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拟科技创新团队是一种新兴的组织形式,在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中被广泛采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团队文化对知识流动的作用以及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流动的文化障碍.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平衡模型分析了虚拟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跨文化适应状态和适应周期,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流动的文化管理机制和措施,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杨建超  尹洁  吴洁 《情报杂志》2012,31(8):182-187
增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时于提高组织学习能力、促进组织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来自于江苏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成员的136份有效问卷调查,从知识特性、情境特征、知识源特征、知识接收者特征四个方面,实证研究了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经过统计检验,验证了知识因果模糊性、学习文化、制度支持、知识源沟通编码能力、知识接收者沟通解码能力、吸收能力、团队规模、团队结构对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的显著性影响.通过识别关键影响因素,提供管理策略,以促进知识转移绩效和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3.
基于知识交流网络分析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治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团队组织方式较为松散,团队内部知识共享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首先构建了虚拟团队的知识交流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借助于社会网络的结构分析方法,形成虚拟团队知识共享治理框架,分别选取局部网络层次、整体网络层次的结构指标对虚拟团队知识共享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知识共享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虚拟团队的知识创新与互动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虚拟团队是实现知识创新的有效模式,而知识创新又是以知识交流为基础的。根据知识链的构成要素,对影响知识交流和创新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虚拟团队的知识交流模型;同时,对虚拟团队中知识转移的四阶段模式和知识创新过程作了相关性研究。最终得出虚拟团队中知识转化与互动性模型以及虚拟团队的知识创新模型。  相似文献   

5.
团队认知对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团队认知是团队知识共享的核心过程机制。本文主要从团队共享心智模型与交互记忆系统两个维度来考察团队认知对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并依据相关理论,从团队沟通以及团队虚拟性两方面构建了团队认知的前置因素,进而构建了本文的假设模型。最后,利用结构方程对假设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团队认知对团队知识共享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区域科技合作本质上是知识流动的过程,包括知识生产、知识集成和知识传播过程,由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组成。本文通过对知识流动内容、方向和成本3个方面分析,构建区域科技合作的知识流动关键影响因素。同时,从知识流动视角探索了区域科技合作知识流动过程的8个特点,并为区域科技合作工作提出了思考:区域科技战略决定了知识流动模式、知识流动阶段化发展;推进知识流动与人员流动、文化流动和平台建设相结合,有助于知识流动的高效集成;完善知识流动机制建设,实现知识流动的成本优化。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知识共享理论,将影响团队成员知识共享的因素划分为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构建了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模型.以建筑行业为例,以8个施工工地和1个建筑施工企业为样本,应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建筑施工项目团队知识共享的差异化影响.研究结论为企业提高知识共享程度,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科技工作者创业对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着重要意义。要推动科技工作者创业,首先要鼓励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拥有创业意愿。但当前对不同创业意愿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尚不充分。此研究将科技工作者的创业意愿区分为创新创业与普通创业意愿两类,并基于对九千名北京市科技工作者的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从个人层次、组织层次和社会层次分析了科技工作者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创新创业与普通创业是两种差别很大的创业意愿类型,那些拥有更为丰富的人力资本和更强的科研及转化能力的科技工作者,更有可能成为创新创业者,其创业意愿更多地受到事业发展和成功机会的驱动;而有普通创业意愿的科技工作者往往个人条件相对较差,更可能开展的是被动的“生存式”创业。主要结论和建议是应根据科技工作者的不同创业意愿,给予不同类型的政策支持,尤其要大力鼓励科技工作者开展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9.
虚拟团队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是新型的虚拟协作组织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虚拟团队是知识密集型组织,知识资源成为虚拟团队运营的根本要素,对知识的有效管理成为管理虚拟团队的关键,而知识地图是虚拟团队实现知识管理的有效工具。本文分析了知识地图在虚拟团队中的作用,提出并构建了基于虚拟团队的知识地图框架模型,解决了虚拟团队在知识共享方面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虚拟团队沟通影响因素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主要从团队成员工作的时间、空间和文化背景三个维度对虚拟团队进行分类,分别针对影响虚拟团队沟通的时间因素、空间因素和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由时间差、空间距离和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沟通挑战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科技接受模型研究创新科技产品采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引入信息来源和消费者创新性变量,提高模型的预测和解释能力.通过以3G手机为例证,收集数据验证模型有效性.研究结果揭示创新科技产品采用的组织与个体消费者行为差异,为以后的创新采用行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引入社会网络嵌入理论,分别从结构维度、关系维度以及认知维度三个方面探讨其对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并从虚拟团队组织的独特性出发,分析了社会网络嵌入各维度的前置因素,以此作为基础,构建了本研究的初始假设模型。  相似文献   

13.
虚拟团队沟通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从团队成员工作的时间、空间和文化背景三个维度对虚拟团队进行分类,分别针对影响虚拟团队沟通的时间因素、空间因素和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由时间差、空间距离和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沟通挑战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杨清清 《科学大众》2014,(1):154-155
本文结合国内外多数学者认同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知识源、知识接受者、知识本身特性和转移情景,以及南希·M·狄克逊的五种知识转移类型,提出了基于团队层次上的影响知识转移的概念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虚拟团队知识转移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娟茹  赵嵩正 《情报杂志》2007,26(5):104-105,108
虚拟团队是组织实现知识转移的有效组织模式。在分析并提出必要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团队知识转移博弈模型,探讨了虚拟团队进行持续知识转移的条件,分析了团队规模与持续知识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知识网络扩展学习的知识团队创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知识团队是组织执行创新性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同时它也是知识员工知识分享、整合和创造的基本单位.引入知识空间、知识链及知识链网络的概念,分析了知识工作者、知识链网络与知识团队的相互联系,并对基于创新性任务的知识链网络与知识型团队互动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张宝生  王晓红  陈浩 《科学学研究》2011,29(7):1056-1063
 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科研合作效率是团队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运用DEA模型的视窗分析和相关分析,将经费设施、人力资本、制度保障作为投入指标,合作深度、合作广度、合作提高为产出指标,以16个虚拟科技创新团队2004-2009年的调研数据为样本,对团队科研合作效率变化趋势、稳定性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合作时间的延长,团队科研合作的总体效率(TE)、纯技术效率(PE)具有波动上升的趋势,规模效率(SE)不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各团队效率稳定性存在较大差异;要提高SE应该从提高经费设施的相对产出入手,要提高PE应该从提高人力资本的相对产出入手,制度保障对TE、PE和SE都有影响,团队应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有序扩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引入社会网络镶嵌观点,从认知维度入手,探讨其对小微企业虚拟团队知识共享、协同创新的规律,并从小微企业虚拟团队的特性出发,分析社会网络镶嵌观点认知维度下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构建协同创新的假设模型,并展开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创新团队内的隐性知识共享——社会网络分析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总结创新团队组织行为的基础上,从知识管理角度分析了创新团队的隐性知识共享特点,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了影响创新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结构性要素和相关问题,最后针对这些结构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因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知识流动的桥梁——科技社团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瑞娜 《学会》2009,(3):31-34
科技社团最基本的属性是学术性,具有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跨学科的优势,还具有区别于其它组织的特性:中立性、权威性和高知识性。其特有的联络机制,对促进创新系统间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作用。科技团体可以在科技创新系统中建立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广泛联系,起到促进知识流动的桥梁作用。对于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