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道德经     
《武当》2008,(6):1-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相似文献   

2.
鲁瑜 《收藏》2023,(2):58-61
<正>引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章为老子道论的核心,是理解老子思想的关键所在,也是历代学者争议较多的一章。历代有研究老子思想的学者数不胜数,对于老子的道论思想已有学者对此进行过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升 《武当》2014,(9):20-20
“太极”这个词最早见于《易传·系辞上传》。《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时,天地混沌,阴阳未分,称作“太极”,万物由此而生;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两仪”(即“阴阳”)生矣。此处提出了一个“一”分为“二”的宇宙创成说,“太极”即“一”,分出天地“阴阳”为“二”。老子在《道德经》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眇;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相似文献   

4.
道与内家拳     
詹锦泉 《武当》2012,(10):37-38
《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者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天得道则清,地得道则灵,万物得道则生旺,人得道则成仙。为此可以说,不论宇宙大道、天道、地道、人道都名道,顾名思义,其理可验:天圆地方,人头圆,脚底  相似文献   

5.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历经历史长河。至今仍为人们注目。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其以"道"诠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高级工艺美术师黄宝庆创作的寿山石雕《道家始祖——老子》,以自己的创作"悟道",通过寿山石雕新的表现手法,传达出当今寿山石雕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6.
胡鸿章 《武当》2005,(8):42-45
十三、特异功能和特异现象所谓特异现象,即是《道德经》中的静观和玄览景象。这些,我在前面几节里已有举述。所谓静观,《道德经》中有如下介绍:(1)“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一章)。意谓:当我祛除妄欲而入定时,观察到“道”是一种细微至极的粒子;识神隐退,元神的直觉感知,让我观察到“道”最后回归到“众妙之门”去了。  相似文献   

7.
龙泉宝剑     
相传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越国的欧冶子奉旨铸剑。他云游江南,遍访名山大川,后转到龙泉,见秦溪山旁湖水甘寒清冽,宜于铸剑,遂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作剑三枚,曰“龙渊”、“泰阿”、“工布”,献于楚王。楚王大悦,问为何取此剑名?大臣凤胡文回答:“欲知龙渊,观其状如登高山,临深渊;欲知泰阿,观其镢,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欲知工布,(?)从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见《越绝书》)自此龙泉宝剑名扬天下。  相似文献   

8.
《扬善半月刊》与《仙道月报》,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所出版的最早专门研究仙学学术、弘扬道家文化及振兴衰微道教的唯一学术性刊物。创办者乃当时上海翼化堂善书局主人——张竹铭师兄。 张竹铭幼即好道乐施,观三十年代上海乃至全国民族精神颓萎之现状,遂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对治之。适先师陈撄宁夫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提炼中华优秀武术文化精髓,融通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现代时间生物学,对传统武术四时观展开深入剖析。研究认为传统武术四时观在战国时期已初步形成,其不断发展受习武者对四时的生活感知和文化承袭、对康养之法与技击之道的孜孜追求、对天地之理乃至生命本源的终极追问所影响,展现出人性与天道贯通的哲学本质,以及顺天应时的生命和谐观、以时统空的生命时空观、无往不复的生命变易观、契之以节的生命节律观等内涵。时间生物学可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较好论证传统武术四时观的合理性,提出精准化、层次化、标准化的发展要求。新时代弘扬传统武术四时观,可从知识重建的维度发掘深层文化内涵,助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从伦理教育的角度彰显其内在精神追求,塑造习武者新的生命秩序;从置身世界的方式体验其安身安心之道,助力现代人找回内心安宁;从天人和谐的视野激活其文化认同价值,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生命关怀的立场承续其生命文化观念,促进现代人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桂宫列楹联,百行孝为先。文祖能行孝,馨香万万年。故其于一身,成道即成仙。成仙即成圣,成圣即兼贤。光明开日月,爱慕通地天。世人欲希孝,孝真百行原。虞舜百揆叙,孝在明扬前。周文百度贞,孝居令闻先。曾子贵三道,事亲独大焉。闵子冠四科,事母独殷然。古来多孝子,略略为敷宜。莫作孝典看,须作孝则观。或为米之负,或为羹之甘;或瞻云之白,或表衣之斑;  相似文献   

11.
胡海龙 《武当》2007,(3):23-24
当今社会,科学很重要,但科学并不是万能的。不仅科学如此,民主、法治、礼治、道德、经济、文化都不是万能的。这一点老子早就告诉过我们。《道德经》第一章开宗明义地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只有道、常道是万能的,而道是无形无象,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科学只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一部分。科学研究是人去做的,使用科学成果的也是人。人既不是万能的,科学当然也不是万能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多学科相互渗透,综合交叉,使体有科学面临着开拓性发展的趋势。我省大中学体育教师近五千人,为适应工作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都迫切要求迅速的提高业务水平。要开拓知识面,务求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只有挖掘学习潜力,才能充分发挥创造性自学才能。自学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孟子曾提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深之也。自深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自学是智力开发的一种有效途径,应  相似文献   

