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读了孙冶方同志在一九八○年《经济研究》第一期中发表的《什么是生产力以及关于生产力定义问题的几个争论》(以下简称《争论》)一文后,很受教益。关于生产力的定义问题,的确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在此我想对这个问题谈些肤浅的看法,重点是关于生产力的要素问题,一方面与老前辈孙冶方同志商榷,另一方面希望能得到专家和其他同志的指教。  相似文献   

2.
怎样认识《多余的话》的主要倾向及其性质,这是评价瞿秋白的关键。粉碎“四人帮”以后,史学界的同志们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推倒了“四人帮”一伙强加在瞿秋白同志身上的一切诬陷不实之词,使秋白同志所蒙受的不白之冤得到了昭雪。但在重新评价秋白同志的历史功过的过程中,对《多余的话》的真伪问题及其主要思想倾向问题,有些分歧,现将这些分歧意见整理发表,并将《多余的话》全文作为附录刊出,以便于深入开展讨论。近年来,学术界发表的论文中,涉及到《多余的话》评价问题的,主要有以下几篇:《历史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一、第三、第十二期,先后发表了李洪林同志的《打破党史禁区》,陈铁健同志的《重评多余的话》,王维礼、杜文君同志的《应当全面评价瞿秋白》。一九七九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党史资料》(丛刊)第一辑刊载了蒋铃、马鸿生同志合写的简讯《关于瞿秋白的评价问题》。一九七九年本刊第一、第二期先后发表了王关兴同志的《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批判“四人帮”对瞿秋白烈士的诬陷》和王亚朴同志的《怎样看待〈多余的话〉》。一九八○年三月廿一日,丁玲同志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我对〈多余的话〉的理解。。一、关于《多余的话》的真伪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关于哲学党性原则问题,哲学界作了一些讨论.黄枬森同志在《哲学研究》(1981年第10期)和《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第2期)上发表的两篇文章,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使讨论前进了一步,读后深受启发。但是,我觉得黄枬森同志关于哲学党性原则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特提出来就教黄枬森同志及其他持有相同观点的同志.  相似文献   

4.
《文史哲》一九八二年第三期发表了潘群先生《郑和使日问题初探》一文(以下简称《初探》),首次提出郑和曾在明永乐二年出使过日本,引起了中外学者和广大历史爱好者的广泛兴趣,下面就郑和东渡使日问题提几个疑点,以供潘先生及其他同志在探讨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姚雪垠同志的长篇小说《李自成》第一、二卷出版后,受到读者热烈欢迎,各报刊发表了不少评论文章,从不同角度肯定了《李自成》所取得的成就。然而也有些同志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刘锡成同志在《长春》七九年第五期《实事求是、历史主义及其他》一文中指出:小说“也并不是天衣无缝、白壁无瑕的。例如在写人物的现代化倾问方面,就不是没有可讨论之处,而且就整体说来,第二部明显地不如第一部写得好。问题是文艺  相似文献   

6.
<正> 《中国语文》1982年第3期发表了张炼强同志的《人称代词的变换》。拜读之后受到了启发,但也产生了些疑问。现借张文包括附注所举22式共28个例子,把想法写在下面,以就教于张炼强同志和其他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7.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理论界多年来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术研究》1990年第5期发表的肖新生同志《马克思主义出发点探析》一文把马克思主义出发点归结为生产方式和生产力。该刊1991年第3期发表了易佑平同志与肖新生商榷的文章《也谈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提出了不同的观点。1992年第1期该刊又发表了肖新生同志答易佑平的《再探马克思主义出发点》一文,重申了原有的观点。笔者既有与肖文不同的观点,也有与易文不同的观点。因此,也就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并与肖、易二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8.
价值是一个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还是一个永恒的经济范畴?这个问题在五十年代末期经济学界曾经开展过讨论。近因《经济研究》一九七八年第十一期摘要发表孙冶方同志的《要全面体会毛主席关于价值规律的论述》一文,“价值范畴”的归属问题,又重新引起讨论。讨论中,有商榷,也有支持。一九八○年《经济研究》第二、六期分别发表的胡亿生同志的《我对价值规律问题的一点认识》和张云德同志的《价值不是商品  相似文献   

9.
近日拜读了邓新跃、黄去非二同志在《云梦学刊》2001年第四期发表的《白居易生平考辨三题》一文(以下简称“三题”)颇受启发;同时感到有必要提出一些商榷和补充意见,以求教于邓、黄二位同志及其他研究白居易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于一九八三年七月二日发表了《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个《意见》对中小学教育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些同志在学习《意见》后,就各科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问题,写了初步体会和认识,现在编成专栏发表。希望中小学教师和有关同志都来认真学习这个《意见》,并且在各科教学中贯彻执行,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就这个问题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三月十六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吕叔湘同志的文章,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强烈反响。大家都在热烈地讨论:如何解决语文教学多年来严重存在的少慢差费问题?如何多快好省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张大民等三同志的文章,分别对语文讲读教学、写作教学和文言文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欢迎广大教师围绕这些问题和其他问题展开讨论研究,并为本刊撰写稿件。  相似文献   

