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梁启超之子.建筑学家,教育家. 梁思成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首都北京的中国现代著名建筑师,中国建筑史学科的创始人.1931年至1946年在中国营造学社期间,开始广泛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1946年10月,清华大学复校北平之际,在工学院增设建筑工程学系,梁思成受聘为教授兼系主任. 1948年末,解放军包围了国民党军队控制下的北平.梁思成因忧心古都北平的命运而夜不能寐.一天晚上,张奚若先生带着两名解放军来到清华园梁的住所,为攻占北平城做准备:万一与傅作义将军的和平谈判失败,不得不攻城时,要尽可能保护古建筑.他们摊开一张军用地图,请梁思成先生在地图上标出重要的古建筑,并划出禁止炮击的地区.这使他惊诧万分.他在感情上一下子就和共产党接近了.他们为解放军绘制了保护北京城文物建筑的图录.从此他坚信无疑,"这样的党,这样的军队,值得依赖,值得拥护."新中国成立后,他以建筑师的眼界和知识分子的良知,提出保留北京城墙,改造为环城公园绿带的规划设计方案,并提出北京市城市规划与未来发展方案,为传承民族建筑文化,前瞻性地提出:"我们这一代人对于祖先和子孙都负有保护文物建筑本身及其环境的责任,不容躲避." 新中国刚成立,梁思成以从未有过的热情和精神,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2.
李启松 《今传媒》2010,(2):77-79
对老生常谈,一般人是持否定态度的,也就是说,不该老生常谈,或是不该常谈老生。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老生谈得好、谈得新、谈得妙,还是值得提倡的。如果常谈能变换视角,推  相似文献   

3.
梁思成先生将古建筑视若瑰宝,为了古建筑艺术能够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为了古建筑能够永久保留倾尽了毕生心血。本文着力探讨梁思成先生对古建筑研究和保护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4.
《全国新书目》2013,(4):98-99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想改变一下自己或者自己的人生。我们吃得太多。我们抽烟。我们不锻炼身体。我们身陷错误的职业。我们花钱太多,攒钱太少。我们爱上不该爱的人。一些人想改变一些东西,一些人则想彻底改变他们的人生面貌。但我们能改变人生吗?如果能的话,该怎样做呢?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想改变一下自己或者自己的人生。我们吃得太多。我们抽烟。我们不锻炼身体。我  相似文献   

5.
会议报道一直是新闻界关注的一个难题,尤其对地方报来说,似乎都没解决好。读者反映报纸上的会议报道太多,办报人感叹报纸上的会议报道太多,甚至有的领导也认为报纸上的会议报道太多。既然太多,那就少登。上上下下,前前后后,不知为此呼吁了多少次!可呼吁归呼吁,会议报道仍不见减少。问题出在哪儿呢? 是把不该见报的会议见报了,还是原先的会议报道思路有偏差?若是让不该见报的见报了,又为什么压不住呢?若是思路有偏差,那么正确的思路应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正《梁思成心灵之旅》用资料梳理和档案曝光相结合的手段,以普及读物的形式,为梁思成建筑思想、政治思想的研究提供了一份材料,贡献了一点力量。梁思成的名字家喻户晓,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位建筑学家,都知道他曾为保护古城北京大声疾呼,但梁思成的建筑思想,尤其是政治理念,知之者  相似文献   

7.
2006年1月9日,梁思成34年祭日;2006年4月20日,梁思成105岁诞辰。已有人筹划梁思成纪念事宜。这位昔日国宝的死与生,又成了一个大可议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荧屏不该像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有人这样批评当今一些内容芜杂、质量低下的电视媒体。可见人们对电视台的滥与杂着实有点意见了。横观各地林林总总的荧屏画面,大致表现为以下四“筐”:一日“滥戏筐”。格斗凶杀,花街柳巷,吵吵闹闹,打情骂俏,什么小戏曲、大噱头部涌上屏幕。尤其是太多太多的古装戏,清朝人的长辫子缠得当代人喘不过气来。  相似文献   

9.
“建筑师”这个名词已开始渐渐为人熟悉,但要人们真正说得出名字的建筑师仍不会超过十个,如梁思成、林徽因、贝聿铭等等。能准确表述“建筑师”概念的人恐怕更少。1949年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当时的北京市市长聂荣臻将军,介绍建筑师的职业特征,指出建筑师不同于一  相似文献   