13.
孙燕玮  孙波 《健身科学》2012,(10):14-15
道家理论与老子的《道德经》有关。老子的哲学是“道”的哲学,而不是“器”的哲学。如果在层次上混淆,很容易导致解释上的困难和荒谬。老子指出在“太极”之上的“气”,吾不知其名,强字日道,是对“先天”和“后天”的表达。“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以及“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是对两种物质层次的分类,是说明“气”物质对万物的内部控制作用的表达。“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复观。夫物芸芸,各复归根”和“虚其心,实其腹”,强调了在修炼状态下返观,看到万物的“气化”及其“象”,从内部联系归人到“气”的精微物质。。实际上儒释道三家都是以“气”如何对万物的内部控制和内部联系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如果脱离了对“气”物质的实践,就缺乏根据来理解“道”的学问。事实上道家炼丹虽与道教发生过联系,但主要散见于民间。道家的理论,渗透于传统科学各个分支。因此,道家内丹术也就成为各个分支研究学问、保障技术的基本内功。  相似文献   

14.
如果没有比照,永远得不到真切的答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没有拂晓,无所谓黄昏;如果没有光明,无所谓黄昏。如果没有李昌镐,我们无法知道围棋世界冠军究竟可以多么年轻。1992年1月27日,“少年姜太公”李昌镐五段在第三届东洋证券杯世界围棋赛决赛第五局  相似文献   

15.
《小时代2》于近日上映,目前虽然未能重演《小时代1》的疯狂票房,首日全国排片率及零点首映票房均低于《小时代1》。"你做什么样的事,就定义了你是什么样的人"、"电影本来就是造梦的",郭敬明的这句话其实是解读其导演处女作、乃至文字的钥匙。十数年来他以文字和成功搭建了另一个时空,那里的青春或许与现实不符,却让他和拥趸深陷其中。这个"国"虽似岛却不孤独,因为它不在百花深处在闹市。本期《阳光体育——新跃》杂志联合<<凤凰网·非常道>>独家专访中国这位备受争议的"80后"导演及作家。(注:凤凰网·非常道主持人为何东。)  相似文献   

16.
曹英峰 《精武》2006,(2):19-21
前部易筋经十二式,虽注重气力相随,但以力为主,刚多柔少,即以力行气之法。练习成功之后,虽可气力相随,但欲其遍及全身,而无所阻,尚难如愿以偿。欲达到此种境界,必须续练此后部,但不能入手即练后部,因此部功夫,完全注重运行气力于肌内,以充实全身筋肉,而不在增加实力。所以实力不足之人,即算强练,其效也甚微。先练前部再练后部,于纯柔之中求运行之道,易于入手,且收效神速。  相似文献   

17.
黄国钧 《健身科学》2010,(10):11-11
入静是儒释道医各家都很重视的养生方法。广成子授黄帝以长生之道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可长生”(《庄子·在岩》)。老子继承了黄帝的养生观,在《道德经》中强调“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为修道根本。佛家主禅定,  相似文献   

18.
王月江 《收藏》2015,(5):124-133
什么是菩提子 菩提是梵语bodhi的音译,释迦牟尼佛曾经在菩提树下得道。“菩提”便有了觉悟、智慧之意,用以指人忽然开悟,达到了看破俗欲、超凡脱俗的境界。近年来的古玩市场上,门槛最低且销售最多的手串产品莫过于各种菩提子,随便一家文玩市场或是古玩商铺,基本都可看到各种大小、形状的被冠以“某某菩提子”之名的串饰在销售。  相似文献   

19.
孔德 《武当》2012,(3):53-54
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日夷,听之不闻名日希,抟之不得名目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名道纪。【释解】本章是老子在讲参同式地修道体验和感悟。修道是以后天返先天的生命修为过程。什么叫以后天返先天?就是将后天具有的感知思维一概不用,一任先天的本能发挥作用。这种状况类似于胎  相似文献   

20.
佚名 《武当》2005,(10)
我国古代中医保健养生侧重生理养生;近代主要讲生理和心理养生;当代则特别强调生理、心理和哲理养生。这“三理”养生,反映了中医养生不同层次的三种效应观。第一层是生理养生。古人养生,注重四道:一是动养之道,就是适度锻炼,可活动筋骨,疏通气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