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宏东 《湖南教育》2007,(10):42-42
近几年,笔者竟然发现语言权威专家,甚至中学语文教材都使用这样的句式。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顾之川写的《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一段说明:“……亲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向沙漠进军》开篇第一句就是:“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最××的之一”这种句式合理吗?  相似文献   

2.
在古今汉语中,“一”都是数词,但是它的用法相当灵活,除了作数词以外,作动词、副词的用例也比较常见。一般《现代汉语》教科书在讲解复句,特别是紧缩复句的时候,都要提到“一……就………”的句式。在这类句子中,“一……就……”所关联的两个部分,有的是顺承关系,如:“鹅一看见他,就伸长脖子围着他转。”有的是条件关系,如:“他一来,就开会。”其实,这种句式也是从古代汉语发展形成的。古代汉语中,“一触即发”、“一拍即合”至今还有极强的生命力。“一……就……”的句式跟它们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3.
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经常听到或见到“非……不可”与“如何不如何两可”的句式。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不容易理解这样的句式,所以用起来也就容易出毛病。先说“非……不可”。“非……不可”是一个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句式。用这样的句式表达思想,比用直接肯定的句式更加坚决有力。因此,恰当运用,可以增强表达效果。毛主席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活》一文中,在谈到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时说:“要彻底地解决  相似文献   

4.
再论“何以……为”句式李春玲关于古汉语中的“何以……为”句式,历来争议颇多,对于这种句式末尾“为”字的词性,主要有两种意见:1.语气词.以杨树达(《词诠》)、刘淇(《助宇辨略》)、王引之(《经传释词》)、杨伯峻(《市汉语虚词》)等为代表。这种观点影响...  相似文献   

5.
“何以……为”与“何……之为”是文言文中两种不同的反问句式,二者外形相似而语义、语法结构相异,不能混为一谈。先说“何以……为”的句式。这种句式有时可以略加变化,成为“何……为”、“何故……为”、“何以为”、“奚以……为”、“曷……为”等。请看下面三个例句:①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相似文献   

6.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载林海权同志《“……孰与……”的两种基本句式试析》一文。此文比较全面的列举了由“孰与”组成的几种基本句式,以及稍有变异的句式,对古汉语的学习和研究很有裨益。文章的基本内容是:“探讨‘孰与’连用在不同句式中的词性以及它们在句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解决‘……孰与……’两种基本句式的句法分析问题””笔者以为对这个基本内容的解说尚可商讨,特申述管见就教。上式两种基本句式,即下引的甲式和乙式,用以联系对比的是丙式。下面是林文对三种句式的句法结构和词性的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7.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这样一个非常经典的句式,通过反复品味和认真分析,可以看出该句式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充分有序地列举并引出某处的景物和趣味。这个句式由低到高,由静到动,充分有序地将景物列举和引出,即:先用一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中的“者”字句式,是古代汉语中的固定句式之一,在文中充当一定的句子成分。分清这些句式,有助于提高古文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现将“者”字结构的几种句式介绍如下。一、“名词 者”字句式。相当于“……的(人)”,它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1.北山愚公者。《愚公移山》(译文)北山下有一个叫愚公的人。2.前者呼,后者应。《醉翁亭记》(译文)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答应。  相似文献   

