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可读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上的新闻是给人阅读的,可读性是读者对新闻的必然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对可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新闻的可读性,提高新闻的可读性,通过可读性来吸引读者,已成为媒介从业人员的共识。可读是读者的天性可读性指新闻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可读性的实质是吸引读者阅读新闻并顺利接受信息。报纸上的新闻面对的是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的读者对象,要努力使最大多数人读懂、爱读,必须研究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心理、思维方式与接受能力,并在新闻中体现可读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读者对新闻究竟有哪些心理要求呢?这些心理与新闻背景又有什么关系呢?就积极而一般的心理特点和要求而言,读者对新闻的心理要求主要有六种,它们与新闻背景交代与否有着密切关系。一、求新心理。“新”,是新闻的基本特征,也是读者心理要求之一。读者总是喜欢那些事实新鲜,表现手法和角度新颖的新闻。新闻之“新”首先源于事实本身,但不可否认新闻之“新”也常由新闻背景衬托出来。二、求近心理。读者喜欢阅读的新闻,其事实要与自己的地域近、职业近、年龄近、生活近。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应从读者上述心理着眼,尽可能满足读者在“接近”方面的心理要求。而新闻背景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新闻报道要打进读者心坎,收到最佳的宣传效果,不能不认真研究读者心理。“假如我是一个读者”,这句话是深得新闻三昧的口号。我们有不少新闻之所以不受读者欢迎,与那些新闻的作者不懂得读者心理、一厢情愿作灌输有关。随着新闻改革的步步深入,读者心理的研究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了。读者(包括广播听众,电视观众)在接受新闻的时候,有一些什么共同心理需要我们新闻工作者重视的呢?  相似文献   

4.
祝萍 《新闻实践》2009,(12):70-70
消费新闻与读者生活密切相关,是"最贴近"读者的一类新闻。今日早报自今年改版以来,强调消费新闻的可读性、实用性、互动性,使其好看、好用、好玩,在众多同题化的消费新闻中培育读者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5.
满足读者心理要求,新闻事实起着主要作用;但新闻背景的交代也不容忽视,有时甚至相当重要。如果在稿子中不注意介绍与新闻事实有关的知识,提供必要的资料,阐明新闻的社会意义,那么,读者在阅读新闻时就会产生很多疑问,不能接受或不能充分接受新闻所披露的事实,不会或难以从中受到启发和教益。目前,不少新闻工作者,或新闻背景意识不强,或以为以前的报道中已交代过背景,或以为自己清楚就别人也清楚,或一时情况不明而忽视新闻背景材料在满足读者心理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写作或发表一些缺乏必要的背景材料交代而令读者不能满意的新闻。因此,我们有必要把“新闻背景与读者心理”解决好,以进一步“方便读者,发展自己(报纸)”。  相似文献   

6.
晏武芳 《新闻窗》2013,(4):46-47
人是新闻的主体,新闻,因人而生动。新闻报道的对象是人,或与人相关的事,新闻的读者也是人。因此,新闻不仅要向读者传递相关的资讯与信息,更要彰显人性的光辉,在读者的心灵,激起一圈涟漪,一份感动,一份认同与启迪。  相似文献   

7.
新闻漫画:报纸上独树一帜的新闻视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大江 《记者摇篮》2008,(12):109-110
每当人们打开报纸阅读时,版面上的新闻漫画总能以其独特的新闻视觉,抓住读者的眼球,让读者难以忘怀。在读图时代的今天,新闻漫画因其独特的新闻视觉与鲜明的艺术特色而备受读者的欢迎,成为报刊编辑必选的新闻体裁之一,在报纸等传媒上已得到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仲玉玺 《青年记者》2007,(11):50-51
每当人们打开报纸阅读时,版面上的新闻漫画总能以其独特的新闻视觉,抓住读者的眼球,让读者难以忘怀。在读图时代已经到来的今天,新闻漫画因其独特的新闻视觉与鲜明的艺术特色而备受读者的欢迎,成为报刊编辑必选的新闻体裁之一,在报纸传媒上已得到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新闻内参与公开报道最显著的区别就是读者对象不一样。新闻内参的读者都是身居领导岗位的独特人群,因而他们对新闻内参的需求与一般读者对公开报道的需求不一样。而在新闻实践中我们也同时发现,作为身居领导岗位的特殊读者,他们对新闻内参的需求,并不是仅仅满足于在信息数量的多少和传播范围的深广上超过一般读者。对于他们来说,新闻内参里传递的信息是否具有可利用性,才是他们的阅读兴趣所在。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当新闻工作者发现某个不能告知于一般读者,但对于身居领导岗位的特殊读者又是必须知晓的新闻内参素材后,他的第一  相似文献   

