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冯雪峰不仅是名的诗人,也是优秀的翻译家、艺理论家。本世纪二、古十年代,他在鲁迅先生的影响下,,先后翻译了普列汉诺夫的《艺术与社会生活卢那察尔斯基的》、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之社会的基础》和马克思的《艺术形成之社会的前提条件》等一 马克思主义艺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同时,也促使其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无产阶段艺理论家和艺批评家。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哲学基础,既吸纳了马克思主义产生时代的西方传统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又根据当时的文艺实践而总结产生.它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三个30年不同的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1920-1949年,特点是从部分观点的介绍到走向全面而系统的介绍,并逐步与中国文艺实践的经验相结合,高峰是产生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第二个阶段是1949-1978年,特点是在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献的基础上,突出了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宣传和普及,并开始建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科书;第三个阶段是1978-2009年,特点是高举邓小平文艺理论的旗帜.批判了左倾错误路线,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方面做了更深入全面的工作,为建设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作出新的努力.这期间受到过左倾教条主义和庸俗社会学的影响和干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内涵极其丰富,可分为本质论、创作论、功能论、生态论、批评论等方面,不同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为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出自己的贡献.今天,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艺理论及其实践;二是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电子传媒包括网络文学的发展和文学生产与消费的历史条件的变化,都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必须面对并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中国文艺理论的支柱和来源。然而,无论在过去和现在的学习和研究中,中国仍然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错误的解读,这种误读现象表现在:典型理论、艺术的独特性、文艺的社会功能、文艺批评的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等方面。它不仅影响了文艺界的正确发展,也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的文艺理论设置了许多障碍。  相似文献   

4.
通过改革开放30年来,文艺理论界围绕能动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文艺人学论、文艺价值论、艺术生产论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本观点所展开的论争,论证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科学思维方式,对于文艺理论研究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艺思想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艺理论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艺意识形态本质论,都强调艺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但在具体运作上又有所不同,前注意实践,后“坐而论道”;前走民族化的发展道路,后走与其它非马克思主义艺理论相融合的道路。毛泽东艺思想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艺理论都强调艺的社会学特征,即强调社会对艺的决定作用和艺对社会的反作用。但在具体侧重点上有所不同,西方马克思主义艺理论更重视现  相似文献   

6.
吴元迈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向前推进"的主张,并且身体力行,在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基本原理的同时,认真总结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的得失,合理借鉴国外现当代文论的经验,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应该着眼于社会实践和文化精神两个层面与我国实际的结合.文学是以人为对象和目的的,要实现后一层面的结合,从根本上说就应该抓住人这个问题来进行研究.尽管马克思主义是从社会历史层面而我国传统文化是从伦理道德层面来理解人的,并且各自都有特定的时代内容和阶级属性;但两者之间仍有契合和同构的成分,这些成分正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一个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8.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实践的结果,是西方思想源泉在我国传播的主流之一,也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文化艺术持续发展、理论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到目前为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近现代我国先进文艺思想之间不断融合、相互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问题.本文从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成果与未来应用两个层面展开简要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在艺术院校大学生、教师及文艺工作者中开展调查,以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育对艺术院校大学生、教师及文艺工作者在学习、工作上的影响,并据此探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育改进和提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在艺术院校大学生、教师及文艺工作者中开展调查,以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育对艺术院校大学生、教师及文艺工作者在学习、工作上的影响,并据此探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育改进和提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理论界一直试图构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学科体系却收效不大。原因首先在于马恩等代表人物没有建立文艺学学科体系,其次该学科本身缺乏严谨的学理基础,第三是学科建设没有形成通约性的学术观点。所以,构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学科体系的条件尚不成熟。当下的首要问题是,继续以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经典文本为立足点,以古今中外,尤其是当下中国的文艺实践为出发点,大力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解决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面临的诸多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析学说对新时期文艺理论的影响是深刻的,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批判和改造了新时期文学观,促进了文学观念的多元化;二是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文学批评模式,提出了心理批评方法;三是将创作心理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精神分析学说影响下,新时期文艺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为理论创新提供了现实可能和历史机遇,而文艺学的转型则直接体现为理论的突破与创新.新时期文艺学转型理论创新问题的要害和重心,就是要使当代中国文艺学真正成为以"中国特色"为标志的中国的文艺学,就是要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中国文艺学、美学的深层文化结构和文化资源的这一带根本性的"中国问题".文艺学转型的理论创新是在对以往的文艺学观念和方法论的反思中进行的.正是通过这种反思我们才能更清醒地认识到,要重新回归文艺学学科的理论本体、科学本性.最根本的就是要准确阐释和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基本观念和辩证思维的方法论原则.因为当代中国的文艺学只有建立在这个坚实的文艺学观念和方法论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形成一个不同理论观念互相协调、不同研究方法相互补充的理论格局,才能进一步推动文艺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同被视为现代哲学人类学创立者的马克斯·舍勒的思想的对照中,可以说马克思的人学才是现代哲学人学的最早形态。类观念、实践性、生成性和生态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即实践人类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理论基础向这种人类学的回归,不仅更切近文艺的人学本性,而且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与其文艺学之间的整体性对应,并将带来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基本学理的深刻调整。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制定人口政策、进行人口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理论成果丰硕,但是某些具体的理论还存在争议,因此要客观分析,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中国文艺学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文艺学一直是学界不断探讨、研究的新课题。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与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的文艺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当代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发展中国文艺学;坚持中国化、民族化原则,批判地吸收中外古今文论;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利益作为文艺学建设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与着眼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已经进入 2 1世纪的时候 ,为了适应和满足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教学的需要 ,必须对“传统形态”的“马列文论”教材进行改革和创新 ,建设“当代形态”的“马列文论”。“传统形态”的“马列文论”教材 ,主要的弊病在于存在着“对外”和“对内”的两个“封闭性”。因此 ,建设“当代形态”的“马列文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打破这种“封闭性”。目前 ,此项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理论环境”的阐述 ,把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放在西方现代思潮之中进行研究 ;二是重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丰富性及其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环节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外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家”理论成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把"艺术生产"作为人异化的生产方式来认识只是研究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一个角度,不能完全解释艺术理论和实践中的困惑,也不利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马克思"艺术生产不平衡"的判断,不应从艺术和社会条件关系的角度进行理解,而应从如何审美及如何进行艺术创作的角度进行分析。艺术是人把握世界的实践方式,目的是实现人自由的本质,审美某种意义上是对人对象化世界的水平及为对象化所付出努力的反思。艺术的意义是展现人自由自觉的能力,这不仅为审美提供新的视角,也为推动当代文化产业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两个共同"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民族问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和人民事业全局至关重要。新世纪新阶段民族问题具有复杂性,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方面的"三个体现""三个不容",贯彻党关于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