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该节分为两课时教学,本课为第一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并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相似文献   

2.
高三“水果电池”活动课实施教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教学目的]1.进一步验证原电池原理.2初步探讨电极材料、电极面积、电极距离与电流大小的关系.3初步探讨未放电离子在原电池中的作用.4.在愉悦和轻松之中开阔知识视野,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原电池基本原理、构成条件.[教学难点]未放电离子的作用[教学思路]在原电池原理课堂教学和伙打电池分组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常见水果的汁液代替电解液能构成“水果电池”的便利条件,进一步验证巩固理论知识,变通思维方式.同时利用在水果表面便于固定电极和水果容易切割、拼合的特点认识原电池工作条件以及“盐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原电池的化学原理是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使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原电池原理,我对高三《化学》选修本P49页“原电池示意图”作了改进,制成了“原电池原理演示仪”。  相似文献   

4.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根据原电池两极的活泼性不同,将原电池两极分为负极和正极.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称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称为正极.负极和正极是原电池中的顶梁柱.与原电池的2个电极有关的常见题型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5.
以选择性必修模块1中“原电池”为例,进行了知识分析、学情分析及目标定位,结合具体的教学设计,描述了原电池的认知模型是什么,教学中选择怎样的“事实链”建构原电池认知模型,分析了为什么要讲电势差、怎么讲电势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许洁婉 《化学教学》2006,(11):26-28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铝电极在原电池中作什么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构想 ]在学习了新课“原电池”内容后 ,学生初步掌握了原电池的形成条件、装置特点及反应原理 ,学会了判断一个装置是否是原电池 ,判断正负极等基本方法 ,初步掌握了电极方程式及总反应式的书写。课后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研究性课题“铝电极在原电池中作什么极 ?如何分析判断 ,并设计实验来证明”。结合我校是省一级重点中学 ,学生基础较好 ,能力较强的实际情况 ,为了诱发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欲望和动机 ,促进知识的升华 ,引发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 ,有必要对“原电池”内容进行深入自主研究学习。因此 ,我采用“研究型实验教学”思路进行…  相似文献   

8.
“学生必做实验”是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栏目,确保了学生基本的实验活动,有利于学科素养的培育。“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是必修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与化学反应规律”指定的三个学生必做实验之一,相关学科知识的教学要求是:知道化学反应可以实现化学能与其他能量形式的转化,以原电池为例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初步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9.
原电池知识是中学化学中的重点知识之一,其中涉及原电池电极的判断与电极反应式书写内容的考题在历年的高考试卷中经常出现.本文就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时应注意的一些知识内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原电池知识是中学化学中的重点之一,其中涉及原电池电极的判断与电极反应式书写内容的考题在历年的高考试卷中经常出现.本文就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时应注意的一些知识内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1.
雷钰娜 《化学教与学》2023,(6):41-44+40
以“玩具小车”的跑动、玩具车电池的设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情境串,设置“原电池的初拆”“原电池的深剖”“原电池的改装”与“原电池的未来”四个环节,通过问题链启发学生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成要素,了解化学电源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关注能源问题,形成环保意识,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原电池是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用品。在现行的中学化学教材中,除了介绍铜锌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外,还介绍了燃料电池、新型原电池和盐桥;在新课标高考题中,除了考查上述内容外,对于原电池中的电解质除了考查电解质溶液外,还出现了熔融盐和固体电解质;即有些原电池中没有电解质溶液。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原电池教学导人为例,研究“创新型探究教学”的方式、方法,注重新知识、新理论的产生和形成过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按照“捕捉灵感→探究创新→实验论证→分析归纳”四个阶段的设计.立意在于倡导探究教学新的模式,将创新、创造发明的过程置于探究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4.
原电池原理及应用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物质的导电性、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溶液、原电池原理、新型化学电源、金属的腐蚀及防护、原电池的设计等众多知识点。有关此知识的考题“源于课本,但不拘泥于课本”,尤其注重综合分析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的考查。学生要想做好“原电池”考题,不仅要全面掌握课本基础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还要有灵敏、严密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思维。下面,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对原电池的考查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化学学科素养是化学知识的积累,基本原理的理解,科学的思维品质,化学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实验和实践能力的综合体,其基本素养是指知识视野、理性分析、情感态度、科学精神等内容.而作为高中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原电池教学由于其理论的抽象性和应用的综合性,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和应用.问题的根本原因与学生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与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有关.因此.对于高中化学原电池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从基本的学科素养出发,大胆而合理地处理教材,多角度地设计一些难易适当和有助于学生形成“心求通而未得”的问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提升教学质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汪雪 《化学教学》2022,(11):61-65
围绕“原电池”中的三种模型(单液、双液和离子交换膜原电池模型),在多个问题情境的探究中,设计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原电池模型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批判性和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学习评价,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张晓巍 《学周刊C版》2011,(4):161-161
本文以苏教版高中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中涉及Cu—Zn原电池实验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现象进行进一步的探究.通过分析该实验实际操作中的“怪现象”.寻求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一、“电化学”考点的“考点说明”1.理解原电池原理,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腐方法;2.了解电解和电镀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内容特点“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基本原理”选自人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处于选择性必修课程主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中的第3节,其内容要求为“了解原电池及常见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认识电解在实现物质转换和储存能量中的具体应用”[1]。  相似文献   

20.
原电池、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经常出现在模拟题、高考题中,属于高频考点,亦是学生颇感棘手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系统总结出“三招”妙法,帮助同学们化解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难题.现通过例题分别详述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