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伟大而富有革命传统的民族。然而,在近代很长的时期内,它也曾经是一个苦难深重、贫穷落后的民族。如果不是就本质而仅仅就现象来说,旧中国社会生活的面貌,用贫穷和落后四个大字也就概括无余了。当时,在外国人的眼中,缠足蓄发、破衣烂衫就是中国人民生活的形象;“一盘散沙”,就是他们对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青年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青年运动共有三十年的光荣斗争的历史。三十年来,中国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全国人民一道,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  相似文献   

3.
4.
人类历史有无必然性可言,是古今中外历史哲学家们共同瞩目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唯物史观理论体系所要论证的核心问题之一。一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曾试图用精致的辩证法来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规律性和因果性,但是,在唯心主义的导引下,他不仅把整个物质世界变成了思想世界,而且把整个历史也变成了思想的历史。这样一来,他的关于历史必然性的“天才预测”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从孕育萌发、理论研究、试验探索,到初步实施,全面推进的历程表明,素质教育是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逐步完善、逐步深化、逐步推进的。这一过程一方面反映了素质教育在我国产生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对它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至今,我们仍不能说这些认识就完全清楚了。因而我们对它的认识和研究没有结束,我们对它的质疑和反思也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6.
历史必然性的存在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本体论的问题。讨论自然科学定律的形式是否适用于历史,都不能直接证实或否证历史必然性的存在。批评历史哲学从历史过程的思想性和重复性出发否定了历史必然性的存在;思辨历史哲学则从"人的活动的结果同目的的背离"出发,提出并论述了历史过程存在某种必然性和规律性。唯物史观认为,千百万人的全部生存活动、实践活动是对历史规律存在的最重要的本体论证明,就规律的存在而言,历史过程和自然过程之间不存在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继续教育,就是包括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在内的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在获得相应学历、走向就业岗位之后,继续拓展、更新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效益的教育。它作为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八十年代初就被人们广泛关注并成为经常谈论的热门话题。作为政府行为,在原国家教委的号召下,北京、天津、上海、大连、苏杭等地区率先启步。他们从理论研究开始,以建立健全政策激励机制为动力,大胆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这些地区的继续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并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然而,回顾近二十年来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不仅全国各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而且即使有些已经开始运作的地区,也还没有真正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甚至有些地区还在那里徘徊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由于思想战线某些领导软弱涣散,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重视和支持不够,曾使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滋长泛滥。在当前深入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中,深入理解四项基本原则的历史必然性,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这个题目很大,本文只试谈其梗概。 一、  相似文献   

9.
历史性决策的历史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决策,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贡献,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从思想萌芽到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已经近半个世纪了。循环经济作为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演进的历史阶段,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必然性。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有资源环境方面的因素,更为重要的是与经济自身的发展密不可分。从自然资源稀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形势日益严峻,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上升以及经济全球化等方面阐述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其固有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无力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而以悲剧结局;而新兴的工人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后,便显示出无比的革命坚定性和彻底性,十月革命的震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一切都朴素地说明了一批中华民族优秀儿女顺应历史潮流所作的抉择是正确的,也必然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相似文献   

12.
在八十年代,有人提出了这样的预言:“当今中国之事,莫大于改革。如果历史要用两个字来记载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的中国,这两个字注定只能是改革”。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这场改革,“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13.
全球主义有久远的历史渊源和学术传统。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全球主义观念直接介入到以国家主义为支点的全部社会生活,全球相互依存成为当代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基本规律,全球社会结构和功能重塑,超国家共同体意识增强。全球化成为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4.
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中,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必然趋势,它是由多种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对外扩张、经济市场化和各经济主体的主观选择。  相似文献   

15.
历史必然性是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客观趋势;历史偶然性是由历史主体对历史发展可能性的自主选择所引起的或然现象;历史正是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不断演进的。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17年十月革命以来,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迄今已有七十多年历史了。七十多年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与进步,这就证明苏联选择社会主义是正确的,是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然而,由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同时经历了一条相当曲折的发展道路,加上目前国内遇到了比较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国际上长期存在的否定苏联选择社会主义的思潮再度泛滥。他们否定苏联选择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的一个重要根据就是:马克思设想社会主义适应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而俄国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所以苏联选择社会主义纯系偶然。本文的宗旨是,努力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结合考察分析苏联历史的具体发展来进一步论证:苏联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既符合苏联的国情,又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寓着不可移易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18.
论学科交叉的历史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知识大爆炸时代,人类新的研究领域诞生逐渐放缓,而概括新的研究领域的产生不外乎两个途径:(1)真正的新的领域;(2)两个学科交叉综合.对于完全崭新的研究领域在短时间内难以出现跳跃式发展,而对于交叉学科的研究就成为当前创新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国内外有一些人不顾历史事实,别有用心地散布所谓共产国际一手操纵的谬论,煞有其事地说:“在共产国际代表来华之前,中国没有一个人提出过创立共产党的问题。刀(转引自《党史通讯》1984年第3期第41页)对于这种在中共创建问题上的“外因论”,我国史学界一直没有进行过有力的批驳,前几年又出现了新的变种。即所谓“早产论”、“历史误会论”,造成许多人特别是青年人思想的混乱,危害十分严重。在中共诞生70周年之际,回顾一下中国近代史,阐明中共创建的历史必然性,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迫切需要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国人民为了挽救民族危  相似文献   

20.
论导发七七事变的历史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5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防地位的逐渐提高,日本学者对于导发全面侵华战争的七七事变,多半采用避重就轻手法,强调在1937年,日本正为积极防苏,亟谋扩充军备,并不愿意对中国作战,消耗战力,芦沟桥事件是“偶发”事件,并非日本人的阴谋(日本历史科学协议会编《历史评论》,1977年第7期)。这种说法,旨在巧妙地要把发动战争的一部分责任转嫁给中国方面。应当承认,七七事变在时间上、范围上存在一定的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