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郑良 《中学教研》2020,(6):38-41
部分教师对文章写作存在偏见、疑虑与困惑,本研究结合作者教学实践和写作经历,从对文章的理解、定位、写与做、合作、与专著的关系等角度给出关于数学文章写作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2.
借助写作背景,感悟作者的心路历程,审视文章的意蕴和内涵所在。围绕写作背景呈现问题归因、背景呈现问题分析与对策等方面,重点阐述了写作背景对于深度理解文章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读者的重要性,写作完全变成作者的"一家之言",缺乏与读者的互动,可读性不强,对读者缺乏吸引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写作教学需要向深层次发展,需要打通作者和读者之间的通道,建立作者与读者相互沟通的桥梁,要求学生的文章能够打动读者、感染读者。  相似文献   

4.
归纳文章的段意与中心是一项最基本的阅读能力。段落大意属文章内容的范畴,中心意思属文章主旨的范畴。作者写文章之前总要有一个立意与选材的过程,归纳段意与中心正好与作者是逆向思维,要从写好的文章中揣摩作者是如何立意、如何谋篇的。归纳段意与中心的过程也就是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思路的过程。归纳段意与中心应接照“整体感知”的方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写作是写作主体利用语言符号创制文章的一种主体性精神活动,写作的本质决定了它必须充满个性化特征。写作个性化应贯穿于写作活动的始终:收集材料展现作者独特之慧眼,提炼主题凸显作者内涵之神韵,构思谋篇张显作者独具之匠心,语言表述力显作者之特色。  相似文献   

6.
写作是写作主体运用语言符号创制文章的一种主体性精神活动。写作需要规律的指导 ,更需要作者的创造 ,它具有共性 ,又具有个性 ,共性与个性在写作中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7.
陈嘉 《中学文科》2009,(13):44-44
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者,由于各自的写作修养的决定和制约,写作文章时思路结构、创作技法千差万别,因而写出了千姿百态的文章。这些文章的写作过程是属于每一位作者自己的,但在这些写作进程中所沉积的共性,可供每一位创作者模仿和借鉴。写作过程中的共性是抽象的、概括的,但它并非一个没有内容的空洞躯壳,它统摄着无以穷计的具体文章和千变万化的写作过程,隐含了各种写作方法。而这些抽象、概括的写作共性,都可以形成有形可观的写作程式。  相似文献   

8.
写作,是作者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体验通过书面语言表现出来的过程。文章写作是思维的艺术,文章本体是思维的结晶。可见,学生的思维品质与学生习作能力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9.
钟美玲 《成才之路》2011,(21):84-85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抓住文章线索,理清文章思路的阅读方法。2.过程与方法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特征;了解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文章表现出来的人性美、人情美,体会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一是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二是找出与故乡榕树有关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10.
成功的文章流灌着写作主体浓浓的情思.情感不仅驱动文章写作,而且还牵系着整个写作过程,因此作者为文时,要合情取旨,缘情取物,顺情成章,依情定语.文章写作离不开情感因素的参与.  相似文献   

11.
杨静芝 《学语文》2014,(2):13-13
正一、关注作者,深入了解写作背景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作者个人境遇与时代命运结合的产物,所以在每位作者的笔下都有着自己性格特征、命运遭际、思想见解和时代风物的投影,因此在进入正文的学习之前适当地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文章的写作背景是必不可少的一  相似文献   

12.
研读小学语文课本选文,就会发现在许多文章中,作者都会精心筹划主要的"骨架"。这"骨架"就是作者写作时的文章思路图。学生阅读时,能透过文章的"血肉"触摸到"骨架",能看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洞察文章的结构,再配以简洁的线条和扼要文字,甚至是个性化的图案,标出文章的结构层次,这样的方式就是设计文章结构图。  相似文献   

13.
写作,是作者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体验通过书面语言表现出来的过程."文章写作是思维的艺术,文章本体是思维的结晶."可见,学生的思维品质与学生习作能力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怎样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呢?作者从四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阅读能积累写作素材,阅读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改变构思方式,阅读能提高文章立意.由此可看出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所以要想写出好文章,必须要有大量的阅读.  相似文献   

15.
小标题是指一篇文章各个组成部分的标题。拟设小标题是写作文章时常用的艺术手段,它不仅能起到明确文章内容要点,增强文章表达效果,显现作者写作思路,显示文章情节线索等功用,而且便于作者选材、组材和结  相似文献   

16.
一、观察与阅历对写作的意义观察与阅历,是指作者写作的信息依据与经验基础。它是写作活动的基础环节,因而是写作学必须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写作的本质乃是一种表现。它要求作者把生活中的某种事物作为对象来把握,并通过文字处理呈现为文章。传达到读者那里。在这过程中,观察与阅历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起点与动因。对作者来说,它是决定其写作活动成败高低的一个必要条件,虽然并非充分条件。文艺写作界常说,一个作者及其作品“有生活”“没有生活”。科学写作界常说一部著述一篇论文“有依据”“没有依据”,这些都是人们对观察与阅历作出强调的通俗提法。  相似文献   

17.
J.R.Hayes & L.S.Flower(1980 )对完整的写作过程鉴别出三个独特的阶段 :首先是计划 (也称构思 )阶段 ,作者从他长时记忆中搜寻有关资料 ,建立起文章的构架 ,订立文章的主题 ,以配合该次文章的要求。其次是转译(也称表达 )阶段 ,作者要选择适当的语言文字 ,把存在其记忆中的意念表达出来。最后是修改 (也称复看与修改 )阶段 ,作者要反复阅读已写好的初稿并做出合理的修改 ,使主题表达更清晰、写作技巧更完善。完整的写作教学包括写作前的过程指导、写作中的过程指导和写作后的过程指导。相应地 ,学生的写作活动也包括选择题材、扩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汤天勇 《教育评论》2013,(1):156-158
兼有教育家与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叶圣陶的写作教学思想自成体系。他认为,好的文章存在着非写不可的缘故,并非写作者的笔墨游戏;文章的材料是来源于生活的经验和意思,来源于作者的真实体验;语言是文章最可靠的根源,写作者要养成正确的写作习惯,心口相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写作教学思想,可以为当前学校写作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所谓诵读,就是背诵与朗读.诵读能否过关,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文章的意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风格.也直接关系到学生从文章中所受到的熏陶和灵魂受到净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音乐家离不开他的听众,作者不能缺少他的读者。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一个时期以来,文坛上不断地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写作热,“通俗文学”热,“纪实文学热”,介绍与研究新学科的文章如雨后春笋,“公共关系学”、“暗示学”、“信息科学”、“控制论”、“系统论”……在没有行政命令动员号召的情况下,许多作者在一定时期内走着类似的写作道路,这样十分有趣的写作现象,其实反映了写作的接受规律,正因为读者爱看这些文章,才导致了作者爱写、写得多,可以说是读者的心理需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作者的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