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课运动量的变化要引起人体需氧量的变化,它通过心脏活动的变化反映出来,运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脉搏频率的快慢。因此,把测量脉搏频率的变化作为评定体育课运动量的方法,是简便、可靠的。但是,只把测量的数据单个地或者绘成脉搏变化曲线图进行评定,尚不能做到客观、准确。因为,实际测量的脉搏曲线是一条不规则的曲线,从图中难以直观地确定体育课的运动量大小。同时,也不能以某一次脉搏频率达  相似文献   

2.
要使体育课的运动量能适应学生的身体情况,就要有一种较好的测定体育课学生脉搏的方法。目前,仪器测定还不普及,在一般学校中仍采用测脉搏法,也就是“定时测定法”。“定时测定法”是指在规定等时时间内对参加体育课的某学生进行单位时间的脉搏测定,来分析这堂课运动量的大小。一般有五分钟、三分钟和两  相似文献   

3.
心率是心脏活动的生理指标之一,由于测量简便而实用,又能较客观地、灵敏地反映运动量对人体的影响,反映体育课的密度、强度,所以目前以心率指标来评论体育课的运动量和负荷强度已被普遍采用。因此,正确认识体育课的平均心率指标的基本规律,对于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量,提高各级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体育界不少同志对此作了大量的凋查研究,发表了不少有关这方面的沦文,同时用平均心率作为衡定运动强度  相似文献   

4.
脉搏是衡量人体机能状况的一项重要生理指标。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通过测定脉搏,可以及时反映体育课或训练课的密度、强度和不同运动量对人体的影响程度,有效地评价学生或运动员的健康状况、心血管功能水平、训练程度和锻炼效果等。所以,作为体育教师和教练员,深入了解脉搏测量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有助于教学质量和训练水平的提高,为此,本文汇集有关资料,就脉搏测量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的实际应用及应用方法作以简要介绍,供大家参考。 一、用脉搏评价学生或运动员的体质状况 脉搏是血管壁随心脏的舒、缩而产生的有规律  相似文献   

5.
评价体育课运动量一般运用计算课的平均心率的方法。计算课的平均心率有两种方法。一是点算法,即用测得的脉搏频率直接计算;一是面算法,即用求面积方法计算。目前,多以面算法为主,因为面算法较全面反映课的运动量。用面算法计算,一般要经过三个计算过程: 一、求各区生理负荷量之总和,其公式:  相似文献   

6.
一、任务与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对中小学体育课密度、运动量的研究比较重视。但是,迄今为止,从国内外有关资料来看,在如何评定体育课运动量大小的方法和合理安排体育课密度、运动量的指标上,还是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认识,特别是在中小学体育课中,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性別特征和不同的教材项目,反映在密度、运动量上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  相似文献   

7.
从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出发来检查分析一堂体育课的效果,往往以两基教学、运动密度,生理负荷(简易方法用心率曲线)三个主要因素来探讨研究。 运动量是作为一种力的表现形式,是在人的外部所能见到的;而心率变化则是一定的运动量作用于人体后所反映的生理负荷,促使人体机能起适应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学校体育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体育教学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中心环节,所以体育课要有适宜运动量,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因此,上体育课时,体育教师都十分注意,如何根据课的任务、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等,合理地安排好课的运动负荷。而人们也常常把运动负荷作为评定体育课质量,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体育课的运动负荷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许多评定负荷的指标,其中,以平均心率和运动量指数为最常用的两个指标。但实践中,我们发觉这两个指标是存在差异的。到底用那个指标更可靠些?本文就是为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的。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测定和评定体育课的运动量,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及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加速学校体育科学化的进程,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目前普遍采用的心率测定法中,体育课的平均心率是测定和评定运动量的一个重要数据指标。为了求得它,需要测试者做一系列繁锁和复杂的测试及换算工作。在测试的过程中,一定程度地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另外,体育教师本人在授课的同时,又无法胜任繁锁地测试工作。因而使探索体育课运动量的科学规律的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能找到一种简单易行的测算方法,使广大体育教师在自  相似文献   