9.
1.“既然……就……”表示推断性因果关系,是推断句的代表句式。例如:①二奎既然能把房门的钥匙给她,就很可能把我的打算告诉她。(毛志成《小镇风情》,《当代》1983年第3期244页)“既然”有时说成“既”:②既拿来,我就不再拿回去。(常庚两《深山新喜》,《长城》1982年第1期147页)后分句里,“就”常跟“那么”之类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字被动句是古汉语常用的被动句之一,格式众多,“为……所…”式是其代表句式。本文以《史记》作为我们考察的对象,探求“为……所…”式在该时期的结构特点,以及“为”、“所”的词性,并对该式的演变与发展情况做了粗略的概括。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寓言二则·刻舟求剑》和《(论语)八则》中都有“不亦……乎”的句式。对此,同册教参第44页“重点难点集释”的说明是:“这种句式,古代汉语中常用来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因为是习惯用法.就应当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不必单独理解其中的‘亦’究竟是相当于连词.还是一个加强语气的词。‘不亦惑乎’应当译为‘不是很糊涂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张健全 《山东教育》2003,(16):26-26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如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日常教学中我归纳出的方法大致有:一、抓住重点句式不同的思想感情,往往选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如,《桂林山水》一课,作者为表达自己对桂林山水的赞叹之情,运用了两组感叹句式:“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另一组是:“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哪……”为表达董存瑞勇敢、坚定、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运用…  相似文献   

13.
《中语参》(2004年3期)刊发了江苏徐学珍老师的一篇短《“最……之一”说得通吗?》。在这篇短中,徐老师以苏教版《向沙漠进军》一中的“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一句为例,说明“最……之一”合用是错误的,它违背了词典“最”字的意义,“既不合逻辑也不符合语法”。笔认为,徐老师的这个结论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4.
病句浅析     
谈“比……更好”‘比……更好’表示同类事物的比较,可写为“A比B更好”这样的句式。前提是A和B本来都‘好’,只不过A与B比较起来,A比B好上加好——“更好”。如果B本来就“不好”,就不能用这个句式。“更好”显然是表示好的程度又进一层。但是请看下面的例句: 他(指陈毅同志——笔者注)气壮山河地宣布我党入城后各项政策,揭露了各种反动谣言,宣布我们不仅打败了敌军,而且要继续打击各种反革命势力,把上海治理得比旧上海更好。”(《文汇报》1979年5月25日第二版《回忆随陈毅同志进驻上海》)  相似文献   

15.
谈“阿所”     
一《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曰:‘客何所为?’”“何所为”在这里询问事物,意思是“能干什么”。这“何所为”是古代汉语的一种表示询问的习惯句式。这种习惯句式通常用“何所……”来表示。过去的语法书一般认为“何所……”这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骨干教师在杭州某中学举行观摩课。教学《山中访友》(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七年级上册)。执教者以“学贵于思,思贵于疑”开篇导读,指导学生朗读,然后设问:“读后你最想知道什么?”接着选择三个句式让学生分组讨论:“我知道了……”(与文本对话),“我体会到……”(与心灵对话),“我学会了……”(与他人对话)。讨论后又归纳出一个共同问题:“怎样交友,交友何为?”  相似文献   

17.
中国音乐     
《音乐世界》2020,(1):10-19
“当今世界最优秀的前十名女歌唱家之一”和慧近期在京一展歌喉“人们能期待的最好的蝴蝶夫人”“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阿伊达”“当今世界最优秀的前十名女歌唱家之—”--每当提及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和慧,世界各地的媒体从不吝惜赞美之词。2020年1月4日,和慧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独唱音乐会,带来了《图兰朵》《唐·卡洛斯》《游吟诗人》《艺术家的生涯》等歌剧中的经典选段。  相似文献   

18.
质疑"最××的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笔者竟然发现语言权威专家,甚至中学语文教材都使用这样的句式。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顾之川写的《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一段说明":……亲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向沙漠进军》开篇第一句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高语第三册《言常用句式》一在谈及定语后置一类句式时,将“缙绅而能不易其志”作为典型例句列举,并在括号内注明其正常语序为“能不易其志之缙绅”。而《教师教学用书》在《五人墓碑记》中归结“而”的用法时,又说“……一是表示前后词语的转折关系,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这就让人犯糊涂,孰是孰非呢?  相似文献   

20.
明代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中的被动句式,主要有“被”字式、“吃”字式、“为”字式、“于”字式和“所”字式。在对《二拍》中的被动句式进行了穷尽性统计与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它们的特点,从中可以看到明代被动句式是中古时期被动句式过渡到现代汉语被动句式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