为活跃的一个时期,人口迁移流动规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迁移人口规模呈强势状态。依据1990年、2000年第四、第五次人口普查和1987、1995年两次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1982--1987年我国人口迁移规模是30533万,1985-1990年增至3412.8万,1990-1995年达3642.6万,而1995-2000年则为13122.37万。  相似文献   

4.
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人口迁移随之频繁和加快,已成为广东人口变动主流。国内有的学者指出,80年代中期以来广东所出现的人口迁移状况,90年代将在中国较发达地区出现。因此,分析人口迁移状况,揭示其特征、规律,对于加强人口迁移的宏观管理,合理引导人口迁移,规划人口发展具有普遍意义。本文所指的迁移人口,是根据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的规定,五年间常住地发生跨县、市变动的户口,即1990年7月1日0时现常住地所在县、市与1985年7月1日0时常住地所在县、市不一致的人口。迁移人口包括跨县、市的户口迁移人口和非户口迁移的流动人口两部分。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户口迁移问题是一个有关人口迁移的问题,而大学生人口迁移是我国除了农民工人口迁移之后的又一个重大的人口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初,大学生的户口是要迁移到学校所在地的,现在已经很少有大学要求大学生户口迁移,但是最近,大学生户口迁移现象又出现了。  相似文献   

6.
人口迁移与适龄人口教育问题的宏观背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口迁移与适龄人口教育问题的宏观背景研究□汪明当前,我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面临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我国的人口迁移按照户籍状况变更与否可分为两类:一是暂时性人口迁移,即未改变户口所在地的迁移。暂时性迁移人口通称为“流动人口”。二是永久性人口迁移...  相似文献   

7.
1998年笔者对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湖北、安徽、陕西、吉林、四川9个地区15所高等院校的721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用STATA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中国准知识人口迁移的特点和规律性,为进一步探索准知识人口迁移模式试以探讨。一、准知识人口迁移特点“出国潮”和“打工潮”为世人瞩目。“出国潮”引起的人口迁移主要是高级知识人口的国际迁移;而“打工潮”则主要是非知识人口的国内迁移。一年一次的因高校招生录取所造成的准知识人口的迁移,却往往为世人所忽视。然而,在中国,近年来准知识人口迁移具有其自身的特点。1.大城市的男…  相似文献   

8.
省际人口迁移与云南省人口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迁移是重要的人口现象和社会现象 ,它影响着一定地区的人口总量、人口分布和人口结构。迁移人口的持续增长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人口迁移量越大 ,反之 ,则越小。云南省人口省际迁移在数量、类型、原因、模式上有其特殊性 ,这些特殊性决定和影响着云南省人口的发展 ,针对这些特殊性提出的云南省人口控制对策 ,有利于把握云南省人口迁移的发展动向以及加快云南省人口城市化的进程 ,提高人口素质 ,控制人口数量。  相似文献   

9.
1.人口迁移的类型 (1)按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国际迁移是指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居住地达到一定时间的迁移活动,如15~16世纪开发新大陆,大批欧洲、非洲、亚洲人口移居到美洲、大洋洲。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各种人员往来会更加频繁,国际人口迁移会成为常态化。国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一个国家内部由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如我国目前的民工潮。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人口流动、迁移的特征及教育政策的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人口流动、迁移的特征及教育政策的取向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本刊专栏作家谈松华人口流动和迁移是一种普通的社会现象。各国在不同时期都存在着不同规模和流向的人口迁移。而我国的人口流动和迁移带有特殊历史阶段的特征:流量规模大,80年代约有8000...  相似文献   

11.
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夏斯洋我国历史上无数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对于我国人口分布状况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它在客观上大大促进了我国多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从迁移的原因来看主要有政治需要、战乱逃难、经济谋生三种。一、政治需要秦统一后,派大将蒙恬率30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农村迁移人口也日益增加。然而在农村人口迁移过程中出现布局不合理、农村迁移人口素质低、就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笔者认为政府不论是从转变自身职能,控制人口合理迁移还是从提升农村迁移人口的人力资本角度,都应进一步转向服务型政府,加大对农村迁移人口培训的资金投入和总体规划,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教育服务均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口迁移自古就有。迁移,是人口再分布的杠杆。当代人口的迁移,大致可分为两种趋势:一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向狭小区域聚集,一是随着新地域的开发利用向广阔地域扩散;后者,人们一般称为开发型人口迁移。开发型人口迁移,古今皆有,但过去一般是向条件好的地方移动;当今则不然,往往是为了开发利用资源,由条件较优越的地方向条件较差的地方转移。这样,就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因此研究开发型人口迁移的特点,揭示其内在规律,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人口的迁移史中,不同历史时期,因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口迁移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一、古代 1.“永嘉丧乱”时期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主要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这次南迁人口约90万,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曾多次发生人口迁移。魏晋南北朝和两宋则是我国历史上两个较大的人口迁移时期。据史料记载,这两个时期“人口之大流徒历时之长,人数之多与地域范围之广,为历史上所仅见。” 导致人口迁移的原因相当复杂,历史上往往侧重于分析政治原因、经济原因和社会原因,因而仅把自然原因作为诱因。本文想运用文化地理的原理,着重就人口的迁移与气候的相关关系,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6.
周智 《政治课教学》2003,(10):40-41
2003年全国高考文综卷第41题是一道紧扣社会热点,涉及政、史、地等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题,主要考查二大方面的问题:一是历史上美国和现阶段我国关于人口流动和迁移的一些问题;二是城市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意义。这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好题。说它是一道好题,是因为:1.试题涉及的时空跨度大。从19世纪中期美国的多种形式的人口迁移(例如:有欧亚移民、奴隶贸易、国内移民),到我国近年来的多种形式的人口迁移和流动(例如:改革开放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人口流动;城市化下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长江三峡工程建设中的移民),相距…  相似文献   

17.
发展人口迁移 繁荣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迁移的适度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实现各种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最佳配置。很明显,离开人口按照自身规律不受阻碍的迁移流动,一个相对完善的市场机制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都曾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包括国际人口迁移,人口分布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由此发生巨变。直到现在,这些国家人口迁移仍相当活跃,在调节劳动力需求、协调人口与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着  相似文献   

18.
自1989年以来,农村人口迁入城镇,内地人口迁入沿海和工矿区,务工经商,迁移剧增,已成为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倾向。据统计,我国目前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在1.2亿左右,其中有5000~6000万人处于流动状态,形成所谓的民工潮。 民工潮主要涌向广州、上海、北京等几个大城市和两个三角洲。据估汁,每年有近2000万民工进入城市。仅北京市,1993年就有90多万外地人取得了北京市公安局签发的“北京市暂住证”。民工潮,在相当程度上属于自发迁移。以广东几个城市为例,1993年,惠州市通过劳动局介绍就业的外来工人数只有8822人,只占就业总人数的10%,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在体制改革和经济转型的双重作用下,我国人口迁移规模不断增加。教育水平是影响迁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人口迁移对教育水平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县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县人口的迁出、迁入均呈正相关。从全国来看,县教育水平提高1%,每百万约迁出6人;县人口迁出对县教育的负面影响小于迁入对教育的正面影响。这说明我国城镇化趋势在加强,同时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呈现一种波浪式递进的模式,即从农村到城镇再到城市的层级递进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分析 人口迁移是人在空间位置的移动,它是人类固有的社会现象,客观上可以促进民族、种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人口迁移的发生,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经济和社会现象,它受生产方式和社会性质制约。本节“人口的迁移”是人口机械增长的表现,是引起人口增长的另一种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