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编教材自小学第七册起,每组课文前都有《导读》,每篇精读课文前都有“预习”,每篇略读课文前都有“阅读提示”。这些内容的编排为教师的教提供了依据和准则,更为学生的学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凭借“预习”引导学生自学课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忽视了《导读》在教学中的作用,这有悖于编者的意图,也不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导读》位于每组课文之前,既是每组课文的精要,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又像指明方向的路标,指引着各单元的教学大方向。它一般由四部分内容构成:一是向学生介绍课文安排;二是对学…  相似文献   

2.
四年级是小学中、高年段的更替阶段,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时期,这从教材编排上就可见其端倪。自小学语文第七册起,每单元前都有《导读》,每篇课文前都有《预习》。这两部分的出现,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依据和标准;为学生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下面,我根据自...  相似文献   

3.
<过万重山漫想>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教学课时为一课时. 课前布置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字、预习题目,组织学生分别通过网络、图书杂志、音像资料等查找有关"三峡"等资料,教师再把所获得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相似文献   

4.
每篇课文前都有"课文提示"(又叫"课前提示"),它是编者精心编写的、对学习课文有重要指导作用的"豆腐块"。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它没有足够地重视,一般只是让学生  相似文献   

5.
黄玉霞 《广西教育》2009,(29):41-41
英语课文课前导读,指通过对课文设置一定量的、有一定层次深度的阅读理解题,要求学生课前阅读课文并完成练习,达到预习课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利用课文课前导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下面笔者主要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黄玉霞 《广西教育》2009,(28):41-41
英语课文课前导读,指通过对课文设置一定量的、有一定层次深度的阅读理解题,要求学生课前阅读课文并完成练习,达到预习课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利用课文课前导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下面笔者主要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一、从单元导读出发单元是一个整体。同一单元内的课文,在单元主题目标的达成上,或互为补充,或互为学用,总体目标一致。教师不能没有单元整体意识,学生的学习同样需要有单元整体意识。因此,预习课文从"单元导读"出发十分必要。《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单元导读中写道:"本组课文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自第七册起,每篇课文前都有“预习”。这一部分内容的出现,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依据和标准;为学生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所以我们绝不能让它如同虚设,而应科学运用它,使之成为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工具。一、课前启思到了小学中、高年段,对预习的要求不能仅限于读几遍课文,画出生字、词那么简单了。那么,到底要预习到什么程度呢?这在“预习”中说得很清楚。可以说编者在“预习”中的问题设计包罗万象:如《捞铁牛》一课中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国教育史上,明代学者吕坤就指出:"与初学讲书,教弟子先将该讲之处理会一遍,方与讲解"。可见,课前预习俨然是一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学习活动。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语文课前预习?笔者结合实践经验探索了一系列预习步骤,方法:一、分课型预习不同类型的课文采用不同方法。小学语文课文类型分为讲读课文与略读课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会细讲讲读课文,力图通过引领学生通过对文本结构、作者创作意图等的评价教会学生模仿作  相似文献   

10.
新版小学语文教材注意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增设了单元组的“导读”和每篇课文前的“预习”提示。这样,每组教材的学习目的和训练重点,师生一目了然。课后“思考·练习”又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自学指引思路,提供凭借。下面以《倔强的小红军》一课为例谈谈“导读”的...  相似文献   

11.
<正>预习是学习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预习要求做到书本世界、现实生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沟通,把每篇课文变成一个小课题,要求学生不但要对课文了解,还要对课文的语音语境理解透彻,通过预习降低课堂学习的难度,促进课堂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习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率。还可以通过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了,主动探索分析很多有趣的规律性知识,使学生知道"生活处处皆知识"。但是,  相似文献   

12.
结合语文学科教学实际,笔者从语文教学、教研和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角度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 一、以"四抓"为基础,达到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清学习障碍 一是抓课前预习.根据学生实际安排预习,可以是课内,也可以是课外.预习要求学生每篇课文读三至五遍,能正确阅读,拼认生字、词语,教师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检查,了解预习清况,指导预习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情境展示 下面截取的是七年级语文公开课<白兔与月亮>中的三个教学片断. 情境一 师:课前教师已布置了同学们预习课文,大家认真预习了吗? 生:预习了! 师:光明大道教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请解释下列词语.  相似文献   

14.
1995年以来,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高年级精读课文的前面多设有"预习""阅读提示"."预习"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基本上是告诉学生一些与课文有关的知识,后一部分一般是对学生学习课文提出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要求.以往我在教学中处理"预习"的时候,都只是照本宣科,仅仅对学生做一般的提示,从来没有认真品味过其中每句话的意思.  相似文献   

15.
一、缘起:都是预习惹的祸 每篇课例都附有预习(略读课文称阅读提示),教师在课前往往也有预习要求。照理说,课堂上该呈现轻松自如、和谐共振的场景,但事实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因预习的一知半解而滋生的松散与疲塌。预习非但没带来应有的“伏笔效应”,反倒成了孕育学生熟视无睹、不以为然等不良习性的温床。这都是预习惹的祸吗?  相似文献   

16.
范守纲 《中文自修》2007,(11):56-56
初中语文教材每篇课文后都有"学习建议"一项。这是教材最重要的辅学文字。它引领学生熟读文本,把握学习重点,从"学习建议"中大致能看出编者编选课文的意图。  相似文献   

17.
禾乃 《语文新圃》2008,(12):8-9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选取了陈敬容写的一首诗--<窗>,课文在"导读"中提出了一个请学生思考的问题(课本P27).……  相似文献   

18.
<猫>一课,由济南市经五路小学王煦老师执教,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和教师代表的广泛好评.我们知道,一篇精读课文.在中高年级一般需要两课时完成,大致经历"布置预习--导入新课一交流预习--整体感知--重点探究--总结全文--领会表达--拓展练习"这样几个环节.<猫>第一课时主要完成了前6个环节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语文预习的重要性毋庸多言.预习的方式却值得深思。对语文预习若教师仅仅就课文丢出几个问题.便以为学生会潜心思考,那未免太过理想化了。于是,我采用了这样一种预习方法:每篇课文预习之后.学生应交“问题卡”.卡片上用简洁的语言写出预习课文后发现的几点问题.不必分析,提问角度也不限.但需是自己思考的结果:卡片收上来后,我将其按提问角度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2版)的注释存在前无注而后有注、当注而无注、"通"、"同"混乱等方面的问题,对语文教师的备课,学生预习课文和课堂教学带来诸多不便,应引起教材编辑的高度重视. 一、前无注而后有注 课本中同一个词在前面的课文出现时未加注释,但在后面的课文中出现时却加了注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