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校本教研中.课例研究是解决教学问题、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形式。我们选取了苏教版第九册课文《爷爷的芦笛》作为课例,先由两位教师拿出教学设想.之后分两个备课组进行两轮教学设计——课堂观察——诊断反馈.各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2.
《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第五册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描写的是北大荒这个特殊的地域在秋天里的美丽景色。全散发着特殊的乡土气息。在作的笔下,天、地已成为童话般的世界。一次培训的机会,我走进了课堂,聆听了一位女老师的执教。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建构人格、提升精神、丰富情感、学习生活的一种资源: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引导学生与教材对话、与自我对话、与生活对话的一个过程,看作是一个让学生充分经历思考、探究、体验、感悟、发现的过程,基于以上的认识,在确立《快手刘》(苏教版第九册)一文的教学目标时,我把目标定位于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快手刘”变戏法之快。同时凭借教材,在多种形式的读中,让学生去体验和感悟,  相似文献   

4.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第九册的课文,文章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激励学生从小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第23课《黄河的主人》 (指导学习第6自然段,围绕“小心与大胆不是很矛盾吗”这一问题讨论后) 师:是的,这二并不矛盾,缺一不可。现在,你最想把哪些词语送给艄公?  相似文献   

6.
7.
暂时寄存     
沈志媚 《师道》2005,(11):33-33
《背篼》(浙教版第九册)是篇短小而优美的散。它以山区为背景,选取了一个农家孩子黄昏时打柴归来的形象,按“归来”的顺序,描绘出一幅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而章最后又以“哦,山里的孩子,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一句话作结尾,既总结全,点出题意,又表达了作的赞美之情。执教这一课前,我反复读着结尾,越读越有意味。于是,便有了避“难”就“简”,从“背篼”入手的教学故事:  相似文献   

8.
9.
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材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在原<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九册>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修改后的教材,对课文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和调整,增加了教科书的容量,很好地体现了"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课改理念,给学生增加了语文实践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王向东 《云南教育》2003,(16):32-35
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存在重结论、轻过程的问题,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初读仍然不足,教师介入太快,学生缺乏充分的感知基础;二是揣摩、感悟、品味不足,结论得出太快,学生很难联系生活和知识实际来进行品味和吸收,更没有情感的介入;三是讨论交流不足,消除分歧太快。这种“缺乏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使学生失去了意义建构的过程,扼杀了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11.
《黄河的主人》是一篇散文,热情赞扬了战胜了惊涛骇浪的艄公,将他誉为“黄河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烟台的海》是苏教版第十二册中的一篇阅读散文。本文生动描写了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的美好感情。全文语言凝练优美,构思精巧,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使全篇浑然一体,而分写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中,各段结构又极其相似,都是先写景后写人。根据这一特点,我设计了由扶到放,以学生自主思维、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颜慧 《四川教育》2003,(12):42-42
“先生是活的,书本到处有,只要活用,就有办法。”早在20世纪上半叶,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今天,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绝不能过分地囿于教材,而要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充实教材内容。在执教“人教版”第九册《秋天的怀念》时,我就充分地利用了补充材料和学生的生活积累。当学生学完课文、被文中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感动时,我乘势告诉学生,古今中外写母亲、歌颂母爱的文章非常多,老师把你们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加上老师收集的)都储存在电脑里了。请选择一篇你最感兴趣的,去读一读吧。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打…  相似文献   

14.
学生与老师的接触时间很长,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可是一直以来,学生写老师总感觉写不好,内容贫乏,叙事空洞。其根本的症结是始终把老师定位在“关心学生”“受人尊敬”等形象上,对老师缺乏鲜活的认识,与老师相处的情感未被触动,表达上存在大段的隔膜,因而少有独特的发现和创新的东西。而且,反思我们的课堂,习作指导从传统的程式化已蜕变为“让学生自主表达”的自由化,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凭一支粉笔走进课堂指导习作的现象并不鲜见。种种情况使得“作文难”的慨叹仍在延续!  相似文献   

15.
【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装满昆虫的衣袋》…… 师:听了父母的责骂.法柿尔有什么表现呢? 生:法布尔心里难过极了!  相似文献   

16.
李Wui  丰际萍 《山东教育》2002,(31):32-34
一、交流预习,以学定教 师:同学们,在三年级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千里跃进大别山》,你们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47年刘邓大军在挺进大别山时遇到了困难,刘伯承司令员果断地下达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命令,我军遵照命令胜利挺进了大别山。  相似文献   

17.
《嫦娥奔月》(苏教版第九册)是一个占老却又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故事。故事叙说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使百姓免于受害,吃了长牛不笔药升大奔月的事,意象优美,情节动人。教学这篇课文时,要力求通过语言的品味,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现,进而走进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陶冶与心灵的荡涤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3月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原《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四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修订后的教材,更加注重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对本册教材作简要说明。一、教材的编排全册教材分两大部分。每部分包括“识字学词学句”、“看图学文”、“课文”、“复习”、“口语交际”五…  相似文献   

19.
德国的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母亲的恩情》是苏教版第四册教材中的课文。笔者教学这一课时,有几个细节,越是回味,越感芳醇。细节一:师:母亲,多么亲切的字眼,小朋友们,你们平常怎么喊自己的母亲?你们还知道哪些喊法?生:妈妈!生:娘!生:香港人叫妈咪,我在家里也这样喊。生:英语中叫mother。……师:对母亲,我们有不同的称呼,但天下的母亲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对自己孩子的无私的爱,谁来说说,在你心中,你的母亲是什么样的母…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试用本)供六年制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使用,是高年级第一个学期使用的教材。因此,在把握教材时,教师既应注意与中年级教材在教学内容和要求方面的衔接与过渡,又应注意符合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教学大纲》)对高年级的教学要求。 一、教学要求与知识概要 (一)能利用汉语拼音知识学习普通话。 (二)能独立识字。会写本册教材中的100个汉字,并能在阅读和写作中正确理解和运用。能根据读写的需要比较熟练地查字词典。 (三)阅读。1.阅读程度适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