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说到向孩子学习,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学习孩子的优点。不错,孩子纯洁的心灵、丰富的情感,朝气蓬勃的生命力,不拘一格的思维方式,的确能让成人重新思考和对待世界与人生。但我们可能忽略了另外一种学习:向孩子的缺点学习。缺点也可以学习吗?是的。因为孩子生活在成人世界中,他们的思想言行无不深深打上成人的烙印。他们身上的许多缺点往往反映出社会的不足和成人教育方式的失误。向孩子的缺点学习就是要从孩子的缺点中反思整个社会和我们的教育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造自己和社会,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更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使自己…  相似文献   

2.
暮雪 《家长》2012,(2):61-61,65
在生活中,大多数家长都会以一副高高在上的成人心态教育孩子。然而,很少有家长知道,适当地向孩子"示弱",更能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增进与孩子的情感交流。"示弱效应"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心理效应,多应用在各类组织中的领导与下属之间。"  相似文献   

3.
稿源采珠     
湖北叶晓燕谈有一本风靡教育界、充满崭新理念的书——《向孩子学习》,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现代社会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社会;现代教育是两代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向孩子学习是成年人真正成熟于睿智的标志。是的,由于成长环境的开放和接受教育途径的多向,今天的孩子对各种新事物、新知识的了解可能比成年人更为敏捷和广泛,使他们拥有了超过成人对信息的掌握方式和对事物的理解途径。他们没有旧观念、旧模式的束缚,常常表达出不同于成人的看法。他们凭着对新文化的敏感、认同以及接受能力的优势,更显示出一种学习的自然与活力。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  相似文献   

4.
暮雪 《家长》2012,(Z1):61+65
在生活中,大多数家长都会以一副高高在上的成人心态教育孩子。然而,很少有家长知道,适当地向孩子"示弱",更能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增进与孩子的情感交流。"示弱效应"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心理效应,多应用在各类组织中的领导与下属之间。"示弱效应"是指如果领导能够放下  相似文献   

5.
父母离异与孩子的适应指导●父母应尽早摆脱婚姻破裂的消极感受,积极关注孩子,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向孩子解释父母离婚比勉强在一起更好,并尽量坦诚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强调这不是孩子的错。●向孩子保证父母仍然爱他,并与孩子商量他与父亲或母亲相处时间及受哪一方监护。●不在孩子面前数落对方,不要迫使孩子表现他和父亲或母亲站在一边。父母再婚与孩子的适应指导●父母再婚前应告诉孩子,并解释这一决定的理由,对孩子的疑问给以合理解释。●向孩子保证父亲(母亲)以后仍会像原来那样爱他,消除孩子对被遗弃的担心。●告诉孩子新来…  相似文献   

6.
一、首先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留心使孩子学着去做。二、给孩子一个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主要供孩子学习和玩耍。不要因孩子房间里或桌面上很乱而责骂他。三、向孩子提供一些健康向上的书籍和学习材料。定时为孩子读点东西,让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四、抽空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玩。适当给孩子买一些他喜欢的玩具,并和他一起玩。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报》登载著名作家梁晓声谈教子的一篇文章,笔者很受感慨,原以为名人希望孩子“青出于蓝胜于蓝”,而梁晓声对孩子的成长期望却是顺其自然,物尽所能。尤为可贵的是梁晓声不为名望所累,放下“架子”同孩子聊天,同孩子交流,向孩子学习——同孩子聊天,也许只要有一点民主意识的家长都能做到。但同孩子交流,向孩子学习,可能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认同。原来人们不是惯有一种“家长作风”的说法吗?这就是说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摆着一副威严的教育者的面孔,对待孩子武断专横,根本不听取孩子的意  相似文献   

8.
刘科 《考试周刊》2013,(70):192-192
<正>一、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有意识地向孩子讲解一些安全常识。与其事后教育,不如防患于未然。家长在向孩子提出一些安全规则时,应耐心地讲清原因。许多家长只知道给孩子定下种种清规戒律,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却懒于对这些限制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孩子没有理解家长不允许自己这样做的理由,认识不到这样做的危险性,一旦成人不在身边,在好奇心  相似文献   

9.
爱轻拍孩子的肩,临睡前给孩子一个吻,与孩子道别时跟他挥挥手,孩子回家时给他一个问候,这些都是在向孩子表达“我爱你”。当他疲倦或者萎靡不振时,抱一抱他,给他一些爱抚,利用照料孩子睡觉、吃饭和玩耍的时间来增强你与孩子的亲密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关父母学习的话题逐渐多了起来,向孩子学习、终身学习、做学习型父母……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还专门规定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面对在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包围中长大的孩子,越来越多的父母们意识到自我学习、自我成长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做一个明智的学习者,成为现代社会当好父母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1.
家长,是对下辈人而言的年龄较长者。当家长是身心健全的人时,法律就赋予他具有抚养、教育自己子女的权利和义务。这种能力绝不是像其他生理功能与生俱来的,必须不断学习方可获得。这样的话,父母们在教子过程中出现失误与错误是在所难免的。犯了错误,改正错误就是好家长,这个道理有很多家长不是不懂,但就是不做。好多家长在单位可以向领导、同事认错,在家里向孩子认错,无论如何是使不得的。须知,敢于向孩子承认过失的家长,只能使他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愈高大。这位父亲诚挚的反省,的确使我起敬。  相似文献   

