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例简述]这是一节教读课。第一个环节:自读。(8分钟)读课文,读注释,再读课文,自讲课文。第二个环节:诵读。(12分钟)读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第二遍,要求读得顺畅。读第三遍,要求节奏鲜明。读第四遍,要求读出情感。读第五遍,要求读出“情景”。读第六遍,要求集体背诵。第三个环节:品析。(15分钟)1.教师:我们可抓住课文的哪一点来理解  相似文献   

2.
教海撷英     
科学指导阅读 阅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科学阅读方法的指导,因此,当前欧美各国流行的“五步阅读法”(即浏览、提问、阅读、复述、复习五个步骤)和我国总结出来的“三步读书法”(头遍看内容、标段落、写大意;二遍看思路、理清层次、概括中心;三遍看写法、归纳特点、形成感想)和“六步读书法”(即浏览、思考、阅读、摘要、复述、补读)等,形成了一个比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我国传统的一种语文学习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古代先哲的这些读书治学的经验,我们理应有所继承,有所发展。现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阅读是有目的的,更是讲究方法的。在教学中,阅读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一读通初读课文,对文章作整体感知,并在生字词和疑难句子下面画出不同的符号作为标记;二读懂再读课文,对文章重点、疑难、精妙之处达到领悟的程度; 三读熟反复阅读以达到积累字、词、句的目的;四读好即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从而加深感知、领悟,直至应用。以上四步,重…  相似文献   

4.
<正>茅盾是与鲁迅、巴金、郭沫若齐名的大文学家。他的读书法是好书读三遍,其实许多名著他不止读三遍,有的熟读成诵。他的文学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阅读的成功。对于读书,茅盾先生认为:"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kàn)桂林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到各章节段落的结构;第三遍就要一段一段地读,领会运用,这时要注意记忆它精练的字句。"第一遍是"鸟瞰式",即粗读。迅速地读一遍,让大脑留下个初步印象。第二遍是  相似文献   

5.
一、注重读书这里讲的读书不仅仅是读教材上的课文,还要超越文本,在网络上进行阅读。良好的语感,要靠平时多读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来实现。如在教《荷花》一课的教学片断时,让学生读了5遍后教师才开讲:第一遍要求学生在网上阅读,对教材进行整体感知;第二遍要求学生读顺课文;第三遍要求学生读懂课文;第四遍要求学生赏析课文;第五遍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只有这样,读书才能落到实处;只有这样,语感才能得到培养。二、注重发现这足以说明发现在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发现才能读进去、品出味儿;只有发现才能读得深、悟得透。…  相似文献   

6.
授课时间:2015年12月17日 授课地点:重庆市丰都县第二中学 一、初步感知,了解学情 (师生问好.) 师: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老王》.我想知道同学们之前有没有读过这篇文章.你读了几遍? (师询问身边的一位学生.) 生:三遍. 师:三遍之后你的感觉是什么?给大家说一下. 生:收获很多.老王虽然没文化,但很善良.我们不能歧视这种没文化但是很善良的人. 师:好,这是读了三遍的同学的感受和感悟.读了两遍的请举手.  相似文献   

7.
茅盾的三遍读书法著名作家茅盾曾总结过他的三遍读书法。他说,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地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到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地读,一段一段地读,领会、运用,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炼字炼句。归纳起来,这三遍就是:鸟瞰式(求得初步印象)——精读式(品味作品妙处)——消化式(吸收种种精华)。茅盾的三遍读书法,有步骤,  相似文献   

8.
[教例简述]两节课时,安排四个教学的板块。第一板块:用2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熟读课文。要求:①读好阅读提示。②根据《思考和练习》(一)体会文中的时代和社会环境。③理清人物。④体会动词的使用。⑤思考《思考和练习》(三):给小说的四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然后试给小说的明、暗并行的双线结构画一个示意图。⑥独立阅读。扫读、略读与精读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感受快乐的过程,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才能保证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茅盾在一九四二年曾总结过他的“一遍读书法”。他说,读书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就读完,这好比坐飞机鸟瞰桂林全景;第二遍要慢慢读,注意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要注意到它的炼字炼句。归结起来,这三遍就是鸟瞰式(求得初步印象)——  相似文献   

11.
[教例简述]这是余映潮老师的一个教例。主导教法:诵读法,比较阅读法。1.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12分钟)教师分四步指出:读诗,要把节奏读好,要注意读  相似文献   

