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玛蒂尔德,是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中的主人公。她是一个漂亮的少妇,爱幻想,渴望过上等人的生活,但现实却让她最终成为一名下等人。从玛蒂尔德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身边的女人们。也许,爱幻想是女人的专利。但是,玛蒂尔德的幻想,全都出于虚荣——她怪自己没能让个有钱的人娶走;她想在豪华的房间里用银  相似文献   

2.
郝小奎 《阅读与鉴赏》2009,(11):34-35,19
笔者对于莫泊桑小说的理解,是从《项链》开始的。小职员的妻子玛蒂尔德借女友的项链参加舞会.却不慎将项链弄丢。为了赔偿这条昂贵的项链,玛蒂尔德一家苦熬十年,历尽艰辛。可在她还清所有的债务之后,却偶然得知所借的项链原来是赝品。  相似文献   

3.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中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为爱慕虚荣而借的项链不慎丢失,她能够勇敢地面对,并无怨天尤人或推卸责任,而是恪守道义,默默地承受漫长的艰苦生活。十年艰辛反映了玛蒂尔德性格的本真本色,磨练了她全新的人生态度,她获得了心灵上的平静与安宁,对自己的生活有了心安理得的新体验。这时的玛蒂尔德是一个由外在形象美到内在精神美的女性,成为了一个让人尊敬的女性。  相似文献   

4.
玛蒂尔德为了保全自己的人生尊严而苦苦奋斗了十年,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所以让人敬慕;后来在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所以让人惊喜;她内心充实、自信、骄傲,这才是她美丽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玛蒂尔德是莫泊桑《项链》中的女主人公。她无意中丢失了朋友的项链,为了赔偿,她付出了十年的青春,十年的辛劳,十年的苦苦挣扎。岂料为之付出的,仅仅是一条廉价的假项链。命运可谓是无情地捉弄了玛蒂尔德,作家也感叹道:“人生是多么奇怪,  相似文献   

6.
玛蒂尔德作为《项链》的女主人公,她的形象是十分丰富的,她既是充满虚荣心、追求享乐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又有着不谙世事的单纯。十年艰辛历程让她发生了蜕变,她既是值得同情的命运的不幸者,又是值得赞扬的生活的勇士。  相似文献   

7.
蔡明是家喻户晓的笑星,她的丈夫丁秋星是一位普通人。明星妻子与平凡丈夫之间的家庭生活是怎么样的呢?他们有矛盾吗?生活和谐吗? 丈夫默默托起妻子明星梦想 蔡明是地道的北京人,虽然家庭成员与文艺丝毫不沾边,但她从小就在舞蹈、唱歌方面很有天赋。小学四年级时,蔡明被著名导演谢铁骊选中,在影片《海霞》中饰演童年海霞,这部戏让她名扬全国,成为耀眼的“童星”。  相似文献   

8.
一、玛蒂尔德是否具备进入上流社会的条件?小说中介绍了她的情况:出生在小市民家庭,嫁给了一位书记员。虽然她自认为有美貌,但那实际只是自我感觉良好。她的生活其实是略有储蓄并不富有的小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但也正是因为生活的相对平静,使他们生出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玛蒂尔德幻想着上流社会的生活,对家庭生活的简单、朴素、单调充满了抱怨。她的美梦能成真吗?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她的姿色,未必如她自己想像的美丽,即使在舞会上她觉得自己是晚会的“皇后”,但等待夜归妻子的还有“三个男宾”,可见那只是她自我感觉良好。其次,她的社交圈…  相似文献   

9.
莫泊桑的著名小说《项链》,以成功塑造爱慕虚荣的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而蜚声全世界。在女主人公玛蒂尔德身上集中体现了她的强烈虚荣心,她出身低下,却向往着过高雅和奢华的上流社会生活。这一点,已成公论,毋需赘述。值得探讨的是,玛蒂尔德爱慕虚荣,其丈夫路瓦栽就不爱慕虚荣吗?  相似文献   

10.
莫伯桑笔下的玛蒂尔德长期以来被视为是虚荣心的代名词。但通过小说本身对玛蒂尔德的生存状况的呈现及其对生活的态度与行为的描写,我们会有不同的体认。从存在主义角度去审视玛蒂尔德,会发现她的一系列想法和行为都具有一种存在主义哲学自由的况味。玛蒂尔德最终面对的是意义的扑空,不由让人感叹命运的无常,也诱使人们去思索个体自由存在的秘密并探求超越之途。  相似文献   

