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教学目的《今天我喂鸡》安排在小语第八册第四组课文里,是一篇阅读课文。本文选取了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极一般的事件为内容,学生不难读懂。但在教学时应扣紧本组教材“写”的训练重点,与讲读课文《饲养员赵大叔》比较,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及方法,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2.
《今天我喂鸡》是一篇习作例文。教这一课时,找把读和写的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并紧紧围绕这一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进行教学。教学中,我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之后,着重引导他们对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和怎样将其特点准确、生动表达出来这两点进行理解。以“喂食”为例:这一段共四个自然段,是作者描写最具体的一件事,也是观察最细致的地方。作者抓住几只鸡重点观察,写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这一段上下功夫,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观察和写作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喂鸡》是一篇习作例文。教学本课,担负着指导阅读和写作的双重任务。根据本课特点,教学时,可紧扣“喂”字这一题眼,弄清文题关系,有利于学生在整体上理解全文,把握文章中心。一、审题抓“喂”字,了解文章题旨揭示课题后,启发学生对题发问:①从课题看,文章主要写“我”做什么事?②作者通过写自己喂鸡的事,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喂鸡     
它们俩看见我把食物撒在地上,都跑过来抢着吃,一口气把地上的食物全吃光了。两只小鸡嗉子鼓鼓的,但还叽叽地叫着,又想去吃盒子里的。我想它俩吃得够多的了,都快走不动了,就捂上盒子。它俩一看我不让吃了,就开始着急,  相似文献   

5.
全国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从三年级起就编入了一定数量的习作例文。此类教材,隶属三类课文的阅读课文之列。它通俗易懂,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写作实际,易于接受。它和其它各类课文、读写例话、基础训练紧密相关:讲读课的读写知识,习作例文往往加以运用;读写例话、基础训练的内容又紧紧围绕着习作例文,加以编排。由此不难看出,习作例文担负着双重任务,既要指导学生阅读,更侧重于指导学生写  相似文献   

6.
阅读课文《今天我喂鸡》是一篇学生写自己做过的事情的习作。作者记叙了从早上喂鸡到中午捡蛋的事,表现了作者热爱集体劳动的思想感情。全课共9个自然段。第1、2自然段写打扫鸡栅。这一段不仅讲了作者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也讲了作者对鸡说了些什么话。第3、4自然段讲放鸡。先写鸡从窝里挤出来,再写鸡向食槽跑去,第五自然段写和食。第6至8自然段讲喂食的经过,着重讲了看到鸡吃食的情况。既写了整群鸡是怎么吃食的,又写了某只鸡是怎样吃食的。第9自然段写捡蛋。  相似文献   

7.
8.
9.
《科学课》2007,(10)
磁铁在小学生诸多玩具中经常出现,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研究内容之一。拜读了北京市密云县教研中心李伟臣老师执教的《磁铁的性质》一课,感触颇深,其折射出新课程新理念的几个亮点场景的确令人欣喜。下面就撷取其中的两处,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磁铁在小学生诸多玩具中经常出现,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研究内容之一。拜读了北京市密云县教研中心李伟臣老师执教的《磁铁的性质》一课,感触颇深,其折射出新课程新理念的几个亮点场景的确令人欣喜。下面就撷取其中的两处,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盆鲜花(出示名为“满天星”的菊花),你们喜欢吗? 生:(齐)喜欢。 师:你为什么喜欢? 生:因为它很好看。 生:它的叶子是碧绿的,花是黄色的,很漂亮。 生:这些黄色的花很鲜艳,所以我非常非常喜欢这盆花。 师:是啊,这盆花枝叶茂盛,花儿很鲜艳,小朋友很喜欢它,老师也非常喜欢它。可是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这么漂亮的鲜花是谁培育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12.
《关节》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六册中的第二课,是继《骨骼》之后指导学生认识人体的关节及其保健的课。针对当前我们偏远农村小学教学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这一课我是这样教的。 一、动作引入,激发兴趣 首先上课时在我板书出《关节》之后,我问学生“你们谁能说出你身上有哪些关节?”学生很为难。紧接着我笑着说:“说不出名称来,活动活动给老师看一看就行了。”这时,学生们有的摇头,有的屈臂、伸臂  相似文献   

13.
14.
根据本地有条件捕捉到各种昆虫的特点,我教《昆虫》一课采取了“看够、议够、玩够”的教法。 一、教学开始,首先让儿童分组“看”自己带来的虫子,自由地交流议论:它叫什么虫子,喜欢住什么地方、是怎样找到的……?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学生就虫子的形态、习性、身体上有趣的器官和功能等  相似文献   

15.
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有其课眼 ,抓住了课眼 ,就能赋于一堂课以生动的灵气。我在教学《最后一课》时 ,把“上课之前”这一部分的环境描写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其目的一是让学生学习捕捉环境描写中的言外意、画外音 ;二是环境描写的特色及作用。第一点教学完毕 ,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兴奋状态 ;他们从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见闻”中感受到普鲁士兵不仅在践踏阿尔萨斯美丽的国土 ,而且要奴役阿尔萨斯人的精神 ;“教室里不同寻常的气氛”又让同学们深切体会到阿尔萨斯人为了不当亡国奴而牢记祖国语言的决心。我便有意过渡到第二个教学目的 :“环境描…  相似文献   

16.
《放大镜》一课有三个不好解决的问题,而这三个问题又是本课的重点,通过试教、研究、修改,我找到了比较简单的解决办法。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认识放大镜的本质属性 放大镜的本质属性即镜片是边缘薄,中间厚,透明的物体,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感知水平,让学生直接用手摸、看镜片,学生很难  相似文献   

17.
《难忘的一课》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亲历了一堂台湾教师和学生认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教学时,教师如果恰当地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的品读中,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同时由此及彼,就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热爱祖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富强。为此,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程序: 一、整体感知,理清层次导课中,我紧扣题目设计提问:难忘的一课发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教师,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教学中不可能时时成功、处处成功,难免有失败的存在。毫无疑问,既成事实的失败,需要教师去发现、去反思,再采取补救措施,即“亡羊’’之后肯定要“补牢”。如何补牢则大有文章。  相似文献   

19.
周峥嵘 《湖北教育》2005,(12):44-45
《晚春》是韩愈诗歌中颇富奇趣的小品。诗文共四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相似文献   

20.
课前准备是重要的一环,发动学生自带金鱼,也可用别的鱼代替,教师也要准备一些,每个实验小组最好准备2~3条不同种类的鱼。 学生首先就会被这些色彩艳丽的金鱼迷住,急于知道这些金鱼的名字,金鱼吃什么?它是怎样游泳的?等等。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说出金鱼的名字,对照课本上的插图是否一样,实在说不出的,教师加以补充。 观察金鱼的整体特征,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得出:金鱼的种类很多,颜色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