10.
花香不在园小,鱼跃也喜小塘。以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现场短新闻,生动活泼地反映了两个文明建设,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和可读性,对推进新闻改革,改进记者的作风与文风,起了积极的作用。一、抓住现场把新闻写活现场短新闻,比较注重新闻的现实性,比较注重说明新闻事件发生的环境及新闻事件与环境的关系。在现场短新闻中,记者一般都置身于新闻发生的现场,向读者描述亲眼看到的新闻事实及与新闻相关的环境。这种新闻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记者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社会转型期,与不少反映平平的新闻时评相比,那些吸引读者眼球、引发读者思考、给予读者启迪、知名竞相转发的报纸新闻时评,  相似文献   

12.
何谓“省新闻”?系指发生在省领导机关及全省各地的新闻。目前,全国各地市报对于“省新闻”,大多数采取一般不报道的态度。是读者不关心“省新闻”吗?不是! 办报的一般都了解一点读者心理。求近,即是读者心理之一。就是说,读者需要在地理、心理、利害上,以及职业、情感、语言、风俗、生活习惯上同自己接近的新闻。在一个省内,由于地理条件、历史沿革、风俗习惯、文化传统、资源特产、文物古迹,包括地方性政策、法规的一致性,决定了“省新闻”与地方报读者有着广泛的接近性,读者对此有着特殊的兴趣。据调查,读者欢迎的新闻大体上依次为:本地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不断深入,我在"现场"这种目击新闻的表现方式正以它特有的魅力引领读者,并走进读者的心中。目击新闻最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新、短、快、活见长,具有较强的现场感、时代感和立体感,它能够把读者直接带入新闻事件中,拉近新闻事件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读者对新闻事件有一个生动真切的直观感受,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可以大大增强新闻的活力和吸引力,让读者觉得可信、可亲、可读。  相似文献   

14.
论面向读者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面向读者是我们新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新闻改革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面向读者的内涵 面向读者,其实质是新闻工作的群众路线问题。这是我国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无产阶级新闻与资产阶级新闻的本质区别之一。我们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人民服务,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我们的功利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功利。我们面  相似文献   

15.
消息的导语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揭示新闻主题思想;二、吸引读者阅读。前者要求最大限度地凸现新闻主题思想或新闻价值,后者需要不遗余力地为新闻主题或新闻价值提供和选择最佳“载体”,换言之,即在新闻与读者之间开辟捷径,架设桥梁。  相似文献   

16.
赵宇清 《新闻传播》2010,(4):25-25,27
在平常的采访中,记者总是在以一双新闻人的眼睛洞悉事物、找寻新闻,告诉读者他们看到的一切。但是,新闻并不是一味地向读者灌输新事物,新闻也应为读者答疑解惑、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这个时候就需要新闻人换一双读者的眼睛来看新闻、做新闻。而这一点也是笔者一年之中三次获得中宣部新闻阅评的深刻感受。  相似文献   

17.
读者看报,除了喜爱阅读他们所关心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及社会新闻以外,也爱看一些有趣味的新闻。作为编辑,重视新闻的趣味性是必要的。我们要在讲究新闻的思想性、接近性、新鲜性的同时,挖掘新闻事实中的健康的趣味成分,吸引读者,培养读者的情操和志趣。讲新闻的趣味性,指的是健康的趣味。吸引读者是为了给读者以好的影响。此外,讲新闻的趣味性,还应该与科学性密切结合。编辑要以科学的态度处理富有趣味性的稿件。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在不断地寻找结构新闻摄影画面的各种构成新闻的叙事点时,一定会渗透摄影记者自身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的含义有三层:①摄影记者所提供的新闻形象被读者所认知及渴求程度;②新闻事件本身与读者的接近程度;③新闻事件本身是否宜于形象表现。新闻图片的表现形式是摄影记者提供给读者的唯  相似文献   

19.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吸引读者阅读新闻的"法宝"。在制作新闻标题时,引用手法的运用能增强表达效果,拉近新闻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本文归纳了几种引用的形式,并试举了一些新闻标题作为例证。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的新经济异彩纷呈,经济新闻是报纸的主打产品之一。如何使经济新闻走近读者,如何使普通读者对经济新闻产生阅读兴趣,是媒体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我们要不断提高经济新闻的可读性,吸引读者、拥有读者,从而在报业竞争中占领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新闻的生命力就是与时俱进,时刻保持与读者的近距离。一我认为,当前经济新闻写作中有三大矛盾亟须解决。一是大量的经济新闻是数字的罗列,读者感觉乏味。在一个社会中,经济是一个系统化的整体,由变动着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进程、状态和指标构成。变动产生新闻,于是有了许多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