12.
笑林 《今日教育》2007,(1S):61-61
大凡天下父母.谁也不敢保证他对孩子的批评永远正确。通常情况是:父母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错怪了孩子,却不肯向孩子认错.一些父母甚至认为,向孩子道歉有失脸面,会损害自己的权威.  相似文献   

13.
爱轻拍孩子的肩,临睡前给孩子一个吻;与孩子道别时跟他挥挥手;孩子回家时给他一个问候,这些都是在向孩子表达“我爱你”。当他疲倦或萎靡不振时,抱一抱他,给他一些爱抚,利用照料孩子睡觉、吃饭和玩耍的时间来增强你与孩子的亲密感。  相似文献   

14.
家教文萃     
培养幸福儿童的八个忠告1.向孩子表明爱心要经常向孩子表示你很爱他,这是儿童最基本的需要之一,而且可以使儿童自信地成长并使他们感到安全。2.按照儿童心理描述世界没有比同孩子一起散步更好的方式了,这是与他一起分享幸福和帮助他了解世界的最好时机。在同他一起玩耍的时候,向他讲述在路上遇到的一切。给他们解释这是什么,以及这是怎么形成的。如果孩子想要讲述一段故事,大人要耐心听取,而且要让他感觉到你在认真地听他所说的一切。3.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如果可能的话,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每一个举动,这样可能表明你对他的行为很感兴趣。如果…  相似文献   

15.
博览     
向孩子学习社会化是双向的 ,大人可以“化”孩子 ,孩子也可以“化”大人。从反向社会化的角度说向孩子学习 ,是学习孩子的优点 ,受其积极的影响 ,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在成年人看来是不成熟的社会性 ,如孩子的童真 ,原生命形态中尚未受到污染的美好品质 ;二是孩子正在发展的社会性 ,特别是那些符合时代精神的社会性 ,具体有10方面———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 ;主体性增强 ;平等意识和批判精神增强 ;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公民意识较强并热心社会活动 ;比成人更易接受环保意识 ;价值判断求“实” ;做事认真 ;休闲态度积极 ;兴趣爱好…  相似文献   

16.
闫蕾 《考试周刊》2011,(81):236-236
绘本,又称"图画书"。由于它画面丰富、形象鲜明,在向孩子叙述故事的同时,也向孩子传达了一些简单的生活哲理,丰富了孩子的认知经验,因此近年来受到家长和幼儿教师的推崇。作者对如何选择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绘本,如何展开绘本阅读,从而优化绘本的教育功能,使绘本成为孩子的重要生活方式,让孩子享受书香童年这一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17.
1.向孩子表明爱心要经常向孩子表示你很爱他,这是儿童最基本的需要之一,而且可以使儿童自信地成长并让他们感到安全。2.按照儿童心理描述世界没有比同孩子一起散步更好的方式了,这是与他一起分享幸福和帮助他了解世界的最好时机。在同他一起玩耍的时候,向他讲述在路上遇到的一切。给他们解释这是什么,以及这是怎么形成的。如果孩子想要讲述一段故事,大人要耐心听取,而且要让他感觉到你在认真地听他所说的一切。3.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如果可能的话,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每一个举动,这样可能表明你对他的行为很感兴趣。如果他想要你和他一起玩小汽…  相似文献   

18.
1.首先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留心使孩子学着去做。2.给孩子一个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主要供孩子学习和玩耍。不要因孩子房间里或桌面上很乱而责骂他。3.向孩子提供一些健康向上的书籍和学习材料。定时为孩子读点东西,让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4.抽空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适当给孩子买一些他喜欢的玩具,并和他一起玩。5.让孩子独立思考问题,鼓励孩子展开想象,让孩子编故事、画画等。有条件者竖一个陈列架,让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6.允许孩子参加家庭活动的策划和外出旅行。教孩子与成年人和来自不同社会文化层次背景…  相似文献   

19.
赏识是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赏识教育是在教育活动中,欣赏、赞许、肯定孩子的能力、兴趣、意愿、动机、行为,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在教育活动中,如何赏识我们的孩子呢? 一、正面表扬孩子 正面表扬就是用积极的语言、动作、表情向孩子表达对他的充分肯定和赞许。 1.直接的语言。当孩子取得成功时,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当孩子屡战屡败时,教师更要用鼓励的语言帮助他树立自信心。教师的直接表扬“你真棒”、“你真能干”、“你很了不起”,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长  相似文献   

20.
幸福是可由父母向孩子赠予或奉献的吗?孩子将来的幸福是靠牺牲父母以及孩子现在的幸福来换取的吗?幼儿心理成长系列,将从现代心理科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我国传统教育经验宝库中的一些“金玉良言”,并从中证实一种现代教育信念: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它是靠个人一生中不断努力去争取的。父母应该不断学会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引导幼儿成长为更高水平意义上的“主人翁”——能够不断学习,更好地承担责任,在有困难和压力的条件下,积极、愉快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