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2.
论教育的产品属性、学校的市场化运作及教育市场化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7  
教育的间接效用具有部分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而个人和社会的教育目的,主要是获取教育的间接效用,因此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教育的产品属性不是由其生产或提供方式决定的,而是由其消费特征决定的。教育直接效用的排他性和竞争性特征,决定了学校可以市场化运作。但学校的市场化运作并不等于教育的市场化,学校的市场化运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一种微观生产方式,教育市场化则是社会对教育这种准公共产品的配置方式。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市场经济和加入WTO不等于教育必须市场化,不应改变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公益性视野下的英美教育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公益性的视角对英美教育的市场化改革进行了剖析,认为英美的教育市场化改革损害了社会公益性。本文从教育市场化改革损害价值型公益、加剧了教育不平等、破坏社会共同的价值基础和社会的凝聚力、扭曲教育的公益性目标等方面,具体论述了教育市场化改革对社会公益性的否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面临挑战的教育公益性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教育这种公共物品经过转化 ,是可以进入市场的 ,是可以通过市场来运作的。经过转化后的教育 ,尽管是以私人物品或者准私人物品的面貌出现 ,但仍应将它看作是一种市场化的公益行为 ,而不是纯私益的行为。现行法律所规定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并不是教育公益性所固有的性质 ,而是法律赋予它的一种外在性质 ,教育的公益性质并不必然排斥营利性行为的存在。当前我国的公共教育体制应当是一个多元化的体制 ,从事的是公益性事业。构成公共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应当是一种非政府的和非企业的社会组织 ,提供的是公共物品。由于教育的非垄断性质 ,这种公共物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私人物品或准私人物品来向社会提供。提供公共教育的机构可以是公益性机构 ,也可以是营利性机构  相似文献   

5.
公益性是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然而现实中人们容易对现代教育的公益性产生误读——忽视现代教育产品公共性、现代教育投资主体国家性、现代教育受益群体的整体性,从而阻碍教育的发展。深入理解公益性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明晰现代教育公益性特征已成为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民办教育分类管理背景下,提升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公益性迫在眉睫。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探析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实现的影响因素,发现公共价值目标是公益性实现的规范导向;公共价值感知是社会公众对公益性实现的主观评价;公共部门通过公共资源配置增强学校公共性,与市场力量共同影响学校公共管理制度,促使学校放弃部分办学自主权以获取实际影响力,更好实现公共利益。政府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要通过确立公共价值目标、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完善公共管理制度、注重公共价值感知等,共同促进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公益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一、学前教育是公共产品属性趋强的准公共产品社会产品根据其基本特性分为三类,即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其中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由于其受众的普遍性和受益的公共性,应纳入政府保障的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对不同类别的社会产品依据其公共性程度分别承担不同的保障与发展职责。教育整体而言属于公共产品,具有显著的公共性,满足...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教育个人收益的实证证据支持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论断,政府对教育具有财政投资责任.公共产品理论并不能论证一定要通过政府举办公立学校来实施教育.类似“教育券”的方式可将资助与办学分开.政府对教育的财政责任是由教育的产品属性决定的,并不因组织实施教育机构的体制不同而不同.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学校在体制方面各有利弊.历史上营利性教育总是以弥补传统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的真空的角色出现.国外营利性高等教育近二十年来获得较快的发展,但目前与非营利性高校在服务对象和教育内容方面重合不多.我国民办教育发展中存在营利动机和营利可能性,但现行的非营利政策使这种可能性被夸大.允许营利性学校和营利性教育正在成为政策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9.
非学历教育是终身教育理念中的重要环节,是构建学习型社会要素之一。公益性是其存在的根本,市场化运作是其发展的保障。高校要对非学历继续教育准确定位,整合自身优质资源,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努力寻求制度创新,保证市场化与公益性的平衡,促进非学历继续教育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回归公益性是治理影子教育野蛮生长的关键所在。影子教育作为文化传播活动具有天然的公益性,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具有承继的公益性,作为法律所规定的公益事业具有拟制的公益性。影子教育的公益性表现为办学目的非营利性、办学收益的不可分配性以及办学产品的社会有益性。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影子教育公益性,应以优化非营利性登记制度设计限定办学目的,以构建影子教育行政执法的协同机制规范办学过程,以建立健全影子教育产品质量评估监督机制提升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全球正兴起一场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浪潮。我们应根据高等教育的属性、特征及其与政府的经济关系和国际经验,理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权、责"关系,明确高等教育的投资主体。与此同时,要逐步建立多元筹资的运行机制,改善高校资源的运行效率,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公益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公益事业发展的现状、西方国家公益教育实践、青少年公益心的成长需求都表明了公益教育的时代价值,彰显公益教育已成为提升全民公益素养的一种期待。公益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生长点,也是有待拓展的教育领域之一,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是公益教育生长的母体,慈善公益教育、人际公益教育、环境公益教育、科学公益教育构成了公益教育的实践内容,践行公益是现代教育必须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公益性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应该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中国的现实国情与高等教育的功能体系决定必须把公益性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确保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大学自身必须彰显本色和强化责任,同时也亟待社会的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家及教育部领导提出要强化职业教育公益性,并关注职业教育公益性质实施的具体方略。开展集团化的职业教育,能够促进职业教育公益性的实现。本文对实施教育集团化,实现职业教育公益性的理论依据及可行性举措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已初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本文围绕师范教育收费与否的问题,运用公共财政的基本原理,阐明师范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论证师范教育收费的合理性,赞同师范教育收取学费,以调整师范教育的成本分担结构,促进师范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There are established links between education and well-being, and between poverty and education. This article draws on interviews with parents of school-aged children impacted by a policy in the UK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the ‘bedroom tax’. A critic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 to education is put forward, acknowledging the complex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ociopolitical factors and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益性包含教育的公共性和教育的公平性两方面。当前,我国在教育公益性上还面临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办学主体的趋利性、义务教育年限太短、政府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应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资源分配相对均衡、修改完善《义务教育法》,并制定《教育投入法》等方面促进教育的公益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产学研合作视角分析与高职教育公益性的实现形式。通过强化产学研合作政策保障,强化产学研合作政策保障,搭建信息沟通平台,构筑产业链上的合作教育,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最终实现以产学研为基础的高职教育公益性内涵实现。  相似文献   

20.
浅析西方国家福利经济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西方各“福利国家”对福利经济制度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各国的改革大都比较注意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对福利经济制度进行调整,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付出了经济增长率下降、失业率大幅度上升、贫富差距扩大、罢工增加等代价。而且,各国的福利经济制度改革出现了诸如公平与效率、福利经济制度的建立是根据“供给”还是“需求推动”、如何改进公共行政部门的低效率等问题。发达国家福利经济制度的改革对于我国福利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