10.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4,(22):68-68
《梁思成、林徽因和我》 林洙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6月定价:42元 林洙曾经是梁思成的助手,后来成为他的第二任妻子。林洙在本书中回忆了她所认识的梁思成和林徽因,以及自己与梁思成从师生、同事到伴侣的转换。全书共有插图200余幅,其中许多关于梁思成及林徽因的照片及古建筑结构图等,都是首次与读者见面。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当日历翻到2009年9月9日,中国国家图书馆将迎来百岁诞辰.从1909年的京师图书馆到今天.中国国家图书馆伴随着祖国由弱到强的风风雨雨一路走来,一百年的沧桑,一百年的成长!我们需要缅怀的太多,我们需要珍藏的太多,我们需要总结的太多…….  相似文献   

12.
最优美的广告莫过于实实在在地做好产品,古话"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古人智慧的精华总结。在以"品牌"为名誉的背景下,太多的评奖,太多的创意,太多的渲染,使原本简单的东西失去了本真的意义。食品,就是让人吃的,除了充饥之外,还要对身体新陈代谢、正常生命活动有帮助,但是总是  相似文献   

13.
1954年9月初报社领导让我去访问著名教授梁思成,当时,虽说我年轻气盛、“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对访问梁思成仍有几分发怵。我知道,梁思成先生曾是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成员,是国际知名的建筑学家;他对我国古建筑有很深的  相似文献   

14.
“荧屏不该像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有人这样批评当今一些内容芜杂、质量低下的电视媒体。可见人们对电视台的滥与杂着实有点意见了。横观各地林林总总的荧屏画面,大致表现为以下四“筐”:一曰“滥戏筐”。格斗凶杀,花街柳巷,吵吵闹闹,打情骂俏,什么小戏曲、大噱头都涌上屏幕。尤其是太多太多的古装戏,清朝人的长辫子缠得当代人喘不过气来。二曰“广告筐”。性保健广告、煽情广告、醉酒广告、恐怖广告大模大样招摇过市,比比皆是,许多还出现在黄金时段。大连一个两岁男孩就因看了怪物喷火被空调熄灭成僵尸的广告而患上恐惧症。三…  相似文献   

15.
怀念丁一岚先生(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胜 《传媒》2003,(1):25-26
这之后,丁阿姨还给我介绍几位身居高位的老同志,或是邓拓当年的战友,或与邓拓一个时期有过较多的交往,或是对有关史料较熟悉的知情者。为了了解邓拓当年做党的地下工作的情况,丁阿姨引见我先后去找了三十年代在河南大学当系主任的罗章龙、河南大学地下党的负责人刘子厚等同志,她还介绍我去当年晋察冀时期同邓拓有过  相似文献   

16.
“荧屏不该像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有人这样批评当今一些容芜杂、质量低下的电视媒体。过去有人称“初级阶段是只筐”,结果让种种不良的落后的事物了“保护装”;后来又出现“大众文化是只筐”,致使“大蒜文化”、“大文化”甚至“绣鞋文化”、“沐浴文化”也有了“正统装”。如今这种“筐”罩到了方方正正的荧屏头上,可见人们对电视的滥与杂着实有意见了。纵观各地林林总总的荧屏画面,大致表现为以下四“筐”:一曰滥戏筐”。格斗凶杀,花街柳巷,吵吵闹闹,打情骂俏,什么小戏曲、大头都涌上屏幕。尤其是太多太多的古装戏,清朝人…  相似文献   

17.
文章所讲的叶先生的"细",并不含地域这一层因素在内,而是特指他为人行事之细。读先生的日记,或是感怀他的文章,常常使人惊叹莫名于他的细。编辑书稿之细,春风化雨之细,待人接物之细,可以说他的细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具的。但是,这种细,又决不让人同"琐屑、琐碎"一类的词联系在一起。个中缘由,实因这细中可见出大,细微之处可显出先生的真学问、真性情、真精神来。  相似文献   

18.
<正>1月12日,腊月二十一,连着几天的晴好天气结束了。正在家中休息的我,突然接到消息,恩师冯天瑜先生走了。啊?!不是说先生闯关成功,血氧饱和度已重回96%了么?可事实就是,冯先生真的永远离开了我们……冯天瑜教授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研究领域绝对顶尖的学者,是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史学家。他的离开,让太多人感到悲伤和惋惜。往事一幕幕……我自然不敢枉称为先生弟子,  相似文献   

19.
王琛 《兰台世界》2013,(25):158-159
本文主要从梁思成所处的时代背景、当时的建筑领域的发展等方面着手,简要介绍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这一学科的贡献以及他对中国古建筑的保护、研究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1948年年底,北平即将解放。远在美国的费正清夫妇给梁思成写信:"北平保不住了,共产党来了,看来台湾也不保险,还是把全家接到美国来吧?"梁思成轻松作答:"共产党也是中国人,也得要盖房子。我还是为新中国的建设出力吧。"1949年5月,梁思成被任命为解放后的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梁思成上任伊始就四处写信,邀请国内建筑专家来北京筹建国家建筑设计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