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9 毫秒
1.
孙中山与陈独秀对新文化运动有不同的态度 ,这是源于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同。陈独秀要彻底否定儒家思想、传统伦理道德和中国文学艺术 ,甚至主张废汉字 ;孙中山则主张继承、改造传统文化 ,总体上对儒家思想、传统伦理道德和中国文化艺术持肯定的态度 ,并且十分尊孔 ,反对废汉字  相似文献   

2.
儒家思想在很长时间里,占据中国社会思想舞台的中心,并对中国政治法律制度造成深远的影响,尤其汉唐两个朝代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律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考点链接】1.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冷落历史原因: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这些主张在战国纷争的时代,无助于实现国家统一,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2.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压制历史原因:秦朝时期,儒家依然遵循旧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阻碍历史的前进,必然会遭到压制。3.西汉时期:儒家思想享“独尊”历史原因: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加了“君权神授”“大一统”等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  相似文献   

4.
"亲亲相隐"是先秦时期的儒家最早提出的思想主张,随着汉代之后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它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刑法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和制度。作为儒家伦理法律思想的直接体现,亲亲相隐不仅有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法律价值合理性,即使对于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也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亲亲相隐"是先秦时期儒家最早提出的思想主张,随着汉代之后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它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刑法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和制度.作为儒家伦理法律思想的直接体现,"亲亲相隐"不仅有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法律价值合理性,即使对于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也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可概括为“推崇儒学”“重视教化”。董仲舒于《贤良对策》中建议汉武帝独尊儒术,可见其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及推重程度。董子强调仁义之道,主张重德轻刑。董仲舒之所以重视教化,与其所持之人性论密切相关。董仲舒在《贤良对策》的三策中,针对教化或作原则性概述,或提出具体的主张。董仲舒崇儒重教极具现代意义。儒家思想切于民用;为富而后教在今日尤宜重视;为改革选吏制度、不与民争利之主张仍富有现代作用。  相似文献   

7.
明代中叶,明王朝统治开始由盛转衰,政治日益腐败。名思想家丘浚为挽救和巩固封建统治,在其代表作《大学衍义补》中,阐述了其丰富而且有时代特征的法律思想,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作了新的阐释与发挥。他强调人的私欲,物质利益在法律起源上的重要作用,分析了贫困犯罪,官逼民反的犯罪根源,肯定商业、商人作用和私人利益,主张尊重生命,反对严刑酷法,要求公正司法,“法”“人”结合,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学者参与立法并解释法律,将儒家思想融入法律之中,特别是儒家思想的精华———礼。引礼入律被继承和发扬得以深化发展,将法律儒家化又推进了一大步,为后来隋唐法律的成熟和完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封建法律,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具有伦理法性质,由此,也形成了中华法系“礼法合一”的特色。儒家思想对封建法律的影响,是通过“以经决狱”、“以经释律"、“以经立法”等方式进行的。这个封建法律儒家化过程,自西汉起,经过陈陈相因的发展,至唐代,最终形成了儒法合流完整的法律体系。由于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伦理法更适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国情,因而其能维系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二千余年。  相似文献   

10.
讲完《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书面作业,让学生解读文本中的一幅插图《孔子讲学图》。我想,通过对插图的解读,可以让学生神入历史(historical empathy),以便更好地理解孔子的儒家思想和教育主张。  相似文献   

11.
"和而不同":儒道释和谐思想分疏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道释三家都包涵着丰厚的和谐思想:儒家主张中庸之道的和谐观,侧重人际关系的和谐;道家主张天人一体的和谐观,侧重天人关系的和谐;释家主张中道圆融的和谐观,侧重身心关系的和谐。三家虽立意与旨趣各有特色,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但共同建构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与"多元一体"的思想结构。儒道释三家的和谐思想,为建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和谐理念。其中,作为明代儒学发展最高峰的阳明心学,其思想主张对推动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对此,我们应坚持古为今用的基本原则,充分挖掘其思想内涵中的当代价值,让古老的阳明心学在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中焕发出应有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儒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想和观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4.
民本思想是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是一种重视民众在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的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曾为调和社会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过重大作用。虽然儒家的民本思想有局限性,但是今天,我们重新挖掘儒家民本思想的文化内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基出身于书香地主家庭,曾经满怀豪情地想为国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刘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为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而奋斗的一生。在其著作和言行中蕴涵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儒道兼备的思想和元末存在的社会问题是刘基和谐思想产生的原因,自身修养、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刘基和谐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刘基的和谐思想对于当今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思想文化发展历史,就我国古代思想的发展而言,儒佛道三家并驾齐驱,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而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是天冬合一观念,由此出发.关于心理健康思想方面引申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以及人与终极价值的统一四大命题。本文以儒佛道思想为内容,以心理健康思想为目标,初步探讨了中国古代传统哲学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以期丰富当今心理健康理论,以中国哲学智慧进一步阐释建设和谐社会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7.
在先秦两汉的文化传统底色上,儒家孔孟人伦的底蕴和道家老庄自然的哲理进行了第一次对话,并在"内圣外王"层面达到了二者理论上的契合;同时,魏晋时期逐步成型并发展起来的士族门阀制度也为儒道的对话即玄学的产生提供了丰沃的政治土壤。通过儒道的对话与创造性整合,形成了风靡于当时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学术思潮———玄学,并催生了"名教"、"自然"的经典命题。魏晋玄学的诞生,清晰地体现出了儒道交融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先秦儒学中有许多关于人文关怀的宝贵思想,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对于人性的关怀,对于个人品质塑造的关怀,以及"以人文化成天下"的在教育过程中对人思想的关怀。目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吸取先秦儒学中关于人文关怀的有关内容,着重建构人们的精神世界,培养德性伦理。  相似文献   

19.
孔孟思想中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个体身与心的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方面。孔孟“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产生过积极的作用,而且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对维护生态平衡、实施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健全个体的身心都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人自身即人格和谐、人际关系即社会群体和谐、人与宇宙自然整体和谐、人类和睦世界和谐四个方面阐述朱熹的“和”思想,指出朱熹“和”思想是儒家一贯提倡的道德和谐、群体社会和谐、整体和谐、世界和谐的辩证和谐观,是以“不同”为前提的多元和谐观,是积极有为的“仁爱”和谐观,故朱熹“和”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