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兆勋 《语文天地》2012,(12):37-38
生本的理念是“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生本”不是去灌满一桶水,而是去点燃学生心中的一把火。生本模式有利于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有利于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讲台不再是老师的“私人领地”,教师变成学生探究的合作者、辅助者。它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使全体学生参与...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如一剂兴奋剂,给中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在课堂上,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教师成了教学民主中的“首席”,学生学会了合作探究、学会了辩论争鸣。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下,学生不时闪现出真知灼见。新课程改革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了更多的教育契机,为课堂教学创新开拓了更广阔的领  相似文献   

3.
刘兆勋 《语文天地》2012,(23):37-38
生本的理念是"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生本"不是去灌满一桶水,而是去点燃学生心中的一把火。生本模式有利于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有利于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讲台不再是老师的"私人领地",教师变成学生探究的合作者、辅助者。它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  相似文献   

4.
从孔子的启发教学看今天的课堂提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莹 《现代语文》2007,(3):100-101
无疑,语文课程改革走到今天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一个事实、一个梦想;新课程的步伐无论怎样艰辛,怎样蹒跚,都已变成一种坚守、介入和追求。新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必须彻底摒弃三尺讲台,一人唱戏的教学方法,建立适应当代中学生特点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笔者尝试通过巧设疑问,激发兴趣;提问有“度”,切中肯綮;创设情境,综合延展三种措施改进课堂提问方法,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组织体现新课改精神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机的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王素艳 《学周刊C版》2011,(1):166-166
一直以来,师生在化学教学活动中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法。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教师不再只是一个课堂的组织主导者,而且还应该是课程的开发者,课堂的研究者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引导者。自主互动式教学是指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共同参与”的理念指导下,强调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6.
落实学生主体,追求高效课堂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能否实现这一理念,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能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三角形的特性》一课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深体会到:只有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构建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7.
【评析】随着新课程理念在我们语文课堂中的推进,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训练似乎代表了旧理念、旧方法,语文老师在课堂中不敢越“训练”一步,惟恐被视为落伍。其实,对学生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并不违背新课程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课程观及其教学观发生了诸多变化,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日益受到重视,教师教学的关注重心从“怎样教”走向“怎样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发挥成为衡量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改革中,《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基本理念之一。探究式学习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不再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或教师和学生一起走向教材,而是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要把学生的价值、尊严。创新、潜能的充分实现置于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强调学生是学习主体,主张让学生自主探究,集体合作。生本课堂不再让老师唱主角,而是让学生尽情展示,尽显风采。为了淡化教师的"先生"位置,体现出学生的"主人"地位,我们可以转变数学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践行陶行知倡导的"小先生制"。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下的品德课教学,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式学习在课堂中占了主体;“生活”走进了课堂,德育实践性正在逐渐增强。但是,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在品德课教学中追求“形似”,忽略了“神似”和“实效”。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些现象进行诊断,找出相应的对策,提高品德课的实效性。一、对品德课堂几个教学片断的“问诊”案例一:《认一认祖国的行政区》(三年级下册)教学片段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认一认祖国34个省级行…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力求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可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用新课程的理念对学生激发兴趣、引导探究之后,学生就是无动于衷,不肯自主,任凭老师千呼万唤,就是启而不发,只被动的等待老师传授喂养;虽然改变了以往的讲授式,倡导了合作学习,一堂课内也出现了小组多次的热闹讨论,但所有的问题还是由教师提出,所有指令仍由教师发出,学生对教师还是过于依赖。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语文教学基本理念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把“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放到了语文教学的熏要位置:在这个前提下,新课程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即倡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  相似文献   

14.
《政治课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而是充当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说,政治课堂不应只是老师的课堂,还应是师生互动、使学生全方位参与的课堂。实施参与式教学的基本要求参与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和学生都置于主体地位上,让师生双主体在教与学之  相似文献   

15.
徐春梅 《考试周刊》2009,(35):155-156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是课堂上唱独角戏的主角.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发展创新.充分训练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实践意识。高中政治教学应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鼓励质疑、自主探究和联系实践等手段.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与创新实践能力,达到提高政治教学效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王华 《河北教育》2007,(7):32-34
A案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这节课上,我将积极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带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紧扣一个“魂”字,展开个性化阅读,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语文课程改革正在不断地向纵深发展,长期以来墨守成规的语文课堂教学终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静态的文本变成了动态的语言,沉闷的课堂变成了多彩的舞台,单调的声音变成了美妙的“交响乐”。但是,就在我们体会着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的同时也不难发现,有些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挖掘还不到位,对新课程理念的领悟还过于片面。课堂上他们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追求教学的民主氛围,不敢对学生的课堂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广泛开展和逐步深入,语文课程改革的种种创新必须落实到语文教学文本的课堂诠释的过程中,使语文教学文本的诠释不再停留在肤浅的层次上,而是随着学生身心的发展逐渐将其引向深度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和人的关系,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也不再是老师导学生演,而是师生互学互动、平等合作交流。这就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缺乏情感体验、师生奴役于教材的现象,进而开始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感受,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激情、智慧和生命气息。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笔者认为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