12.
严修同志在一九七八年第一期《中国语文》上发表了《谈目前流行的一种病句》一文,引起了语文工作者的关注。同年第三期《中国语文》发表了一组短文,对严文提出了不同意见。徐世英同志在本刊一九七八年第四期上发表了题为《“病句”不病》的文章,也表示不同意严文的看法。接着,严修同志在一九七九年第一期的本刊上发表了《“‘病句’不病”吗?》的文章,对徐文逐点进行了答辩。本刊发表了徐、严二位同志的文章之后,陆续收到了各地许多同志的来稿,或者对徐文的观点,或者对严文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意见分歧很大。我们十分感谢各地同志对本刊的热情支持,但是由于篇幅的限制,这些文章不能一一发表了。为了处理好大家的意见,我们同部分作者进行了研究,后来请来稿者之一的李裕德同志对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中的意见起草一个综述,几经讨论,现在发表出来。暂时我们就不准备再讨论这个问题了。  相似文献   

13.
一九四二年五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在这部伟大著作中,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中国革命和人民群众的需要结合起来,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如何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并且围绕着这一根本问题,阐述了一系列文艺理论的基本原则。《讲话》是体现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要文献,自从它诞生那一天起,就一直是我党制定文艺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讲话》发表已经四十年了。从一九四二年到现在,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社会情况的变化,《讲话》的内容当然需要发展,但是,历史的实践证明,毛泽东同志所阐述的基本原则是不可动摇的。  相似文献   

14.
本刊1981年第五期发表了沈德仁同志《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一文后,收到了几篇同沈文讨论的文章。这里发表许北海同志一篇。鉴于篇幅有限,今后不拟开展这个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鲁洁教授在1996年第2期《教育研究》上发表了《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一文,提出并肯定了教育的超越性本质。之后有的同志在《教育研究》1997年3期上发表文章表示了不同的意见。为了促进这一问题的讨论与研究,特发表南京师大教科院方面的一组文字,并欢迎持不同观点的同志来稿。  相似文献   

16.
斯大林同志所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发表,是全世界革命运动和工人运动的思想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斯大林同志的这一著作对於共产主义建设的科学实庫给予了新的伟大贡献,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到更高的阶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天才的继续和发展。斯大林同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的第一篇文章《对於与一九五一年十一月讨论会有关的经济问题的意见》到一九五五年二月一日整整三周年了,斯大林  相似文献   

17.
五十年前的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从那时以后,在《讲话》和毛泽东同志其他一些著作的引导和影响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自觉树立起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清除旧思想的影响,和工农相结合,为民族的解放、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甚至牺牲,为  相似文献   

18.
《人民教育》2002年第3期刊发了《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山东省寿光市教育均衡发展透视》的长篇报道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寿光的发展观》。文章发表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较大反响。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同志作了批示。王湛同志指出:“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希望有更多的地区能像寿光市这样坚持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他同时提出:“希望《人民教育》和其他教育报刊能报道更多的促进和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典型。”3月10日,《人民教育》与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召开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座谈会”,教育部有关领导以及有关专家到会发表了重要的意见。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寿光经验,深化对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认识,本刊特发表关于寿光教育均衡发展的调查报告和省教育厅陈光华副厅长的文章,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五月二十五日,在海南岛举行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上,著名文学家唐弢同志就方志敏的文稿《可爱的中国》是由谁传递给党中央一事,作了口头声明。唐弢同志曾写《同志的信任》一文,是《鲁迅的故事》一书中的一篇,记述方志敏临刑前将《可爱的中国》手稿托人转交鲁迅,后由鲁迅转交党中央的故事。近年来,这篇文章一直选为中学语文教材。问题的产生是:一九八一年《书林》第三期上发表了胡子婴同志一篇文章,题目是《我接交〈可爱的中国〉手稿的经过》,说方志敏同志的《可爱的中国》手稿是由她保管传递给党中央的。这篇文章发表后,不少读者、中学教师写信询问此事,方志敏同志的后代方兰夫妇也曾多次要唐弢同志写  相似文献   

20.
1991年《哲学研究》第4期发表了王金福、李同洲同志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客观性原则和主体性问题》一文。文中对马克思的实践观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特别是针对笔者在同年第1期《哲学研究》发表的《论主体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对立统一》一文中的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主张实践观只是体现客观性原则而排斥主体性原则的观点。借回答王、李二同志的机会,笔者就主体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对立统一问题再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