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学生法律教育重在树立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的养成离不开对法律背后正义的追求。但是,法律背后的正义是一种绝对价值,可望不可求,而看得见的程序正义则是走向法律背后正义的桥梁。本文就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程序正当的首次规定,通过阐释程序正义的意义,探讨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与现状对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影响,提出在高校里要彰显程序正义理念,为大学生法律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
程序正义有助于正确理解正义,保障民众权利,制衡国家权力.培育大学生程序正义理念有利于塑造新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壮大推进国家法制化的中坚、骨干力量,促进民众程序正义理念的增强.培育大学生程序正义理念需要社会、学校、个人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程序正义有助于正确理解正义,保障民众权利,制衡国家权力。培育大学生程序正义理念有年利于塑造新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壮大推进国家法制化的中坚、骨干力量,促进民众程序正义理念的增强。培育大学生程序正义理念需要社会、学校、个人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正义作为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是构建合理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我国《物权法》的法律规定中既蕴涵了法律正义,又蕴涵了道德正义。《物权法》实现了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统一,其实体正义主要体现为归属性正义和交换正义,其立法技术上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程序正义是我国诉讼法中重要的问题,自产生以来就与实体正义相对应。二者在诉讼过程中缺一不可,程序正义是保障诉讼过程合法的前提,在两大诉讼法中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经常会出现重实体轻程序、程序简化等问题,这也是程序正义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篇主要从程序正义的理想与现实入手,阐述程序正义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6.
程序正义是我国诉讼法中重要的问题,自产生以来就与实体正义相对应。二者在诉讼过程中缺一不可,程序正义是保障诉讼过程合法的前提,在两大诉讼法中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经常会出现重实体轻程序、程序简化等问题,这也是程序正义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篇主要从程序正义的理想与现实入手,阐述程序正义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7.
蒋琳 《考试周刊》2009,(23):140-141
本文是有关当代大学生法律服从的实证研究。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的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法律服从基本上是规范性的,对于法律正义观,是重结果甚于重程序的分配正义。大学生对于法律意识的初步形成在于社会认知和价值判断的有效促进。  相似文献   

8.
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程序正义的问题逐步成为国内理论界、实务界和普通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程序正义,不仅限于在诉讼程序中实现正义,更重要的是凡是涉及程序的方面,都要求实现程序正义。本文试图从我国现行的环境法律制度的规定入手,并在环境民主原则的视角下,探索程序正义这种法律理念在环境法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法律正当程序的原理,结合死刑的特点以及国际法律对死刑正当程序的规定,研究了死刑正当程序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认为死刑正当程序必须能够实现正义的目的,包括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必须限制国家机关的权力,保障当事人的基本人权,必须遵循公正、公平、公开、文明和及时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法律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规则形式,在单纯的行为模式背后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价值和人文期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类对正义的期许。而正义作为一种有序化的规则状态,其实施本身也是需要付出相应代价。刑事诉讼程序在实施过程中,其正义价值在于保障人权,而其代价则是因程序本身的局限性所导致的对个案实体正义的失却。  相似文献   

11.
正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终极目标,法律上将正义分为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从理论界到司法实践,一直是争执不下.我国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观念就是“重实体轻程序”,只要能实现实体正义,还原客观真实就可以不问手段,程序正义的薄弱使得审判的公正性大大削弱.这种功利主义的做法显然已经不适应当下构建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要求,我们必须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既不能走“重实体轻程序”的老路,也不能片面的追求程序至上,要寻求二者之间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程序正义是罗尔斯政治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从《正义论》到《政治自由主义》,罗尔斯对其程序正义的思想有所修正.在《正义论》中,罗尔斯把程序正义区分为完善的程序正义、不完善的程序正义和纯粹的程序正义,并认为纯粹的程序正义能够决定结果的实质正义.在《政治自由主义》中,罗尔斯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程序正义要依赖于实质正义.这是罗尔斯对程序正义从理论到现实的修正.  相似文献   

13.
法律正义一般表现为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程序正义体现于法律程序的设计以及司法裁判的过程之中 ,具有明确、具体且可操作的道德标准 ,属于“看得见的正义”。程序正义对我国实现依法治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义是人类普遍认为的崇高价值,具有公正性、合理性,人们追求正义,同样也追求程序正义。而当前研究程序正义,往往是从操作层面和正义价值论上研究,研究制度改革,忽略从立法角度探讨程序正义设立。立法模式下程序正义,就是以立法视角对法律制定的过程中可能影响程序正义的因素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揭示立法对程序正义的影响,进而制定出具有正义性的法律程序。本文以立法模式下程序正义设立的概念为基础,分析我国立法模式下程序正义设立的现状,以期说明立法对程序正义的影响;从司法者的价值、司法职业群体和法治建设等方面进行理性探究,引起人们对立法模式下程序正义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枪手”现象入手,分析了这种现象背后存在的深层原因——个人利益的不当追求对程序正义以及公众的正义秉性的不利影响;程序正义和正义秉性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进而初步提出笔者对消除此类非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循环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当程序作为理念,是西方法律思想、法律传统的体现,蕴含着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关怀和对正义理想的追求。正义观念往往同自然法概念联系在一起。正当程序作为制度,通过程序实现自然法的正义理念,建立起通过程序的正义和通过程序的法治理论。正当程序的价值体现在对人的权利的保护之上,既具有相对于实体的程序价值又具有自身的独立价值。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中国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就相当严重,这为实现依法治国方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设置了极大的障碍.为了突破程序工具主义思想,树立程序正义价值观念和程序法与实体法并重的思想,从史实、法律适用、法律价值三个方面探讨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法律的规范有效性从何而来?罗尔斯遵循契约模式的程序建构路向,以其正义论为基础,认为法律的规范有效性根源于正义原则.哈贝马斯则遵循商谈模式的程序建构路向,认为法律的规范有效性来源于民主的立法程序,主张法律的有效性是事实性与规范有效性的内在统一.该文主要梳理了罗尔斯和哈贝马斯在法律的规范有效性问题上的解释路径,并对之作出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9.
程序法治的理念在现代社会已经确立,程序法治是程序正义的保障和通往实体正义的必由之路,违反程序法治会损害司法公正、侵害人权。但是,法律程序并非完美无缺,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存在割裂,遵循程序法治会付出代价,有时造成实体正义的牺牲。这是法治所必然付出的代价,我们仍然要选择程序法治,制定和遵循正当的法律程序,并不断地加以完善,来弥补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之间的裂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法律与公民的生活日益贴近,我们开始不断听到、看到"程序正义"的概念。本文对程序正义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缺失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司法程序设置、司法程序执行等各个方面进行改善的思路,以期望能够推进程序正义在我国司法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