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于漪老师,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师》2011,(23):46
<正>编者按:于漪老师,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职。  相似文献   

3.
2011年11月5日下午.于漪老师从教六十周年庆祝活动暨“于漪教育视点丛书”首发式在上海远程教育集团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承办。  相似文献   

4.
计琳 《上海教育》2011,(2):10-11
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为师——"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作为上海首批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课几乎堂堂都是公开课,她关于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等理念被写入国家课程标准,她"教文育人"的教育思想更对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2月7日生,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于漪老师是语文教师的标杆,学习于漪就是要追求一种高境界的教学生命状态.她锐意创新,做学生精神世界的引导者;她对学生倾注了爱,并且满是智慧;她学无止境,精益求精地增强专业实力;她的课浑然天成,融进生活,触目所及皆语文.  相似文献   

7.
计琳 《上海教育》2010,(20):12-19
六十年前,非“科班”出身的她第一次走上了语文教育的讲台,从“不得门径”到“登堂入室”,倔强的她用“明灯相伴过午夜”的板凳功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三十年前,面对着动荡岁月中百废待兴的校园,面对着朋友声声“改行”的劝说,饱经风霜与创伤的她毅然选择重返讲台,因为她说:“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很多年前的一个九月,是我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我放弃了梦寐以求的继续求学之路,走上了三尺讲台。站在芳草萋萋的校园,我却泪流满面,我成了一个迷途的羔羊,找不到前行的方向。十八岁,该是五彩梦幻的,可是为什么我的眼里有这样多的迷茫?我抬头仰望湛蓝色的天宇,将泪水生生咽下。回转身,我已是笑容满面。我就那样微笑地面对着一群可爱的孩子,蹲下身,轻声询问他们的姓名和年纪。明媚的阳光照在身上,孩子  相似文献   

9.
10.
张庆 《江西教育》2009,(1):58-59
于漪老师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教学中信守的一个理念是“教育的质量.说到底就是教师的质量”。她认为教师的“一个肩膀挑着孩子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孩子的未来”。经约.我有幸拜访了已经是80岁高龄的于漪老师。于漪老师和蔼可亲.在说到教师和教育事业时仍然激情四溢.并且始终为她钟情一生的教育事业不遗余力地工作着、忙碌着。谈话中透出的她对学生的挚爱情怀,对事业的入迷钻研.对教育的深入思考……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教育》2014,(29):65
人物简介于漪,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先后在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上海市杨浦中学担任语文教师,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等职。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12.
爱美是人的天性.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生活中人们处处追求美.资讯发达的今天,媒体的强势使得偶像崇拜成为必然,未成年人是其主力军。偶像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甚至于不能分辨其中的假、丑、恶。究其原因是他们不明白美的深刻内涵.因此将美育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指导未成年人正确地欣赏、评价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就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相似文献   

13.
拜访于漪老师,是在一个清冷的冬日。于老师因为身体不适,曾住院治疗了一个月,刚刚出院。接到采访电话时,她便一口答应了。清香的绿茶,酸甜可口的橘子,于老师的屋子里充满春天的温暖。2011年于漪老师从教六十周年时,荣获复旦大学校长奖“杰出校友奖”。如今,她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依然牵挂着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4.
“墨驰思深,书香人明.”“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些熠熠生辉、启人心智的话语,是我在历时半年通读了于漪老师的《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之后,最深的几点感触.  相似文献   

15.
李百艳 《中国教师》2020,(3):123-125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漪老师"人民教育家"称号,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正式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于漪老师是基础教育领域唯一获此殊荣者。关于于漪老师的报道和研究已然非常丰富,然而,作为一线教师,总结向于漪老师学习的经历和体会,分析于漪老师专业更新与生命常青的教育人生特质,有助于在更深层次上获得教益。  相似文献   

16.
“让生命和使命结伴同行”,其中渗透着于漪老师崇高的人生追求和职业理想,也正是这种职业理想,形成了于漪老师一生奉献的内在驱动力、强烈的使命意识和高尚的师德与师魂。深入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中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惨烈的“5.12”大地震,让我们在那一刻,真切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生命的宝贵、生命的坚强。  相似文献   

18.
预习在语文教育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于漪老师的预习任务,重视文章核心的把握和教学重点的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提问,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界长期形成的理论和传统,也是现行统编教材预习要求的主旨。教师应充分吸收前人经验,利用好教材,做好预习指导。  相似文献   

19.
你可能不会相信,一个80岁的老人,仍然每天在为教育忙碌着,今天在北京参加研究生论文答辩,明天在上海的学术会议上做讲演,后天主持中国教育学会的大会……在他的日程表上,经常是这样满满当当的。有人说,他是一个慈祥的老人;有人说,他是一个博大的学者;有人说,他是一个精力旺盛、不知疲倦的教育家。他就是我崇敬的顾明远教授。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用生活的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生活资源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学语文,把语文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