12.
<正>师:就这篇课文来讲,专题名"慢慢走,欣赏啊"提示了我们阅读的方式是"慢慢读,欣赏啊"。课前读过一遍的同学请举手(无人举手)。读两遍的?没有。读三遍的?一个也没有。读四遍的?(大部分学生举手)读五遍的?(一部分举手)读六遍的?(几个学生举手)好的,大家把手放下来。说明大部分同学读了四五遍。那么在读的过程中,大家一定会有自己的感受。下面,我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大家再把课前读的捋一捋,待会儿我们  相似文献   

13.
阅读十说     
一本说。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在同一时间内精读一本最好的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如果按照这种方法品味,我们的大学校长就不会在高层论坛上读白字,著名的行走文化大师就不会让人逗出“石破天惊”的故事,国家级电台电视台主持人播音也不会让好事的网民辑成专集传为“佳话”了。二分说。现代学者梁启超把阅读分为二类:精读和浏览;精读再分二类:有价值的文章与有益身心的名人格言。三遍说。作家茅盾认为,读一篇文章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即通读;第二遍精读,即细嚼;第三遍消化,即弄通。…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阅读理解题在高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能否充分利用课文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我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一、快速阅读,掌握大意把课文作为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限时快速阅读,读两遍。第一遍利用学生初次接触课文的兴趣、新鲜感,叫他们不必查生词表、注释和词典。碰到生词,就根据上下文猜测其意义,集中精力读完全文,了解其大意。第二遍耗时略多,学生可以查找资料,注意细节,并将疑难之处做上记号,待后质疑、讨论。读完后,完成教师设计的作业。作业以统观全文,掌握概貌为目  相似文献   

15.
张田若先生曾说:"学习语文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书虽读"百遍",但"其意不现"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我认为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引领学生高效阅读。如何引领学生高效阅读呢?我认为首要的任务是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想读;其次是教会学生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会读。一、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想读所谓阅读期待,是指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探求  相似文献   

16.
每次语文测试,学生都会在阅读短文上失不少分,因此,每次测试,当学生做到短文分析时,我总是再三叮嘱:"请你们把短文多读几遍,一遍读不懂,读两遍,两遍读不懂,读三遍,直到读懂为止,题目的答案就在短文里,只要你认真读,就一定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这不,这次测试,当学生做到短文分析时,我又不厌其烦地向学生强调:"请你们把短文多读几遍,一遍读不懂,读两遍……"正在我提高嗓门滔滔不绝时,我发现学生殷鹏露出欲言又止的神  相似文献   

17.
教育科研论坛杂志对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基础教育等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那么.怎样阅读教育科研论坛呢?日前,我们采访了教育科研论坛阅读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科研论坛新郑市和庄镇中心校工作站站长赵喜生。赵喜生说,阅读教育科研论坛。要从整体出发,通读全文,弄清线索,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进而明确写作规律。通常读文章要读三遍。开始速读.整体感知,了解内容,归纳主题;再带着问题读,结合实际读,深入分析,把握信息;最后浏览全文,记好笔记。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8.
古永莉 《甘肃教育》2014,(16):109-109
正一、导读为先,引导预习《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让学生多读,通读诵读,培养学生对文言词语、文言句式的敏锐的感受"。根据这一点我采取了引导学生预习、阅读,自己先初步明白文意的方法。在学生读课文之前,给予学生明确的提示,要求学生第一遍通读课文,勾出生字、词,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明白它的音、形、义;第二遍阅读,疏通文章文意,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初步把握文章中心;第三遍阅读,将自己在理解中的难句找出来,准备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解决;再试着说明一下文章写作特点,最后准备把课文用故事形式讲出  相似文献   

19.
文章四读     
古人云:“文章不厌百遍读。”又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都是阅读对理解文章的重要性。当然,一篇文章读百遍是不现实的,特别是初三学生,时间紧,任务多。尽管如此,要提高阅读能力,要在中考中阅读拿高分,甚至满分,那还得加强阅读。百遍不现实,十遍也不够现实,那就四遍吧!  相似文献   

20.
葛平 《生活教育》2016,(5):74-75
"三读三交流"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静心阅读、真心交流、潜心积累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在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的同时能有意识地快速地解决疑难,提高理解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