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积极掠夺伪蒙疆地区龙烟铁矿和大同煤矿的矿产资源。日本在“蒙疆”地区进行了广泛的矿业调查活动,满铁、“蒙疆联合委员会”等日本经济特务机构都参与了这种调查。日本把“蒙疆”地区龙烟铁矿的铁和大同煤矿的煤大量运往日本。此外,日本还残酷虐待“蒙疆”的中国矿工,造成中国矿工大批死亡。总之,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开采“蒙疆”矿藏,以支持其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2.
日本占领蒙疆地区后,为了长期有效地控制蒙疆地区,使蒙疆地区日本化,便直接插手伪蒙疆政权的留学教育,着力选派蒙古族学生和蒙古喇嘛赴日留学.蒙疆地区留日教育活动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全方位推动留日活动的开展;全过程贯彻奴化殖民教育宗旨;多方面安置留日毕业生.但随着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在伪蒙疆推行的留日奴化教育活动也全部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3.
刑事诉讼法是刑事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刑事诉讼法的哲学思想对其及刑事法有着重要的影响。法治化是一国现代化的必要内容,也是检验其现代化程度的标尺之一。法治化离不开刑事法的现代化,而刑事诉讼法对于刑事法而言,刑事法现代化对于一国的法治化而言,刑事诉讼法的研究对于法学的研究而言,都具有挑战意义与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回顾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并进行点评,认为宪法与刑事诉讼法关系的“两点论”强调了宪法的统治性,比较片面并缺乏个性化特征。因而提出在肯定宪法对刑事诉讼法统治性的前提下,提出刑事诉讼法是与宪法关系最为密切的部门法.是宪法权利最基本的保障法的宪法与刑事诉讼法关系新说。  相似文献   

5.
日本自1939年建立伪蒙疆政权后,在蒙疆地区原有鸦片种植基础上,大肆扩大种植面积,增加鸦片产量。自此,蒙疆鸦片完全为日本侵略者所控制。本文通过对1939-1942年蒙疆地区鸦片产量及配给政策的分析,说明蒙疆地区被日本完全控制后向日占区主要鸦片供给基地的转变过程,以揭露侵略者的丑恶本质。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内蒙西部和察南、晋北地区建立蒙疆政权,其首要目的是要把这一地区建成所谓“防共回廊”的一部分,为将来的对苏作战和将其势力向亚洲内陆地区扩张进而孤立中国做准备。但是,另一方面日本为了支持战争,需要掠夺战略资源,又要把蒙疆作为资源基地。这样,日本的蒙疆经济政策就出现矛盾,如果要建立所谓巩固的防共基地,就必须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经济体系,但如果要作为资源基地则是进行重点开发,建立掠夺型经济体制,并不需要考虑蒙疆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由于日本对于蒙疆战略地位的认识出现分歧和转变,日本统治蒙疆的经济政策动摇不定,最终还是采取了掠夺资源型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于97年1月1日正式施行,近几年来,社会各界普遍关注这部新修订基本法的贯彻实施状况。因此,本文就刑事诉讼法的实施情况做了深入的探讨,主要阐明了刑事诉讼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呼吁立法机关加快完善刑事诉讼法,以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民主化、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蒙疆银行是日本在蒙疆地区进行经济掠夺、搜刮侵略战争资源的经济中枢。同时,各伪自治政府管内在“一行主义”的前提下,合并原来察南、晋北、绥远的旧钱庄,分别成立了察南.晋北.蒙古三实业银行,进行一般普通商业银行的业务。蒙疆地区的金融机关由此形成了作为中央银行的蒙疆银行及下属三普通银行的格局,最终完成了金融机构上的一元化统制。  相似文献   

9.
日本在侵华过程中,在扶植伪蒙疆政权建立的同时,为毒化和拉拢亲日的少数民族青年学子,还居心叵测地开展蒙疆地区青年学子的留日教育,以加强日本与伪蒙疆政权之间的教育交往,并借此培植亲日势力以掩饰日本分裂蒙疆脱离中国的罪恶目的。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我们当前的司法考试与我校法学的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拟从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必要性,刑事诉讼法修改对司法考试的影响,刑事诉讼法修改对我校法学教学的影响三方面加以探析。  相似文献   

11.
在刑事程序法上,卧底侦查必须遵循特有的程序法则。卧底警察超越法律授权的范围获得的证据是否有效应从多方面进行评价。卧底警察身兼侦查官、证人、取证人等多重角色,在刑事诉讼中身份保密与上述角色必然存在冲突,卧底警察拒绝出庭作证需有合法合理的理由。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诉讼法修正的宪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单纯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正并不能有效解决我国刑事诉讼领域存在的既有问题。借鉴西方法治国家的通行做法并贯彻“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原则,要想在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正中真正体现人权保障的宪政精神,首先必须对我国有关宪法制度进行修正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姜福廷 《南平师专学报》2004,23(2):92-94,101
针对《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7条取消审查批捕阶段的刑事补充侦查的规定和有的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存在违法行使刑事补充侦查职权的问题,笔者在本文中就刑事补充侦查这一专门问题作了粗浅的研究与探讨,提出了取消审查批捕阶段的刑事补充侦查的规定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观点和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应如何正确行使刑事补充侦查职权等观点。  相似文献   

14.
单位犯罪诉讼程序立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证了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单位犯罪诉讼程序的必要性,认为用司法解释规定单位犯罪的程序是不合适的.在立法模式上,主张将单位犯罪的特别诉讼程序统一纳入刑事诉讼法典,采设专章的立法体例.对于应规定的内容诸如单位犯罪被告人的确定、诉讼代表人制度、有别于适用于自然人的强制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沉默权即“不被迫自证其罪的权利”。沉默权制度是世界刑事程序制度发展的方向 ,是走向文明的标志。确立沉默权 ,有利于民主和人权 ;有利于社会公正 ;有利于揭示全面案情。我国现在应该确立沉默权 ,而且也有一定的条件能够确立之。  相似文献   

16.
2012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新增了庭前会议制度,这是对保障庭审公平、提高诉讼效率所作的具体、细化规定,但仍不够完善,在司法实践中引发一些争议。在不违背立法者设计刑事庭前会议制度初衷的前提下,有必要对庭前会议的适用范围、会议的召集者与参加者、会议的启动方式、会议的效力等进一步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19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让律师享有了介入侦查的权利,但没有明确律师的法律地位和身份。此次新刑事诉讼法明确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身份和地位,增加了辩护人对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保障的规定,健全了侦查阶段法律援助制度,从而完善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制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解释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的美学思想,从传统美学领域探讨刑事诉讼美学存在的现实,揭示刑事诉讼美学的本质,研究刑事诉讼美学在诉讼的起源、主体、规范、礼仪、程序和结果等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诉法有关当事人质证权的规定从理论上讲可以包含被告人对质权的相关内容,但是与国际公约的规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而刑诉法及司法解释所确立的证人出庭制度在保障被告人对质权方面仍然重视不够、力度不足。应当明确确立严格意义上的作为被告人基本人权的对质权,并从保障被告人对质权的角度思考证人应当出庭与否的问题,以实现真实查明和权利保障、实体公正和正当程序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证人有作证的义务,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然而,诸多原因使证人及证人证言在刑事诉讼中缺乏规范性、法律性,导致在刑事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作证率非常低。本拟就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与原因,以及如何完善我国刑事证人出庭制度等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