10.
根据某些生理、生化指标来客观地评定运动量的大小,是当前运动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评定运动量大小的生理、生化和医学指标虽不少,但运用于男子短跑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指标除脉搏、血压、体重外,对尿旦白、血色素指标研究较少;对运动后即刻男子短跑运动员心电图的研究更少。本文应用脉搏、血压、肺活量、尿旦白、血色素和心电图等生理生化指标,探讨男子短跑运动员在冬训期间不同负荷量和不同负荷内容训练影响下,机体内产生的规律性变化,协助教练员更好地完成运动训练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 合理安排体育课的密度和运动量,是衡量体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当前体育课密度和运动量的测定,由于方法不规范,衡量的尺度不统一,因而使测定的结果差异很大。因此,如何客观、准确地测定体育课的密度和运动量,就成了一个需要很好地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心率是灵敏地反映人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且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它是目前我国广大体育工作者作为研究学生体育课不同练习的运动强度和适宜生理负荷量,以及评价运动训练或体育课运动量的重要方法。本文根据对北京市174中学及铁道附中的153名13岁至17岁男女生在定量负荷下心率的变化情况,用间接法推算其能量消耗,探讨中学生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学生身心健康,体育教师不能只负责一阵子,而是要负责一辈子。运动生理学认为,肌肉活动时必然引起心血管系统循环的加强。肌肉活动强度愈大,心率即脉搏频率愈快。因此,常用脉搏数的变化情况来衡量体育课项目安排是否适当, 观察学生身体状况与运动量是否相适应,达到课堂教学既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又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课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在体育教学日趋科学化、规范化的今天,体育课运动量的合理安排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运动量就是学生做练习时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它与运动的强度和密度成正比。运动生理学表明:“机体对刺激作用的反应从属于所受刺激的性质、强度和密度。弱的刺激不能引起机体功能的变化,而太强的刺激则有破  相似文献   

15.
体育课运动量的安排是否科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了解和掌握运动量曲线的趋势,使之符合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据有关资料和教学实践中的观察,中、小学体育课运动量曲线基本上可分六种类型: 第一种:早峰型(如图1) 运动量曲线的高峰出现在课的前半部,呈现出先高后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12分钟跑本是运动员体能测试中评价训练水平和体能的重要指标,但由于它作为有氧代谢运动的典型锻炼活动,花费时间不长,运动量适宜且可自行掌握,近年来逐渐成为一项深受大众喜爱的健身活动。 12分钟跑的理论根据是当人体达到最大心输出量的运动强度时,训练效果最好。其创始人美国运动医学专家肯尼斯·库珀博士认为,如果以脉搏数为指标,那么用接近极限运动时的脉搏次数(MHR)减去安静时脉搏数(RHR),然后乘以70%,再加上安静时的脉搏数,此时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体育课运动量过小,就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运动量过大又会引起过度疲劳,影响学生的文化学习。因此,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强度、密度、时间和数量,是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能、技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对高校体育课运动量的安排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体育课的运动量是指体育课安排的身体练习对学生生理影响的大小。它是衡量一节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效果如何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运动量过小,就不能有效地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学生的体质;如果运动量过大,就会造成学生的过度疲劳,易发生伤害事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那么怎样安排体育课的运动量才算合理呢? 一、运动量的安排要根据中学生机体活动能力的规律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各器官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运动量安排的合里与否会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发育和运动成績的提高,尤其对中学生身体发育及健康之影响更为显著。所以在中学体育課中合理地安排运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合理安排运动量,至今沒有一个絕对客观的指标。目前也缺少有关中学体育課运动量之实驗材料。此問題是体育教学中一个重要而又异常复杂的問題。为此,我們在黄石市一、二、三中对初高中体育課做了一定数量的测定,发現了一些問題。二、测定方法在测定过程中曾企图利用血压、脉搏、呼吸三項生理指标,用简化方法(只在課中几个主要阶段进行測定)和定时方法进行測定。結果我們发現,这两种測定方法均不适用于中学体育課运动量之測定,用此两种方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教学中是注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还是注重“三基”教学?对这个问题在认识上和实践上都有较大分歧。有不少教师认为,只要使学生得到充分锻炼,运动量适当,就是一堂好的体育课。这些教师在体育课中特别注重运动量,甚至以运动量作为衡量一堂体育课是否成功的标准。他们不是根据大纲规定的教材内容去组织教学,而是以能吸引学生,能加大运动量为安排内容的依据,使体育课成了进行体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