11.
玛蒂尔德的生活是人性的。它不是好的,也不是坏的,它只是人性的。中国人惯于站在一个道德的制高点看玛蒂尔德。不管是曾经异口同声地批评她的贪慕虚荣,  相似文献   

12.
<正>《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身处下层,却热衷于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她为了参加舞会向好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却不幸将它丢失了。为了偿还这条项链,她耗费了十年光阴,由一个娇气任性的美少妇变成了一个粗壮耐劳的老妇。可最后却是弗莱思节夫人的一声叹息:"唉~可怜的玛蒂尔德,不过我那一串假的,顶多值得五百金法郎……"文章戛然而止。玛蒂尔德知道真相后会怎样?莫泊桑并没解答,而且他已经死了一个多世纪,即使不死,他也不负解答的  相似文献   

13.
玛蒂尔德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中的女主人公。她年轻漂亮,向往过上高雅奢华的生活,这就使她的命运充满了戏剧性。当她生活在衣食无忧之中时,她的心灵却仿佛遭受地狱般的煎熬,并真地将她推向了地狱一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结婚三年,妻领我“玩”了三年。象是把我当成了想象中未来的儿子,又象是在重温她孩提时代的“办娃娃家”游戏,尽情品味和玩赏着生活和爱情。一片小小的家庭天地,竟然让她翻出那么多新鲜花样来!不同名目的各种纪念活动、家庭节日、夫妻竞赛;人为的别离体验、“一地书”、类型化生活、家庭角色代换、友谊家庭、友谊夫妻、双家庭、家庭法——单是得到我承认并坚持至今的活动日,就有吃会、访友日、丈夫节、妻子节、阔  相似文献   

15.
“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500法郎……”听到这话的一刹那,玛蒂尔德惊呆了!她至少呆滞了一分钟。当她从佛来思节夫人激动的眼神中得到确认后。她抱着头呜咽起来,命运是如此残酷地捉弄了她,一串项链使她付出了青春……佛来恩节夫人误以为她  相似文献   

16.
《项链》写的是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十年含辛茹苦去赔偿一条借来的假项链的悲剧故事。对小说表现的主题,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作者对女主人公虽有着美好的姿色却无力打扮自己的无奈处境表示遗憾;对她为一条假项链差不多葬  相似文献   

17.
《项链》写路瓦栽夫人一味追求虚荣,因没有华美的首饰而羞于参加夜会,便向女朋友借来一挂钻石项链,然而乐极生悲,却丢失了项链。为了还清赔偿项链欠下的债券,她过了十年的艰苦生活。谁知末了钻石的主人佛来思节夫人告诉她:“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相似文献   

18.
妻子是一个家庭责任心强的人,尤其是对女儿的照应上可谓体贴入微,从生活琐事到思考问题,都交代到底,以至于女儿到了小学低年级连鞋带都不会系。记得有一次曾弄出笑话来,女儿上早操,踢腿时鞋带松下了,鞋带在脚上飞来舞去,甚不雅观。老师让她系上,她瞪大眼睛瞧着老师,细心的老师从她的眼神中已读明白了,赶紧弯下腰帮她系,告诉她回去好好补上这一课,学系鞋带。  相似文献   

19.
<项链>表达了玛蒂尔德对选择一个女人人生之路的醒悟.玛蒂尔德自豪于自己的美貌.她有的是美貌!她幻想通过关貌筹码获取一切,实现自己的梦想."丢项链"是个契机,玛蒂尔德开始反省自己,否定了原先认定的"花瓶式"的、"附庸式"的女人的活法,醒悟到了女人最靠得住的活法是"自强"!  相似文献   

20.
《项链》在有限的篇幅内,表现了玛蒂尔德波澜起伏的人生:在丢失项链之前,她对生活现状极度不满,是一个灵魂骚动不安的小资产阶级少妇;还债期间,她成为一名能够直面人生厄运、维护生命尊严的下层劳动妇女形象;十年之后,玛蒂尔德则是一位心态健康、能够真正享受时光的“自由人”.作品在客观冷静的字里行间蕴含着作家的鲜明态度,流露出无限的人生感慨.篇幅有限而意蕴无穷,一杯水扬起了万顷波涛,映照出世事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