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式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个性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的课程标准也要求:教材的编写要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因此.探究学习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下面是我在落实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2.
项目化学习是在真实情境中提出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积极探究,让学生经历各种数学学习过程的学习模式.项目化学习运用在数学教学中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实践意义.本文聚焦第三学段六年级“图形与几何”领域——“圆”这一单元,在对教材和学情进行分析后,重整教学内容并进行项目化学习方案的设计,确立项目化学习的流程,结合项目开展的全过程对项目化学习在图形与几何领域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普通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中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研讨的“小问题”,把教材中阐述的内容创造性地组成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究发现的研究材料,诱导学生通过观察、类比、猜想,  相似文献   

4.
有序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系统只有开放,与外界有信息交换,才能有序。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构建一个开放的化学教学系统,才能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不断地从无序变为有序,才能不断地提升教学系统的功能。一、用问题与矛盾来开放学生的思维苏教版化学教材的重心在知识的探究,问题解决是知识探究与应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材中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问题解决调查研究等栏目不断在学习过程中设置问题和未知与已知的矛盾,给学生留下自主发展的空间,给教师留下开启学生思维的空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纵观科学发展史,几乎每一次质的飞跃都从问题开始.可见问题是科学创新的起源。所以新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教师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成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中穿行,积极探求。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提倡所有学科都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只是一个媒介,只是教师教学的参照物,是教师教学的启示物,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个载体.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作,对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和重新组合.笔者认为,要较好地对教材进行处理,必须要重视“探究与接受”、“补充与舍弃”、“分散与整合”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7.
程良勤 《今日教育》2004,(12):24-25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并不是对知识的直接接受、占有和复现的过程,而是对所学知识能动地选择、加工和改造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创设一个符合学生实际、与所学知识密切联系的教学情景,会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解决数学问题。因此,  相似文献   

8.
倪红飞 《物理教师》2010,31(2):9-10
1问题的提出 “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是一个探究性学习的课题,教材的处理侧重于理论探究.笔者认为实验探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当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课前布置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用实验探究弹性势能与弹簧形变量的关系”,让学生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结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创意远远超出了教师的预想的范围,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杨艳 《教育现代化》2006,(11):88-88
目前.许多学生对教材、教参仍然是机械接受.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忙于在教材中找答案、或进行泛泛的讨论、或等着别人的答案.难以产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如此,学习效率就大为降低,与之相反的是,当学生熟悉的事例出现在课堂中时.学生往往比较兴奋,学习主动性也大大提高。于是,我就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中,有意识地引用乡土地理知识,这使学生在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士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等方面收效显著,学习效率也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存全国全面开展了很多年了,就以前老教材强调知识与技能目标而言,新课程十分重视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和科学探究过程.尤其是科学探究,它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方面.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如何进行科学探究?如何来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11.
“探究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于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该是科学问题的开发者.有必要对一些探究的物理问题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科学问题;或者创设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自己提炼出应探究的科学问题.启发学生提出科学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相似文献   

12.
1、问题的提出 探究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点。然而,我国目前化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学生缺少探究能力而且探究学习花费时间较多.教学组织相对困难.课堂较难掌控.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把握住化学探究学习的最佳时机。那么什么是化学探究学习的最佳时机?《教育时机论》一书中对学的时机定义为“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最佳学习效能的一段时间的契机,和对这种契机的创设、  相似文献   

13.
所谓探究,就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指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在教师提供的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中,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  相似文献   

14.
如何充分发挥教材中例习题的教学价值是中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探究思考,要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产生、发展和应用过程,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尤其是复习课教学,教师应重视课本中例习题的延伸,恰当运用典型例习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探究活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具有探索研究本质的活动,以问题情境为载体,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地、探究地学习,在自主探究学习中获得知识、学会方法、培养能力.这是一种探究性学习方式,探究活动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过程.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发挥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从传统的“复习引入——讲授新知——巩固提高”转变为“创设问题情境——探究问题解决——建构反思提高”,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和猜想的探索过程.反映在教材上,新教材更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设计.无论是北师大版、华师大版,还是浙教版的教材。基本上都采用了先给出一幅或几幅图画创设情景,接着提出问题,示例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等探究活动,使学生在从事数学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中,建构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思想方法,掌握数学技能技巧.然而,如何将教材的设计意图有效地转化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透过“形式”,不要为情景而设计情景;在支持学生探究方面,切忌照本宣科、不讲策略.笔者认为耍把“情景”变为“情境”。营造出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考,引导、定向、驱动支持学生探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尝试中的一些想法与感受.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A4):155-156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前提基础是学生进行合作讨论与自主阅读,引线是学生阅读过程中产生疑惑,基本的探究内容为学科课本,然后再由科目教师来进行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将现实问题解决的教学活动,所以,作为初中化学教师要有意识去对初中生的探究品质进行培养,重视在化学教材中深挖出课程探究资源,使学生能自我独特的理解文本,进而更好地实现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相似文献   

18.
孙兵华 《广西教育》2014,(17):12-12
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以研究者的身份围绕某一个问题,通过与他人进行合作探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与提升能力的一种学习形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转变教学方式,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机械训练的现状。”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创设有利于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学科的探究式学习与其它学科的探究式学习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它指的是在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在自主进行问题设计、规划学习操作、尝试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感知理解文本语言及形象,体验感悟文本情感及思想,运用和拓展文本语言,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学习方式。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就是这座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的桥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  相似文献   

20.
吴烨 《语文天地》2010,(11):51-52
新课改以来.教师们努力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以被动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进入教材。发现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逐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现在的语文课堂,很少有教师拿着设计得很精细的教案对教材进行像外科手术般细致的剖析了.很少有教师还以语文学科知识为体系.进行孤立的线性的科学化的讲解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