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春玉 《考试周刊》2014,(84):110-111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解读高中体育课堂生命的构成与属性特征,旨在为高中生命化体育课堂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得出结论:高中体育课堂的生命构成包括学生与体育教师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高中体育课堂之生命属性包括生命之自由、生命之需要、生命之发展、生命之可贵。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的目标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学校体育也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改革。体育的本质在于增进人的自然属性的发展,分别从思想观念﹑课程设置﹑教学目标等方面论述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符和体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追溯人和社会的起源和发展不难看出,人和社会是自然的产物,是在自然中起源和发展的,都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也是人类和人类社会特有的属性。而体育教学是随着人和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同样具有自然属性。但随着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这种自然属性逐渐被人们所淡忘,随之而来的就是体育教学极度追求运动项目的竞技因素,并不  相似文献   

4.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从体育的自然美、社会美的属性入手,阐述了体育运动美的本质特性,提出体育运动美是包涵着自然属性或自然因素的社会现实美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体育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成为时代对学校的要求。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如何与素质教育相适应,应从理论上加以明确,以培养健全的人为目标。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既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同时又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最终作用于人,要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完成教育任务。因此,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以以人为本的理论为基础,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根本。那么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理论是教学改革的基础呢?  相似文献   

6.
在体育理论中,一般把体育化素养确定为人们在先天自然因素(生理方面)基础上通过环境与体育的影响所产生的后天的社会因素(精神方面)及体育能力等品质相结合而形成的人的一种体育素养。简言之,就是人的各种体育精神要素及品质的综合。它包括了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技能、体育个性及心理、体育品德和体育行为等。大学生体育化素养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其健商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从群众体育视角谈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阐述群众体育与高校体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群众体育和高校体育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应把体育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考核方法、组建俱乐部等方面作为改革的重点,说明了改革必须顺应社会新的发展形势,突出高校体育的社会属性,紧紧围绕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来进行。  相似文献   

8.
从人的本质出发,体育在本质上是文化的,在人的对象性和肉性特征、主体性和本性中,体育均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这主要是由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从体育价值观与体育行为的辩证关系入手,通过对湖北省城乡居民体育价值观现状调查,发现健身保健因子、社会效应因子、休闲娱乐因子、美育体验因子是构成该省城乡居民体育价值观的主要结构体系.预测湖北省体育发展趋势包括全民健身将更好贯彻实施、休闲体育有广阔发展前景、社会体育产业商业化意识加强等方面,为该省体育发展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不仅从教育分支角度可理解为一种针对体质进行训练的教育行为,更是一种融合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项综合因素的社会活动。针对体育综合性和联动性的社会属性,重点探讨体育活动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调查分析表明,昭通市昭阳区社会体育管理中既存在稳定发展社会体育参与人群,因地制宜地发展好有扎实群众基础的、符合地方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场地设施建设成本低的体育项目,以及社会体育活动站点的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工作亮点,也存在对职工群体之外的其他职业群体的体育管理疏远,公共体育场所开放程度小,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不到位,对全民健身知识信息的宣传力度不够等不足,还面临着社会体育参与人群老年化、妇女化以及社会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缺乏等现实挑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东省部分高校学生在校4年的体育素质,包括体质基础.心理素质,体育文化素养、终身体育能力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为高校体育改革,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体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去探讨体育社会属性与青少年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揭示体育社会属性对促进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社会改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体育改革是整个社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体育体制的彻底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体育发展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本文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中国体育改革进行了论述,探讨中国社会改革对体育改革的作用,为中国体育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期体育分层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各社会阶层体育人口的数量、体育活动的项目、体育活动的场所、体育消费水平都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称之为“体育分层”.基于社会转型这一宏观背景,分别从体育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和种类分析了体育分层,认为体育分层现象属于体育社会问题,并具有结构性和变迁性体育社会问题的双重属性.围绕体育分层现象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新问题:如何解决体育分层问题;如何选择体育分层标准;如何研究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人类休闲的时代,更是全球体育休闲时代。体育旅游,是一种崭新且特殊的旅游方式,既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旅游产业的重要增长点;既可以提升旅游者的体育参与能力,又可以满足现代旅游需求结构的变化。大连拥有独特的自然、社会条件和体育基础,在发展体育旅游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然而,目前大连体育旅游存在着诸如理论指导部分缺失,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科学的整体规划部分缺失,体育旅游受季节约束较强;体育内涵部分缺失,缺少高素质专业人才等问题。因此,休闲体育视角下的大连体育旅游开发应重视理论研究,丰富研究方法,拓宽研究视域;分阶段、有层次、全方位地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深入挖掘体育内涵,大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学人文体育教育的逻辑起点及其演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展示,体育是人类理想的和理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模式。至今为止,中国大学人文体育教育一直设有确立体系并且构建逻辑起点,致使学科无法完成理论演绎,形成经验主义特征,缺乏理论价值。体育人文社会学的逻辑起点是对体育学科与人文学科的辩证性质断定所形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人文属性二重性命题,探索传统体育学科视野中的人文体育观的实践意义。从“体育领域的科学与人文的分裂与交融”、“以体育文化建设促进人的精神文明”、“体育对人的全面现代化的追求”三个方面,完成对人文体育观的逻辑起点建构,使体育真正成为促进人的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陈胜 《教育与职业》2004,(11):37-38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它的范围要比体育本身大的多。从文化研究角度而言,体育文化的概念不仅更为广泛,而且更为深刻。凡涉及体育的意识、观念、习俗、行为方式、制度等均属于体育文化。在体育生活中,体育文化不仅要满足人的自然需求,而且还要满足人们对体育文化的社会心理需要。如人们需要体育来缓解现代人的社会心理压力,需要  相似文献   

19.
广义的体育产品是一个庞杂的系统。不同的体育产品就其公共属性来说,存在很大差别。研究体育产品的性质对于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准公共体育产品中的体育场地与竞技体育的资源配置失衡和对其公共属性的认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围绕着普通高校体育应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加强高校体育课程和教材内容的改革等不同方面,提出高校体育应与社会体育相联系,增加健身内容,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